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我讀這本《致青年書》,純屬好奇,就因為它的作者是《辭海》的首任主編,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大教育家。儘管我已經不是青年,但這本書我讀了兩遍,讀完一點都沒感覺到後悔,反而覺得很慶幸,覺得這本書大家都需要讀一讀。

《致青年書》的作者舒新城先生,是上世紀與陶行知、沈從文等人齊名的人物,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辭書編纂家。舒先生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員、大學教授,後來擔任中華書局編輯所所長,長期從事出版工作。很多人知道舒新城這個名字,是因為他擔任過1936年版的《辭海》主編。

書中收錄的所有文章,都是舒新城先生寫給青年人的。主要是作者發表在報刊的文章和受邀所作的演講,後面還附了他寫給孩子的七封家書。書中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從讀書治學、謀職治事和婚姻戀愛三個方面,對青年朋友講述了他的個人見解和經驗。家書裡主要跟孩子談了自立自強、交友戀愛、做人做事、合理用錢等方面的觀點。


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致青年書》(舒新城)


01 關於讀書治學

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現象或者想要知道的事情都親力親為,因為自然界、人世間的事物太多、太複雜。要想知道得多一些,就必須藉助他人的耳目來了解,所以,讀書便成了最有效的方式。讀書的目的就是這麼簡單,無非是為了貪點小便宜,從他人的言論中”增加自己的經驗“而已。

那麼,讀什麼書?怎麼讀書?就是二個所有人必須學會的技能了。

世界上的書實在太多,誰都不可能不加選擇的一一讀過,所以知道讀什麼書很重要。關於選書,作者認為:我們需要讀的書,大致可分為修養、知識和娛樂三大類。

首先,年輕人遲早都要融入社會,所以需要讀一些提高自身修養的書,如名人傳記類。不僅從中學習他們的修為,更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行為上。但是,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必須是

”取人以利己,不是屈己去從人“,需要保持自己的個性,靠個人反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

其次,無論你預備將來在哪個領域就業,常識性知識和專業性知識都是必須要學習的,所以知識類書籍是需要重點閱讀的。如果你還沒有確定將來的專業道路,儘可以抱著”嘗試主意“去廣博翻閱知識類書籍,這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作者還特別強調,無論男女,無論選擇怎樣的職業,切不可不愛文學藝術的陶醉。小說、詩歌、戲劇、雕刻、繪畫,只要夠得上藝術的書籍,都可以在餘暇時間裡閱讀,以此來洗滌汙濁的靈魂,舒展桎梏的精神,調解苦寂的生活,發展固有的創造性。

關於怎麼讀書,作者更是苦口婆心,從提升閱讀速度、理解閱讀重點、記錄閱讀筆記等方面做了詳細闡述。作者強調,筆記是研究學問最重要的工具,筆記有三個很大的作用:一是備忘,二是練習作文,三是整理思想

。記筆記的方法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記事,二是論事,三是編目

人類的生活,都是由自己的習慣所支配的。如果年輕人能養成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一世享用不盡。


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養成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一世享用不盡

02 關於謀職治事

“世界上最可尊重的人是他能自食其力。”所以,每一個青年,在”吃爺飯,穿娘衣“的時候,在對生活、職業、事業還沒有感覺的時候,就需要儘早思考和學習謀職治事之道了,這樣才能不被將來的就業問題煩擾,儘早自食其力。

首先,要知道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論做何種事業,都要腳踏實地的去一步步做。除了需要積累與事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培養對待工作的態度和責任心。遇事產生不滿情緒、採取隨便的態度、不負責任的敷衍,這樣的做事習慣,都有害無利。

其次,要相信一種事業的成功,絕非一蹴而就。但凡事業上有很大成就的人,他們付出的辛苦和能夠長期堅持的毅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難以想象的。年輕人切不可好高騖遠,只顧眼前利益,更不能“只求收穫,不事耕耘”。

第三,幹事業需要能力,但不是所有的能力都能從學校教育得到。社會的事業很複雜,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中國讀書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學校當作學問的源泉,同時也把它當作了止境,這種阻礙個人和社會進步的惡習,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注意,要努力去實際生活中學習真實的學問,才能成為有能力的人。

第四,要懂得生活不只是物質需要滿足,更有精神的要求。自食其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物質要求,而在事業的發展中,除了維持物質生活外,如果能夠不斷創新思想,發揮個性特長,努力開闢和創造新的科學或藝術,這種追求是超物慾、超厲害的。這不僅能夠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也可以寄託自己的精神生活。

除此之外,青年時代還應養成一種對金錢有預算、對生活有計劃、對物質有愛惜的好習慣,這樣可以減少將來不必要的經濟壓力,可以避免因經濟壓迫而做違心的事情,可以在安舒的環境中成就事業,可以在不如意的時候渡過難關。


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年輕人要懂得規劃自己的職業

03 關於婚姻戀愛

《禮記》中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把飲食和男女相提並論,是因為這兩件事在人類生存上有同等的價值。“飲食問題可以公開討論,男女問題有什麼不可以呢。”所以,作者在書中開誠佈公地跟年輕人談了幾點關於婚姻戀愛的問題。

倘若遇到一個異性而覺得他或她事事可愛,而且有機會能彼此瞭解其心性,以至於彼此不能片刻離開;即使形式化的離開,而彼此的心影都會完全為他或她所佔據,甚至於喜怒哀樂都以他或她為轉移,即因他或她而犧牲一切也很願意:這樣可以說是戀愛的生活。再進一步經過法律的手段,定為夫婦,便是婚姻。

這是書中舒新成先生對戀愛和婚姻的定義。

戀愛中的男女,彼此都覺得對方很神聖。所以,彼此都會努力抑制自己的意志,去迎得對方的歡心,都會竭力暴其所長,掩其所短。看待對方,也是因愛之切而不能發現其缺點,即使偶爾發現,也能夠多方原諒。所以就有了情人眼裡的女子都是西施,男人都是潘安的說法。

然而,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誰都不願意無故消滅自己的個性。結婚後,因佔有對方的目的已經達到,又有了法律保障,這時的男女,便會不知不覺暴露出個人的本性,戀愛時壓抑下去的惡習很自然的抬起了頭,結果就是互感痛苦,發現彼此並不是理想中的人物,悔恨從前的錯愛以至離婚,這種現象非常多見。

戀愛中“隱惡揚善”,是人類兩性交往中最普遍的事情,這樣愁城的事情,不知葬送了多少青年。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書中給青年人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不要太過著急以求得配偶為目的去戀愛,可以先與異性以普通朋友相處後再做選擇。二是在將要走入狂熱戀愛時,常常反省一下自己被愛的原因,並與對方多做交流。三是在戀愛的狂熱之餘,多回想一點他人失敗的經驗,讓自己多一點冷靜。

退一步講,即使感情發生了變故,也不是多麼可怕的事,這也許正是使一個人的愛情和人生得以進化的一個途徑。如果擔心以後再出現感情變故,就去好好反思發生變故的原因。假如是因為對方追求物質的虛榮心導致變故,這樣的人棄了並不可惜。假如是因為對方的人格、思想、學問有了進步,嫌棄你一直在原地踏步,你就應該反省自己,力求進步了。


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戀愛中的男女,彼此都覺得對方很神聖

《致青年書》的後半部分,是作者寫給孩子的七封信。這七封信涉及的內容比較雜,總結起來,基本是圍繞自立自強、戀愛交友、做人做事、財物經營等方面給孩子講的道理和建議:

一是年輕人一定要勤於治學,讓自己的知識和思想不落伍;二是待人要誠實敦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三是要把事情辦好,必須有責任心;四是做事要有計劃性,這樣再忙都不會耽誤大事;五是要做個重信用的人,無論你有多大的本領,講話無信用,銀錢無信用,什麼事都不能成功;六是要用錢有方,因為一個人用錢的方法和他的事業與人格有重大關係。


豆瓣9.4《致青年書》:求學、求職、戀愛,看這位大教育家怎麼說

書信中蘊含的智慧


一位一百年前的民國大教育家,一邊感慨著“我是夢寐追求青年,而青年已棄我而去的人。”,一邊苦口婆心的給青年朋友講著他的人生經驗和哲理。關於“治學、治事、戀愛......”。想著這樣的場景,我不禁心生感動!

我也是一個早已被青年拋棄的人,讀完這本書,卻也收穫頗豐。特別是關於讀書部分,在提高閱讀速度和做閱讀筆記方面,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關於謀職治事和婚姻戀愛,我雖然已經過了那個時候,但我家中有孩子,身邊有年輕人,書中富有哲理性的經驗,都可以用得上。

所以,我說《致青年書》這本書,不僅是寫給青年人的治學、治事、戀愛箴言,對於各年齡段的人都適合。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對於為人父母的人,對於願意在工作中傳幫帶的人都適合閱讀。這本書對提高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能力,都有所啟發。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再厲害的教育專家,100年前講的個人經驗,會不會早就過時了呢?畢竟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講真,讀這本書之前,我也有這樣的想法,這也是引起我閱讀好奇心的一個原因。我想說的是,關於這本書的觀點過不過時,只有認真讀完,才有發言權。

首先,書中談及的問題,讀書治學、謀職治事和婚姻戀愛,正是當今青少年,乃至成年人最為關注的問題,是當下甚至將來一直需要討論的問題。其次,舒新城先生娓娓道來的感悟和方法,坦誠親切,言之有物,讓人覺得並不是空談,面對形形色色的青年困惑,先生的思考和見解,今天讀來同樣非常實用,有些地方甚至會讓過來人拍案叫絕。

再說,果真其觀點已經過時,其內容對現如今的人沒有參考價值,北京聯合出版社推出這本2019年12月才剛剛問世的小冊子,豈不被人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