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韓信上限有多高?

你考99分是因為你只能考99分,學霸考100分是因為試卷只有100分。

為什麼古往今來無數人推崇韓信?為什麼將他稱為“兵仙”(唯一可以對標這個稱號的是李白的“詩仙”),為什麼大家甚至認為他可以碾壓不同時代的軍事家?

因為韓信的上限從來沒有被測出來過。甚至大家連他習慣性的戰法都沒有摸出來!你永遠也無法知道他會怎樣取得勝利!

韓信的第一戰是一場運動戰。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和“三秦”接近甚至略少的兵力,迅速征服關中,神奇的是居然沒有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乃至於關中成為劉邦最重要的後勤基地,多次在關鍵時刻給予劉邦支持。至於為什麼是韓信的指揮,《史記》在這裡含糊不清,但是郭松濤,韓國瓚對此都有論述,漢中,關中古蹟,也有證明,這裡不贅述。有趣的是,你以為這是一場偷襲戰,可估算漢軍的行動速度,發現這是一場閃電戰,再詳細看戰史,發現這是一場運動戰!韓信先是三路發兵,走岐山,陳倉,子午谷突襲,逼的章邯處處設防,然後調岐山的部隊增援陳倉,擊敗了守備部隊,闖入關中。隨後圍點打援,調虎離山,部隊調動和風一樣,造成處處以多打少,最後打的章邯不敢出來,被迫死守廢丘。然後人家不打了,留一點兵圍住你,然後該幹嘛幹嘛。這個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的操作,在那個時代,也就韓信乾的出來。

韓信的第二戰是穿插戰。韓信指揮了京索戰役,這次連《史記》都不好意思黑了,“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在京索之戰中,漢軍建立了獨立編制的郎中騎兵,由灌嬰統領。這些郎中騎兵,多為善於騎射的秦人,韓信這一階段,極有可能就是在編練這支騎兵。因為韓信做大將軍第一件事就是“申軍法”!以秦紀律秦人。灌嬰雖然是劉邦心腹,但是他確實一直在韓信的指揮下作戰,後面韓信攻略北地的過程中,灌嬰一直跟隨直到垓下之戰。《灌嬰列傳》中也明確記載:“以御史大夫受詔郎中騎兵東屬相國韓信”,《高祖功臣年表》中也可以拉出一大堆直屬韓信的騎兵將領。在京索戰役中,韓信玩的是穿插戰!京索之間地勢平坦,略有丘陵,韓信玩了一次大穿插,漢軍的郎中騎兵將楚國騎兵穿插分割,一觸即走,將楚軍遠離補給線,士兵疲憊的情況發揮到了最大,也充分發揮了漢軍(其實是秦人)精於騎射的優勢,遏制了楚軍大規模衝鋒的優勢。(韓信大概率沒有參加彭城之戰,因為張良戰後向劉邦推薦了英布、彭越、韓信三人,為什麼張良不推薦樊噲,張敖,傅寬,夏侯嬰這些猛將?很簡單,上述三個人一個是項羽手下,另外兩個沒參與彭城之戰,手裡有兵啊!)

韓信的第三戰是伏擊戰。韓信攻滅魏國,這次韓信是徹徹底底的玩了一次聲東擊西,圍點打援,他派曹參(你沒看錯,就是蕭規曹隨的那個曹參,漢帝國第二代相國,他也是韓信手下的)率大軍在黃河南岸準備渡河,然後自己從上游划著羊皮筏子東渡黃河,待魏軍倉皇回師的時候,一場埋伏……俘虜的魏軍直接支援滎陽,給了劉邦了。

韓信第四戰是遭遇戰。這本應該是場攻堅戰,他北上攻代,但是由於滅魏太過乾脆,代國國王還沒回國,國相夏說還在帶兵支援魏國的路上,生生玩成了一場狙擊戰。但韓信的劇本不一樣,他搞了一場遭遇戰!夏說在忻州大平原上毫無防備的遭遇了韓信主力,兩萬代軍打了水漂。至於這仗怎麼打的,史書上沒詳細說,估計是贏得太痛快,大家沒什麼好寫的吧。

韓信第五戰是微操+心理戰。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戰”,這一戰韓信的微操秀的驚天動地,對雙方部隊戰鬥力的估算,心理的計算,戰場時機的轉換把握的妙到毫顛,直接登頂心理學大師,五萬打二十萬,偷營奪旗,趙軍心理底線直接被玩崩,這是一場心理戰。用後世的一句話描述“就是二十萬頭豬,共軍一天也抓不完啊!”。這一戰要注意的有兩點:第一,偷襲趙營的大將是灌嬰;第二,韓信說為什麼背水作戰,因為“我軍新建,良莠難分,信無暇親撫士卒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那麼韓信手下敗魏滅代的雄師哪裡去了?你說那裡去了?填劉邦的大坑去了唄,因為就在同時,楚軍圍滎陽!

韓信的第六戰是輿論戰。借用自己的名頭,直接嚇得燕國投降。而且人韓信非常虛心,李左車一說,馬上就聽。

韓信的第六戰是偷襲戰。這沒啥好說的,該黑就黑,韓信最大的汙點!借用酈食其說服齊國,出兵偷襲。還是,韓信是個好孩子,這次聽的是蒯通。實際上,要不是自己心裡有主意,誰說都沒用。要注意的是,這裡韓信帶的可不是自己滅趙的主力了,主力被劉邦帶走了:“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意思是漢王把野戰軍全帶走了,韓信帶了一堆守備軍去打齊國。田橫可是能跟項羽叫板,死了都有八百人追隨的狠人哪。而且我也不太相信齊國準備投降漢朝,就坐在地下等著人來殺,連個放哨的都沒有,拒馬壕溝全部填平等著漢軍來。這不是扯淡嗎,他就是不防著漢軍,也得小心投降了以後楚軍來打啊。故事的經過史書上沒詳細說,反正是韓信帶著守備軍偷襲齊國曆下大營,然後齊國準備用於和漢軍決戰的軍隊就沒了。齊王跑了,臨走前憤怒的煮了酈食其。

韓信的第七戰是水淹七軍。他先詐敗引龍且渡河,然後掘開大壩,分割了龍且前鋒和主力,然後直接幹掉龍且,楚軍二十萬主力部隊灰飛煙滅。這一打擊對項羽來說是致命的。畢竟項羽打固陵之戰,垓下之戰都是十萬人,實在是血都擠不出來了。

韓信第八戰是圍魏救趙。劉邦固陵大敗後,韓信沒有直接馳援劉邦,而是抄了項羽老巢彭城。逼的項羽回師。劉邦兵敗固陵,韓信沒有參戰,說要挾劉邦封王,大概率是誣陷,根據徐業龍先生《韓信救敗固陵考》,《鴻溝條約》簽訂後,項羽九月東歸,十月劉邦固陵大敗。此時韓信身在齊國,直線距離到固陵一千四百多華里,實際路程超過兩千裡。中間要跨越數座楚國重鎮,其中甚至包括楚都彭城。劉邦戰敗的時候,韓信可能剛剛接到劉邦的求援信。而且根據韓信十月就已經打下大半個楚國,攻陷彭城的速度,極有可能韓信剛剛接到劉邦的書信,就立刻向固陵方向攻擊前進,實現自己“與君西會於滎陽”的承諾。(史書上將灌嬰攻陷彭城,實際上灌嬰自從和韓信北上後就一直混在一起,羊皮筏渡河有他,背水偷營是他,偷襲歷下還有他,然後韓信出兵南征,他就是前鋒,在陳縣和劉邦會師)。

韓信第九戰是堂堂之陣。他帶了30萬人,布了左中右三個大方陣,把劉邦放在自己身後。為了抗擊楚軍的衝擊力,還有超多重的隊列。在戰鬥中韓信再次後退,兩翼包抄,然後中軍反擊,打崩了楚軍。其實韓信佈陣圖右後方的灌嬰騎兵軍團才是神來之筆!一旦兩面夾擊加正面反撲拿不下楚軍,兩軍陷入膠著,灌嬰騎兵可以從右後方迅速插上,打垮楚軍一切反抗。別忘了灌嬰是韓信的老部下,京索戰役就成功的打敗過楚軍,井陘戰役在後方拔旗的就是他,擊敗龍且後也是灌嬰掃蕩楚軍後方。好了,大家看看:中軍後退,兩翼夾擊,灌嬰騎兵軍抄後路,你想到了什麼?對,坎尼會戰!活脫脫的重演。只不過韓信比較牛逼,灌嬰軍團沒用上項羽就完蛋了。

韓信的第十戰是真正的心理戰。沒錯,就是“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是建立在楚軍被韓信打崩,打的懷疑人生,對自己戰力高度懷疑的基礎上。你要是決戰前唱楚歌,搞不好人家同仇敵愾爆種一波。而且也建立在楚軍很清楚楚國大部已經被佔領的前提下,說項羽聽見楚歌才知道楚國被佔,他又不是傻子,老窩彭城都沒了他不知道楚國丟了多少地方?垓下之戰後楚軍對韓信畏懼到什麼地步呢?這麼說吧,聽說韓信指揮包圍戰,領導夫人直接自裁。垓下之戰後楚軍還有多少不知道,但至少幾萬吧,不然不會還有能力在六十萬人包圍下固守,單灌嬰後來都俘虜了一萬二。韓信估計也是懶得打了,不然無論強攻還是長期包圍,都不至於拿不下來,他乾脆玩一個小花招。然後呢,項羽心態崩了,帶著八百人丟下幾萬楚軍跑了。楚霸王不肯過江東,固然豪氣干雲,估計霸王自己也明白,就算過了江東,韓信也很容易再一次把自己打崩。

詳看韓信所有戰史,重大戰役十戰十勝!更令人頭大的是他每次都有新花樣,你根本不知道他還有多少鬼主意沒出。我們連他最常用的作戰方法都總結不出來!沒法針對作戰。就像一張卷子有十道題,有的人掌握了兩三種方法,能答對五六道題,可以及格;有的人靠一種方法就可以莽穿九道題;更有掌握了四五種方法的人,可以全部答對。然後來了個神仙,他每道題用不同的方法,用十種方法答對了十道題。你說他會幾種方法?反正我是不信他只會十種。

跟韓信打仗,他比你人多,他就可以直接平推你。他比你人少,你就百分百會遇到各種狀況,最後敗的稀裡糊塗。

韓信是一個孤獨的天才,他象遊戲一樣掃平了半個中國,他的手下敗將無一不是代出的人傑,即使是這樣,我們仍然覺得他好像還沒出全力。所以大家稱呼他為“兵仙”,因為確實沒法估量他的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