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不少

易主席此前的講話,給A股定了調,下限卡死了,上限咱不好說。而今天,在大金融和大消費的帶領下,

市場放量明顯,打破了市場成交量持續萎靡的僵局。相信今天的漲幅遠超於所有人的預期,但領漲板塊各自的邏輯又都說的過去:

消息面上,有個專項債可作為資本金,對接國家重大項目。通俗的理解就是政府加槓桿,放水去做基建投資,規模相當於15年的專項建設基金。也有人粗略算了下,大概可以拉動1.35萬億的基建投資,基建投資增速可達近7%。從而刺激了以水泥股為代表的基建板塊暴漲。這種對沖政策,並不陌生,短期刺激是有,但股價走勢中長期還是得看盈利能力的持續性。

相較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值得關注,5G從主題炒作逐漸轉變至業績兌現階段,雲計算的"類消費"屬性,這些科技股仍然看點頗多,中長期來看不乏機會。

外資今日又流入近70億元,已連續買入6個交易日了,6月以來合計淨流入244.5億元

好消息不少

有研究表明,近三年來,外資一度掌握了以大消費為代表的核心資產話語權。其資金流動情況與消費板塊走勢高度相關,5月外資的短暫出逃,與消費板塊形成明顯背離,6月份以來的迴流並不意外,但凡在整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覺得咱們核心資產不算貴,搶籌比散戶都快。長遠來看,核心資產的統一戰線正在建立,將成為資金配置的集中方向

好消息不少

那麼消費板塊,看看今天的五糧液,看看今天的海天味業,做價投做出了題材股的感覺。還是那句話,輕指數,重點關注好公司,不要指望買在很舒服的位置,真有大跌要敢買,漲多了,也可適當兌現,操作上相對靈活一點,但是很放心。

央行方面,將於6月下旬在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匯率穩了,有利於提高股市反彈的持續性,包括提高外資的風險偏好

今兒不說太多,最後分享一段易綱關於中國創新的看法,小編表示認同,就此別過,各位晚安。

好消息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