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努力維持並擴大關鍵生計拯救計劃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暴發前,全球一些弱勢群體已因各類危機而面臨著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局面。在本次採訪中,聯合國糧農組織(以下簡稱“糧農組織”)緊急行動及抵禦能力司司長Dominique Burgeon闡述了新冠病毒疫情對這些弱勢群體構成的特殊挑戰,同時,他還介紹了糧農組織針對疫情所展開的援助工作。

哪些社區的糧食安全和生計最易受到疫情衝擊?

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全球已經有1.13億人因各類衝擊或危機而陷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的境地。他們早已處於極端飢餓狀況,身體虛弱,無力抵禦病毒侵襲。

這些弱勢群體大部分生活在農村地區,依靠農業生產、季節性農業工作、漁業或畜牧業為生。一旦患病或行動和活動受限,他們將無法耕種土地、照料牲畜、從事漁業生產,也無法在市場上出售農產品、購買食物或獲取種子和物資。這些群體幾乎沒有其他物質上的依靠,可能面臨被迫放棄生計的窘境。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不得不變賣牲畜或漁船來換取現金,或是把所有種子都用作口糧,而不再留種用於播種。一旦出現此類情況,農村家庭再想實現自給自足就變得異常困難。有的甚至別無選擇,只得離開土地另尋他法。

類似事件曾經發生過嗎?

本次疫情與2014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有一些相似之處。埃博拉疫情破壞了農業市場供應鏈。許多農民無法開展種植或銷售無門。加上農業勞動力短缺,糧食生產受到影響。在利比里亞,47%的農民當時無法進行耕種。各項限制和市場關閉擾亂了糧食和必需品的流通。供應短缺導致主要商品價格上漲。經濟活動減少令家庭購買力下降,減少了食物獲取量。受此主要影響,民眾營養狀況發生惡化,忍飢挨餓。因此,2014年埃博拉疫情帶來的教訓很明確:即便健康需求已成為迫切、首要的關切,我們也絕不能忽視生計或糧食安全保障。此外,一旦生計遭到破壞,也會引發緊張和社會動盪。

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糧食供應鏈遭到破壞,生計無法維持,弱勢群體更有可能放棄原有生計,前往他處求助。任何人在遭遇相同困境時都會這麼做,但這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疫情進一步蔓延,社會緊張局勢加劇。對牧民來說,傳統的轉場放牧模式遭到破壞,可能會導致與定居社區的關係緊張,甚至發生暴力衝突,在當地造成人口流離失所,加劇了貧困和糧食不安全狀況。

最弱勢的群體在哪裡?

舉例來說,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持續嚴重乾旱和連續歉收導致近1200萬人陷入困境,而雪上加霜的是,12月下旬到1月初,成群的沙漠蝗蟲又侵襲了他們的莊稼和牧場。

我們還擔心非洲的薩赫勒地區,以及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南蘇丹等國的糧食危機處境。但是,沒有哪片大陸是不受影響的。從阿富汗到海地,從敘利亞到緬甸,新冠病毒疫情進一步加劇了衝突和自然災害的衝擊。

我們將在任何亟需幫助的地方開展工作,但將根據糧農組織應對戰略,優先援助《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中提及的、已經面臨糧食危機的國家。我們將根據疫情的發展調整工作安排,有些國家目前沒有發生危機、但極易受到新衝擊的影響。這些國家可能會出現新的需求。

新冠病毒疫情是否已對這些地區的糧食安全和生計產生影響?

世衛組織和其他機構將負責研究疫情在衛生方面的影響程度。他們正在全力以赴,以期更好地掌握相關情況。

對糧農組織而言,我們重點關注的是脆弱國家內的感染人數出現增長,因為當地民眾早已處於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和易感染疾病的狀況。當前的衛生危機將因飢餓危機而進一步加劇,形成"雙重危機"。這將構成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導致更多的人口變得更為虛弱、更易感染病毒。

在所有受到糧農組織關注的國家中,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報告。因此,更好地掌握疫情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是糧農組織的優先重點,這有助於我們迅速採取正確應對措施,制訂有針對性的戰略滿足需求。

請詳細談一談糧農組織的應對計劃。

糧農組織將努力維持並擴大關鍵生計拯救計劃,以幫助此前已經陷入長期危機或處於高度糧食不安全境地的國家。聯合國系統於3月25日發起了一項人道主義聯合呼籲,糧農組織呼籲捐助方提供1.1億美元資金,以保護農村弱勢群體的糧食安全。

除了完善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為決策提供信息外,我們還將穩定收入和糧食獲取,並保護生計。為此,我們將向小農和牧民提供種子、工具、牲畜飼料和其他投入品,以及動物衛生支持服務,使他們能夠繼續為家庭和社區生產糧食、創造收入。我們還將分發種子和家庭菜園工具包、糧食儲存設施、家禽和其他小型牲畜,以改善家庭營養,增加收入來源。類似活動也將在難民營和流離失所者營地展開。

社會保障計劃十分關鍵,我們正在與政府、地方組織和其他機構合作,研究如何擴大現有體系的覆蓋面,尤其要涵蓋偏遠的農村地區。穩定家庭購買力的一個關鍵方法是現金補助,使脆弱人口能夠在不變賣資產的情況下滿足家庭的關鍵需求。我們還將通過各類活動支持當地糧食市場、價值鏈和系統的正常運作,以確保農村、城市周邊地區和城市等地的糧食供應鏈不會中斷。

我們還將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和最佳衛生做法的認識,幫助確保糧食供應鏈各環節的相關人員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為此,我們將與國家主管部門和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合作,在埃博拉疫情期間,我們也是這麼做的。

面臨出行和其他限制,糧農組織將如何落實相關工作呢?

危機發生時,人道主義援助放緩或減少可能會產生災難性影響。但是,人道主義援助機構正在迅速調整工作安排。糧農組織正在與聯合國夥伴機構在國家層面密切合作,開展業務連續性和方案關鍵性規劃。糧農組織國家辦事處正在徵求共事多年的當地合作伙伴的意見和建議,因為他們大多與我們所服務的社區有著密切聯繫。同時正在採用靈活的合同安排,以整合運輸援助物資的物流通道,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人員和受益者的風險。我們還在考慮採取以下措施:提前採購投入品(如種子、工具等)和預先儲備;整合各項投入品,以滿足長期需求;提高儲存和物流能力。

許多發達國家也正在抗擊新冠病毒。這是否會影響人道主義行動的資金籌措?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目前的一些跡象表明,情況並非如此。捐助方正在響應聯合國的援助呼籲。各國陸續承諾為他國提供支持,即使自己國內也正在抗擊疫情。我們相信,這將成為普遍現象,而非個例。


或許,這場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一絲安慰是,它讓全球各國共同認識到,我們的命運彼此相連。我們更關心自己的家人、鄰居和國家,這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也認識到,病毒不受國界的限制。如果發達國家順利擊退了病毒,但卻任由它在資源匱乏的國家肆虐,由於這些國家的醫療系統已經捉襟見肘,人們因飢餓而體弱多病,無力抵禦疾病,那麼病毒必將捲土重來波及所有人。

為什麼要將資源用於農業生計和糧食系統,而不是將資源投入醫院?

確保人類健康無疑極為重要,但我們所關注的問題和我們所開展的工作,對於順利度過疫情、避免進一步造成人間悲劇十分重要。請記住,全球有超過1.1億人處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態,這一群體極度脆弱,任何新的衝擊都有可能把他們推向饑荒。

此外,如果我們任由疫情毀壞人們的生計,在這場健康危機得以緩解後,我們還會面臨嚴重的問題。現在保護和維持生計比事後重建生計更為人道,也更具戰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