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再給我發語音就屏蔽你,不能打字嗎?最煩那些常發語音的人

微信聊天發消息有兩種形式,一種文字消息,一種語音消息。這兩種形式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有一個通病,在發消息的時候喜歡發語音,但是接受消息的時候就很討厭別人給我發語音。

語音消息在錄入的時候很方便而且也很快,也更適合於溝通和解釋比較複雜的問題。比如我們在出門趕路的時候,著急回覆一條信息的時候,一般直接說語音比打字更快速。就是當你手上拿了不少東西,騰不出手打字的時候,著急回覆消息也是可以發語音的。

微信再給我發語音就屏蔽你,不能打字嗎?最煩那些常發語音的人

發個語音只要摁一下鍵、嘴皮子一動就好了,而且還不用擔心打錯字什麼的,對發消息的人來說是很爽的操作,但是聽消息的人就很難受了,對方是否方便聽語音,有沒想過接收語音的人需要浪費多久時間、做多少心理建設才能一條一條的聽完。

而且如果是工作相關的微信,對方可能要反覆聽上4、5遍才能保證信息準確無誤。一些囉嗦或者語速慢的人,發語音長達一分鐘的那種,一連串給你發好七八個,然後他還著急一直催促你回覆,聽語音不要時間的嗎?最可怕的是聽到一半,不小心碰了一下,就要從頭開始,絕望到想打人。

微信再給我發語音就屏蔽你,不能打字嗎?最煩那些常發語音的人

尤其是地方方言,聽起來就更費勁了,而且連翻譯成文字也翻譯不出來,遇見這種情況真的是要瘋了,他在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我們絞盡腦汁地猜測他的內容。

雖然用文字聊天需要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自己這邊可能會費一些勁,但是對方看的時候一目瞭然,一切都躍然在手機屏幕上,畢竟閱讀比聽起來要快很多,你發個幾秒的語音可能在文字的情況下只是一眼就能理解的,回覆起來也會更快,溝通更方便快捷。

兩種消息形式是固定的,但是人是有思維的,說白了這也只是個工具,關鍵還是看人的使用方式,對於一些老年人,他們可能文化程度不高,對文字閱讀很差,這時候就必須發語音,不然交流很困難。

微信再給我發語音就屏蔽你,不能打字嗎?最煩那些常發語音的人

你要表達的事情很簡單,內容少的時候還是用文字的好,簡單明瞭,一眼就明白,忘了大不了再看一眼,總比去聽個十幾秒的語音快多了。當然你要表達的事情比較多時,可以逐條發語音。但是一段聊天的開始還是先發文字的好,看看對方是否方便聽語音,不然你發出去對方也不一定聽,可能閒下來想起來後會聽一下並回復。

反正我是很不喜歡聽語音,尤其是那些囉嗦廢話多的,真想屏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