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今年9月20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佈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505家創建單位,71家進入名單,青州市成功入選。經創建申報、省級評審、國家會議材料評審、暗訪、社會公示等環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塊金字招牌,終於花落青州。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是文化和旅遊部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域旅遊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部署安排的階段性成果,將對今後的全域旅遊及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產生積極的示範作用,對深化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釋放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發揮有效的引領作用。

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全域旅遊進行了部署,全域旅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全域旅遊是旅遊業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的在於打造旅遊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建設高質量旅遊目的地標杆和典範。青州市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以來,市委、市政府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器和有力抓手,著眼"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從全域旅遊發展體制機制、政策體系、資源環境、創新示範情況以及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產品供給、市場秩序、品牌影響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硬件、軟件提升工作,開創了資源均衡型城市旅遊發展的點石成金之路。

一、基本情況

青州位於山東省的幾何中心,是華夏古"九州"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享有"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美譽。全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平原、山地、丘陵各佔其一,現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1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2處、國家3A級旅遊景區9處,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獎等50多項國家級榮譽。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黃花溪秋景

二、主要做法

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高位推進全域旅遊工作。成立副縣級行政機構統籌全市旅遊發展,同時建立旅遊公共服務中心、雲駝風景區運行服務中心等6個事業單位,建立了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旅遊管理體制。把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列入市委工作要點和政府工作報告,按高分值比重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仰天山

二是創新政策體系。把旅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培育,出臺意見從財政信貸、項目用地、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在廢棄礦坑持續開展礦區修復和土地整理,形成"變荒為綠"治理範例,通過"點狀供地"建成九龍峪風景區,探索"零增地"土地利用模式,破解土地制約難題。

三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建成覆蓋全市的旅遊標識導引系統和全域旅遊智慧平臺。完善快行慢遊設施,通往A級景區道路和鄉村旅遊點道路全部達標,修建生態停車場50多個。建設旅遊綠道400多公里,投放公共自行車1.3萬輛、電動公交車300多輛。發展汽車營地3處、精品民宿40多處,各類酒店達到300多家。

四是完善供給體系。推動產業融合與旅遊新業態發展,中晨(國際)文化藝術小鎮成為全國重要的書畫交流、交易和定價中心之一。青州農民畫畫院成為國家3A級景區,農民畫成為暢銷旅遊商品。發展研學旅行基地11處,連續舉辦18屆花卉博覽會,引入頂級搏擊

、汽車場地越野、卡丁車、自行車等賽事,開發四季滑雪場、駝山滑雪場、江南溫泉度假村等冬季項目,開通"雲上﹒黃花溪"等低空飛行觀光航線。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黃花溪

五是優化市場秩序。持續深入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頓、旅遊行業綜合提升和"信易遊"守信激勵活動,每年進行紅黑榜公示12次。加大文明旅遊宣傳,發展旅遊志願者4600人。妥善受理遊客投訴,旅遊投訴結案率達100%,遊客滿意度達96%以上。定期開展旅遊安全隱患排查、安全生產培訓和應急演練,多年來未發生任何旅遊安全責任事故。

六是強化資源環境保護。《濰坊市青州古城保護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古城歷史風貌保護有法可依。市人代會對雲駝風景區、飲用水源地和西南山區生態保護作出決議,山區等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清潔旅遊環境。

七是著力打造旅遊品牌。把"古城青州"作為主打品牌和名片,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立體式、多層次、常態化宣傳推介。建立青州旅遊新媒體矩陣,每年舉辦"青州古城過大年"、花博博覽會等20多項專題活動,邀請國內外2000多家旅行社、媒體採風團來青體驗考察。央視、《中國旅遊報》等主流媒體對進行了深度報道,2018山東旅遊市場營銷大會在青州成功舉辦。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青州古城

三、示範意義

"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的青州模式在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全國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進行了推廣,走出了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的新路子。其破解突出矛盾、形成示範推廣的示範意義主要體現在:

一是如何挖掘基因、凝練特色,依託"文化賦能"做大做強,開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可因循路徑?

文化是青州旅遊的底色,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將文化元素融入旅遊發展,提升旅遊的內涵和檔次。以政府買服務的形式,在古城開展4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常態化展演,"文旅結合、傳保並重"的模式被山東省政府授予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將古城打造成文化創意、文化傳承、文化消費的聚集地,青州古城入選"2018年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文化旅遊景區"十大案例。連續舉辦四屆中國(青州)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會、六屆翰墨青州·中國書畫年會,舉辦全域旅遊主題農民畫展等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旅遊內涵,以旅遊促進文化傳播,實現了文化與旅遊"雙輪"驅動。

二是如何點石成金、化零為整,將散落的文化資源進行轉化發展,將全域打造成為"城景合一"的精品旅遊吸引物?

堅持"以古為蘊、以青為色、以水為魂"理念,深挖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將散落的文化旅遊資源進行梳理、提升。整合古城、雲門山、博物館三大板塊打造的青州古城旅遊區在2017年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老城區脫胎換骨,形成"城區即景區、景區即城區"的"城景合一"大格局。利用街頭閒散用地,見縫插針,建設城市公園95處,5.6平方公里的雲門山植物園也成為了市民公園,穿城而過的南陽河提升改造工程榮獲全國人居經典方案競賽"規劃、環境"雙金獎,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呼之欲出。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雲門旭日

三是如何化解旅遊開發與社區利益的衝突、依託"主客共享"推進共建共贏?

青州將本地居民同樣視為全域旅遊服務對象,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而和諧社區的營造又反過來為青州古城增添了魅力,廣大市民、遊客共享旅遊發展紅利,主客之間真正做到了"美人之美、美美與共"。自2012年7月,青州對本地居民實行國有景區免費開放政策,古城景區保留2萬多原住民,全面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充分利用青州全部的文旅吸引要素,形成了均衡佈局在城市社區的優質旅遊供給,包括青州博物館、青州農民畫畫院、範公亭公園、記憶古城博物館、青州東夷文化園、青州圖書館、青州市文化館、雲門山森林公園等,為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沿街單位、商鋪廁所、停車場免費向遊客開放。古城旅遊業態繁榮發展,500餘家本地企業、商戶轉型發展旅遊業,吸引了大量外地就業、創業人員,實現旅遊就業人數14.3萬人次。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彌河國家溼地公園

四、創新亮點

一是貫徹落實"旅遊立市"發展戰略,形成制度化、常態化、高效化的推進體制機制。市委常委會定期、不定期專題研究解決全域旅遊發展中的困難;成立副縣級行政機構高位推進全市旅遊業發展;創新"1+3+N"旅遊綜合監管和旅遊綜合執法機制。通過市委常委會決議形式,要求土地、住建以及農業、林業、文化等規劃充分對接旅遊規劃,嚴格落實涉旅項目旅遊主管部門必審機制,解決旅遊規劃落地問題。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壽比南山

二是以城帶鄉、城鄉共建,推進城景鄉融合發展。發揮青州古城5A級景區的帶動作用,在城區建設全域旅遊集散中心,配套大型停車場、加油站和電動汽車充電站等服務設施,開通客運班線,輻射全域,帶動周邊。廟子零碳小鎮、花卉小鎮、井塘·玲瓏山古村小鎮等6個特色小鎮初具規模,建立鄉村旅遊合作社30多家,鄉村旅遊集群片區5個,鄉村旅遊綜合體10個,近60個村莊、項目在不同程度上開發了鄉村旅遊產品,旅遊農家樂達到400餘家,直接吸納農民就業2萬多人,是山東省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三是發展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鄉村旅遊電子商務平臺。把發展旅遊電子商務作為智慧旅遊建設的突破口,建設了全國首家以鄉村旅遊推廣為主題的旅遊運營發展平臺——八喜旅遊網,建成旅遊商品雲展匯項目、山東省農特產品電商平臺"八喜大集"線下體驗園、山東省旅遊電商培訓中心等項目,線上線下相結合,對發展鄉村旅遊的村莊實現全鏈接、全覆蓋、全上線,成為山東省唯一指定的鄉村旅遊電商暨綜合服務平臺,創造了旅遊電商平臺在縣級市發展壯大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