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俗話說:“懶人自有懶人福。”

這個“懶”,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是一種隨性、自在的生活態度。

人生,是一段旅程,更是一場修行,會偷3種懶,才能過得更舒服。


- 01 -

耳懶,不聽閒言碎語

人人都有一張嘴,都想要“表達”。

所以,你成功了,會聽到詆譭;你失敗了,會遭到鄙薄;你得意了,要遭謾罵;你跌落了,更會被嫌棄。

總之就是,無論你“出挑”還是“出醜”,或者什麼都不做,都會有人站出來“說話”。

那些閒言碎語、蜚短流長裡,是指責,是中傷,是惡意猜測,是以己度人,讓人煩不勝煩。

但如果你就此“投降”,奉上耳朵悉數接納,然後邊生悶氣,邊想著如何反擊,那可就錯了。

美劇《傲骨之戰》中,因為父親的金融運作捲進了可怕的“龐氏騙局”,作為女兒的瑪雅,被那些賠盡半生積蓄的人們,當成了洩憤的對象。

他們當面控訴她、威脅她,還在電話留言裡,對她進行人身攻擊……

瑪雅不堪其擾,躲在廁所痛哭。另一位女主盧卡見狀,開導她說:“忽視他們的話,埋頭好好工作,不要上網,不要看電視,不要有眼神交流,事情會過去的。”

果然,瑪雅做到後,掌控了局面,不再有困擾。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處處是江湖,也處處有閒言碎語;同時,人吃五穀雜糧,必有千千心結,沒有人,能運用上帝視角,對外界的一切,真正保持客觀的評價和寬容的心態。


所以,你好,或者不好,他們的嘴巴,都有“文章”可做。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較真,而是捂上耳朵,不聽不理,也不滿世界尋找理解者和贊同者。

就像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那樣。主持《生活手帖》雜誌改版工作時,儘管他很盡心,很努力,但還是收到了民眾的抗議信,信上說改版後的內容不如以前。

對此,作為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的處理辦法是:閉上耳朵深呼吸。讓情緒恢復到平靜狀態。

俗話說: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清。

耳懶,是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裡,不聽閒言、不理碎語,任雲捲雲舒,心神無擾、歲月無憂。

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 02 -

嘴懶,不傳是非八卦

看過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獅子在河對岸散步,狐狸遠遠看到了,就對烏鴉嚼起了舌根:

“哎,你知道嗎?河那邊的那隻獅子,看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其實啊,昨天睡午覺時,被一隻小小的蚊子吵得七竅生煙,還雙手亂抓,毀了尊榮。跟你說啊,這種人就是紙糊的,看著厲害實際很沒用,我們要離它遠點。”

狐狸喋喋不休,把獅子那些糗事,全都抖了出來。

烏鴉一邊聽,一邊想:“我要離你遠點才對,你今天對我說獅子不中用,明天說不定就會在獅子面前說我一身黑衣,不好看,也不吉利。”

烏鴉想明白了,就拍拍翅膀飛走了。

這世上啊,總有一些人,喜歡把嘴巴擱在別人身上,然後製造出奇奇怪怪的言論:

女生不談戀愛,TA會說:這是個嫁不去的老姑娘;

男生喜歡詩和遠方,TA會說:胸無大志;

事業女性憑實力實現財務自由,TA會說:恐怕沒那麼簡單……

這些是非八卦,都因為偏見,而帶有惡意,所以,我們作為“旁聽者”,閉上嘴巴,不參與、不相信、不傳播,才是正確的選擇。


古語云:“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確實,凡是被八卦吸引來的人,也都是愛講是非的人。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當他人的是非八卦傳得盡人皆知時,所有“發聲”的人,都是“罪魁禍首”,都難逃其責。

所以,一個人有修養的人,嘴巴往往很“懶”,不說三道四,不挑撥離間,更不會張家長、李家短。

因為TA知道,紅塵萬象,真相到底如何,只有當事人清楚,旁人再怎麼火眼金睛,也都是隔岸觀火,難察乾坤、難辨真偽,因此,不妄評妄論,才是最好的應對。

況且,能容人,才是高人,當我們保持寬厚,不琢磨他人的不足,不挑剔他人的短處,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很多人,淡化了很多事。

俗話說:“是非天天有,不傳自然無。”

嘴“懶”,是在人情世故的江湖裡,不苛責人、不傳是非、不講八卦,任可畏人言毫無繁殖之地。

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 03 -

心懶,不憂思多慮

很多年前,看過一個令人捧腹的段子。

喜歡的球隊輸了比賽,男生一連幾天,都悶悶不樂的。而他的女朋友,則因為男友的“冷落”,在心裡的小劇場,上演了幾百集電視連續劇。

兩人逛街時,男友無精打采的,她以為是自己買多了零食惹他不高興;

男友加班晚歸,她以為他去找那個不愛吃零食的前任了;

睡前閒聊時,男友有上句沒下句,她又想,一定是和前任把話說完了,到我這裡就沒詞了……

最後,女生在日記中整整分析了兩頁,得出結論:他不愛我了;而男生呢,日記只有一句話:TMD,XXX球隊又輸了。

段子讀來好笑,但這何嘗不是我們的影子?

同事不和我們打招呼,我們以為是TA高傲,但其實是TA沒戴眼鏡,沒看清我們是誰;

上司不和我們討論方案,我們以為是創意太爛,但其實是他剛做完聲帶手術,醫生交代少說話;

朋友不和我們逛街,我們以為TA要疏遠了,但其實是盼了好久的劇開播了,TA想靜靜追劇……

凡此種種,都是心思活躍、憂思多慮的表現。

不得不說,這種人,是活得很累的。外界的一切,TA都要往深了想,往復雜裡想,甚至要往負面去想。然後,因為承受不住“心理海嘯”,落得憂心、傷神的後果,實在不應該。

有一句話說:“幸福,就是不多想。”

蔡瀾的人生觀,剛好與這句話契合。有一次,許知遠採訪蔡瀾,提出了很多“深刻”的問題,諸如:“你一定有想過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吧?一定思考過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吧?”等等。

但蔡瀾的回答是:“不要想得太多啊,你就是想太多了。”

說到底,在蔡瀾看來,人生的意義,一點也不復雜,無非就是吃好一點,睡好一點,然後就是多玩玩。


確實,人生在世,就是活一個心態。只要心寬似海,自然能聞見花香,擁有暖陽;但如果多思多慮、滿心計較,就只能製造瘡痍,活得不快樂。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心“懶”一點,見到什麼是什麼,聽到什麼是什麼 ,不胡思亂想,不敏感多疑,不無端猜測,只把當下的每一刻,當做美好的經歷去享受。

如此,就能看淡世事,內心無恙。

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 04 -

餘生,做個“懶”人

有一首詩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耳懶,不聽閒言碎語,享“清靜”福;

嘴懶,不傳是非八卦,享“口德”福

心懶,不憂思多慮,享“心寬”福。

人生在世,不惹塵埃,便是幸福;無所羈絆,也是幸福。


會偷3種懶,享盡一生福

*注:本文部分來自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