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湖廣填四川,使得四川來了大量的移民,現在的四川人近90%都是移民的後裔,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於湖廣地區。既然是湖廣人的後裔,那麼四川人為何不說粵語呢?首先我們要弄明白"湖廣"是指現在的哪些地區?以及移民的人口來源有哪些?

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什麼是"湖廣填四川"?

湖廣人移民四川的活動,歷史上一直存在。例如:長達50年的宋蒙戰爭使四川人口不足南宋時期的十分之一。具體數字見《民族與人口》一章。所以自元朝開始就有陸陸續續的移民活動。這些移民或為躲避戰亂,或為隨軍入川,以及明朝的實川政策。

然而這與發生在明末清初的那場移民潮相比,好似一場宏大交響的引子。

據《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明末清初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1644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等入川,12月稱帝建立"大西"政權,定成都為"西京"。四川成了四戰之地:明軍濫殺,清軍濫殺,地方豪強濫殺,鄉村無賴濫殺邀功,張獻忠也有濫殺之嫌。繼而是南明與清軍的戰爭;還有吳三桂反清後與清軍的戰爭。據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戰事的四川僅餘人口9萬餘人。清政府在統一後,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

我們所說的"湖廣填四川"更多的是指明末清初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湖廣"是哪裡?

元朝設置湖廣行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廣東、廣西的部分地方。

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元朝時期的川陝行省及湖廣行省

明清兩朝雖已分省,但因相沿成習,所以仍稱湖北、湖南兩省為" 湖廣"

現代的四川人中有很多祖籍在湖廣。民國時期的《巴縣誌》中記載,自從晚明張獻忠"屠蜀"以後,四川當地人為之一空,外來移民中十個裡有九個是湖廣人。《資州志·雜編》記載:"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粵省,四閩省,五贛省。"

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清代遷川移民省份來源

從上圖可以看出,除了四川本地人,外地人以湖廣居多,其他還有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移民。而湖廣人在四川各縣人口中所佔的比重,也是相當可觀。

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以成都為例,清末《成都通覽》曾描述"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湖廣填四川,為何四川人不說粵語?

從移民的人口比例來看,無論是成都乃至整個川渝地區,廣東人或者說粵語人口的比例都是非常低的,移民最多的是湖北人。三百多年前的"湖廣填四川"給四川帶來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為四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四川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也正是來源於厚重的移民文化,這些外省移民與本地人的文化與語言的融合,形成了現在魅力動聽的四川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