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份馬上就要進入了下旬,許多在外漂泊的人又開始進入了回家倒計時,家是要回的,但總有一些人是害怕回家的,因為他們或許要面臨更多的事情。

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張藝

24歲,畢業兩年

一畢業,我就和幾位同學一起加入了北漂一族,理由和眾多的年輕人一樣,為了夢想。可就從那一天起,我就變成了家裡人的“反面”對象。

在北京掙多少錢?能買得起房嗎?

你為什麼不回來考個公務員?離家近,待遇還好。

你怎麼還不談戀愛?是時候結婚生子啦。

……

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畢業後,這樣的聲音從來沒有中斷過,不管是家人,還是周圍的親戚朋友,他們都覺得所有北漂的人最後都得回到這座小城,與其這樣,還不如早早回來,安穩生活才是最後的硬道理。

每次我說,我還有夢想,不甘於安安穩穩,我想再拼一拼,他們總會以一種奇怪的眼光看我,好像我就是個外星球來的異類。

只要我一回家,新一輪的狂轟亂炸就會開始,所以每年只要公司有需要,我一定是最積極留下加班的那個,與其說回家聽各種不想聽的建議,不如在北京掙三倍工資。


@90後老阿姨

資深待嫁青年

我是92年出生,還記得90後剛剛成為社會的主力,短短時間,就已經被後來者拍在了沙灘上,於是,我就妥妥地成了一位“老阿姨”。

其實,在工作場合中有很多同齡人,甚至在一些年長同事的心中,我們也還算小孩子,可一回老家就不一樣啦,我就成為了“大齡剩女”,好像全村人都在為我的婚嫁大事操心,我儼然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確實,在老家和我同齡的女孩兒,基本上都已經結婚生子,有的已經是二胎媽媽,更甚者,有的已經開始準備二婚。

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對比之下,我媽就開始不淡定了,到年底就會提前問好我回家的日期,不用說也知道,回家後的每一天,我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經歷過相親的人都知道,那真的是“神仙”開會,各種奇葩類型,不斷突破你的三觀,想通過相親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三觀一致的朋友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經歷過一兩年之後,我真的是厭倦了這種方式,面對陌生人,搬出自己的家底,問出別人的家底,覺得不合適,還要被身邊人說眼光太高,在外面呆的久了,心都野了。

所以,基本上就算回家,我也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如果不是因為父母,我真的寧願呆在出租屋裡,自在愜意。


@寶媽笑笑

為愛遠嫁,有家難回

我和老公是校園戀情,一個南方一個北方,畢業後我就跟著他回到了北方的一座省會城市。

每到過年,我都要跟著老公回老家過年,這倒沒什麼,但我最害怕的就是回家前後要面臨的各種事情。

臨回家前,我們就開始商量,要給公公婆婆帶點什麼禮物回去,新衣服了,各類糖果了,都得我們添置,老公說這是回家的儀式感,在外工作一年了,過年才有機會好好孝順父母,當然,這無可厚非。

回老家才是對我的真正考驗。

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第一關就是孩子。平時我們一家三口在外面的小家,我對孩子各方面要求還挺嚴格的,吃飯不準看電視,零食要控制量,飯前要洗手等,可一回老家,有老人的庇護,孩子就撒了歡兒,吃什麼,什麼時候想吃,都沒問題。因為怕老人多心,我也不好意思多次提。

隔輩親,我知道老人愛孩子,但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思想觀念上確確實實有很大差異,為了不引發矛盾,我只能等過完年回來再慢慢糾正孩子的習慣。

第二關便是認親戚。說實話,結婚三年了,我們一年到頭也就回來一兩次,老公家裡的親戚我真是認不清,可是隻要見到人,還得特別熱情地打招呼,要不然你這外地媳婦就有得挑了。有一次,我喊人喊錯了輩分,也是很尷尬了。

總之,一回老家,老公就忙著和大家敘敘感情,而我既要想著融入他的親戚家人,還要融入他的朋友圈,不善交際的我,一天下來,跟打仗一樣,很累。


@小欣

新婚小夫妻

我和老公是今年的國慶結婚,結婚第一年,根據家鄉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在孃家過年的,所以,今年是我在老公家過得第一個年。

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總能刷到“過年了,過年了”的音樂,沒有了以前期待過年的欣喜,聽到就會覺得很難過。

有一次聽著這音樂,聯想到過年的情景,忍不住哭了起來,老公還笑我,可是,他又怎麼會懂我的心情。

又到年底了,我們採訪了一些人,說說他們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我甚至想,要不然過年就出去旅遊得了,但顯然這是不顯示的,所以,一想到過年,心裡就發慌。


我們還採訪了很多人,回家的理由只需要一個,那就是想家,而不想回家的理由卻有千千萬,一個人一個樣。

眼看,年關越來越近,今年你會回家過年嗎?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