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去年男籃世界盃上中國男籃的表現令球迷五味雜陳。令我印象深刻的鏡頭除了那記發球失誤還有郭艾倫的進攻犯規。國家隊核心控衛被一次次哨聲按在板凳上,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反觀被看做是“勉強入選”的小將孫銘徽發揮不錯。特別是對陣波蘭加時賽中的續命三分令人印象深刻。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全面對比一下二人的差距,孫銘徽是否已經到了取代郭艾倫的時候?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突破郭艾倫


身體條件對比:

出色的身體條件是球員打出精彩表現的基礎,多年以來我們中國男籃後衛線的對抗能力一直是我們的軟肋。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男籃在國際賽場上最怕的就是對手守全場緊逼,我們的後衛一旦遭受嚴防死守失誤丟球的概率極高。郭艾倫作為新一代後衛的代表人物,身體強壯、突破能力強的特性一度令我們欣喜。那麼二人在身體條件方面有何差距?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持球


郭艾倫身高官方數據是1米92,也有說是不到1米9的。目測在1米9上下、臂展比較出色達到了1米95,體重為80公斤;

孫銘徽身高1米88,體重82公斤,看似瘦弱但是比郭艾倫還要重一點,可見還是比較結實的。從身高和臂展上來說,孫銘徽稍遜一籌。但是彈跳方面卻能夠碾壓郭艾倫。孫銘徽成名於2017年全明星的扣籃大賽,他用驚人的彈跳告訴大家“小個子球員也能飛”。雖然郭艾倫以速度見長,但是孫銘徽的速度也不錯。個人覺得肢體反應和動作速率甚至要略優於郭艾倫。

從身體條件上對比,孫銘徽不落下風。雖然身高稍有吃虧但是依靠著速率和彈跳優勢明顯。

進攻:二人球風相似,重突輕投射能力一般。

本賽季,孫銘徽場均得到16.2分、郭艾倫得到19.3分。二人的出手絕大多數來自於籃下。這充分的體現了二人更願意突到內線製造殺傷的進攻習慣。籃下命中率方面,二人幾乎沒有差距均達到了65%以上,遠遠高於聯盟的59%的平均水平。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和郭艾倫本賽季投籃熱區對比


外線出手慾望上郭艾倫要強於孫銘徽。前者場均出手4.9次三分球,而後者只有4次。但是在命中率方面二人都不能稱得上優秀。孫銘徽32.7%比郭艾倫的31.1%略高。

防守:孫銘徽的防守比郭艾倫更具侵略性。

雖然從身體數據上說,郭艾倫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防守者。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雖然孫銘徽只有1米88的身高。但是他的場均搶斷次數高達2.9次,排在CBA第一位。郭艾倫的場均1.5次雖然也算上乘,但到了孫銘徽這裡卻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意思。

出色的搶斷能力就是孫銘徽的防守法寶。依靠著快速的腳步,孫銘徽能夠從後場開始就死死跟住對手,依靠著高速率的手部動作。他能夠持續的給球壓力不斷騷擾對手的運球。尋求搶斷機會。即便是很多小外援在面臨孫銘徽的防守時也是叫苦不迭。由於更多的防守投入和靠防守起家積累的防守技巧,讓孫銘徽有著82.7排名CBA第26的防守效率。而大侄子的這項數據僅為94.9排在第95位。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基本數據對比


從防守上說,孫銘徽很顯然要優於郭艾倫。當然,這方面差距的原因還可能來自於兩人的定位不同。孫銘徽作為靠防守起家的球員防守肯定是第一位的,而郭艾倫是球隊的進攻核心他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進攻端。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


組織能力:

個人認為,這二人的組織能力一直是被低估的。翻看本賽季的助攻榜單我們不難發現,孫銘徽場均送出5.3次助攻,而郭艾倫場均送出5次助攻。這兩個數據分別是國產球員助攻榜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我們是不是低估了二人的助攻能力?

長久以來郭艾倫和孫銘徽這種速度型後衛就給我們留下了不會傳球的固有印象。但是數據不說謊,二人確實每場都送出了5次助攻。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本賽季國產球員助攻榜


當然,助攻能力不能徹底代表組織能力。遼寧男籃真正的組織者還是趙繼偉。郭艾倫之所以有很多的助攻,還是受益於進攻。突到禁區之後的分球為他帶來了大量的助攻數據

而孫銘徽則不同。他是廣廈當之無愧的核心控衛。組織全靠它梳理,即便是小外援威爾斯有著超強的得分能力,後場接球進行推進的依然是孫銘徽。威爾斯可沒有吉林隊瓊斯的待遇和戰術照顧。

基於此因,孫銘徽在組織端顯得更加的有耐心和更樂於主動分球。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可以成為一個純粹的組織者。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郭艾倫


小結:孫銘徽和郭艾倫在進攻端的習慣雖然相差無幾,但是在防守端孫銘徽的表現更加穩健,組織能力上也比大侄子更有提高空間。孫銘徽已經被證明能夠像郭艾倫一樣快起來。而且有著郭艾倫多年以來做不到的“慢下來”的趨勢!最重要的是,1996年出生的孫銘徽比1993年出生的郭艾倫年輕了3歲。這3歲就可能意味著一個奧運週期。綜合所有對比我們好像可以得出結論——孫銘徽具備接替郭艾倫的條件,而且越往後可能性越大!

孫銘徽的幾點不足:

  • 第一,投籃能力需要提高。

作為一個控衛,32.7%的三分命中率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外線隊員沒有一手令人肝顫的三分球,那就是一條腿走路。世界盃上的教訓是慘痛的。無論是為了廣廈隊還是為了國家隊孫銘徽必須把三分練出來。當成一種常規武器。三分命中率接近40%的扣籃王想想都帶勁!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投籃


  • 第二,缺乏領袖氣質。

雖然說將來的男籃未必需要孫銘徽來當領袖,但是一個控衛的大將風度一定是他穩住球隊節奏的保障。郭艾倫之所以總給大家毛毛躁躁的感覺,就是因為他缺少領袖氣質。儘管在世界盃排位賽階段對陣韓國投進致勝三分時的怒吼夠霸氣。但是依然難和領袖二字掛鉤。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投中續命三分


08年奧運會的男籃陣容足夠大牌。姚明、王治郅、阿聯三大核心同舟共濟。但是劉煒一拿球就有主力控衛的氣質。氣勢這一塊還是有的。孫銘徽如果想要成為國家隊的後場核心。就必須練習掌控全局的氣場。

  • 第三,必須避免傷病。

這是孫銘徽這種彈簧人的通病。向身體索取的太多就可能埋下傷病隱患。雖然他只是24歲的小將但是膝蓋和肩膀的傷病卻一直沒好利索。本賽季也曾先後缺席了5場比賽。每次比賽孫銘徽的膝蓋都會帶著厚厚的護具。如果能夠避免好傷病的侵擾,孫銘徽的未來將不可估量。

深度對比,昔日扣籃王是否已經具備取代郭艾倫的實力?

孫銘徽爆炸彈跳


總結:

在浙江廣廈春節前的八輪比賽中,傷愈復出的孫銘徽連續砍下高分。狀態極佳,縱使廣廈的雙小外援也沒能搶去孫銘徽的風頭。世界盃上我們雖然帶去了五名後衛,但是值得期待的生力軍好像只有趙睿和孫銘徽。世界盃過後,方碩已經泯然眾矣,而郭艾倫和趙繼偉可能會是男籃現在的選擇。但是未來必定屬於孫銘徽這樣正在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加油,孫銘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