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日本人氣漫畫《風平浪靜的閒暇》真人化了,真人化的劇名叫《凪的新生活》(凪zhǐ),一經播出便被譽為窺探年輕人內心真實生活的日本神劇,每一個劇情,都藏著多數年輕人一直不敢說的話!豆瓣評分高達9.3!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故事講述了一位28歲的職場女性大島凪,性格老好人的她在東京一家公司過著穩定但也無趣的生活,在一次暈倒醒來後,她開始反省自己的人生,決定辭掉工作、甩掉男友、退掉租房,斷絕所有過去的聯繫,重新開始人生。

女主大島凪在公司就像便利貼女孩,擅長看人臉色行事,勉強自己,喜歡幫助別人,有好處讓著別人,有鍋就自己背,是個沒個性、沒想法的“老好人”。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為了能融入集體氛圍,明明帶了便當的她,也假意說沒帶,和同事一起午餐。面對同事的冷嘲熱諷也在極力想怎麼不讓氣氛變得尷尬,討好的微笑,說的最多就是“我懂 我懂 好的”。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甚至在和同事一起自拍時,雖然看到照片上的自己閉眼了,但她也不好意思叫別人重拍。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摸清了大島不會拒絕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同事,總會把自己責任範圍內的工作甩給她;甚至在一次工作中,因為團隊負責的產品信息冊有紕漏,在領導追問指責是誰負責時,同事也暗示大島擔責,即使責任不在她,大島還是主動跳出來為同事了背鍋。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她以為用盡全力去適應和配合同事,以為自己賣力的表現會贏得同事的認同,可以很好的融入集體。然而,無意間她發現,平日與自己看似關係不錯的幾位女同事正在用手機聊天嘲笑自己:

“只要吹捧她兩句就什麼都幫我們做,就像我們專用的外包工人一樣。”

“跟她實在合不來,說什麼都只會說我懂我懂。”

“我堅決不要成為大島那樣的人。”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她被這些刺目的聊天記錄迎面重擊,原來自己委屈自己,用盡全力的表演換來的只是虛偽的友情,這讓她自尊心備受打擊!

不過還好,她手裡有一張秘密王牌——男朋友慎二。

慎二是完美的金牌銷售,在公司如魚得水,備受歡迎。所以,在這段關係裡,大島凪總是小心翼翼,沒有自我,從來不和男友說“不”。男友慎二說最愛她直順的頭髮,於是,她每月都要去理髮店做拉直,每天早上都要在男友醒來前先起床,偷偷溜到洗手間花一個小時弄直頭髮,堪比麥瑟爾夫人。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她努力的維持兩人的關係,滿心期待能成為男友的新娘,卻在偶然間聽到了男友正和同事吹噓對她的評價:

“ 結婚?不可能的!

我和她在一起,只是因為那方面很和諧罷了。

她做的飯很寒酸。每次出門都要把所有插頭拔掉。

我對這種小氣的女人,簡直是生理性抗拒!”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這些話直接把大島凪氣暈倒在地!然而,比暈倒更讓大島難過的是,她入院之後,男朋友和同事們,沒有一個人來關心她一下。男友照常去北海道出差,女同事小團體繼續在社交網絡上Po著拔草新餐廳的自拍合影。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這時的她才發現,一味迎合與委曲求全換來的友情與愛情根本不堪一擊。心灰意冷的她決定擺脫這種令人窒息、無聊的生活狀態。她辭掉了工作,搬了家,換了手機號,註銷了自己的各類社交賬號,依靠自己攢下的100萬日元(摺合成人民幣大概6萬)重新開始生活。

她在鄉下租了一間月租3萬日元的狹小單人間,沒有空調,沒有傢俱,空蕩蕩的房間裡只有一扇大大的門窗。陽光從外面照進來,也照進大島的生活。她不再察言觀色,不再去拉直髮,主動和鄰居搭訕,不再因擔心說錯話而放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買菜時發現店家算錯帳,她終於有勇氣去找店家核實,她開始按照自己本來的面目生活。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她遇到了她以為過的很悽苦的老太太,但後來發現老太太生活過的很愜意,遇到了看著像不良青年,實際上很溫柔的新鄰居安良城剛;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冷漠,但其實打心眼裡喜歡大島那頭捲髮的小女生。

她的新生活開始萌芽,就在這時,前男友慎二找到了她,一見面,就對大島現在狀態給了差評:

“變醜了”,

“真是個髮型奇怪的老阿姨呢”;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還對對大島的新住處奚落嘲諷了一番。他以為只要自己出現,大島就會回到自己身邊,然而,雖然還喜歡著他的大島卻把他趕了出來,最後,他在雨中回了一句灰太狼裡的經典臺詞“我還會再來的”。

《凪的新生活》“老好人”,可能是一種病

大島凪這種老好人形象,就是典型的迎合型人格(討好型人格)障礙。這種性格最大的特點,是將別人的感受凌駕在自己的感受之上;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以對方的痛苦為痛苦,無法對自己的情緒做主,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快樂。這種性格並不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反而會使別人感覺不真誠、虛偽、無趣...從被忽視、被厭煩、被利用。

所以,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學會做真實的自己,學會適當地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