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聽說

今天大部分人的狀態是這樣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這樣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跟這樣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鍵盤上方的指尖總是不經意敲錯,虛焦的眼神一次次望向窗外,領導的安排只在耳邊打了個照面……

整個辦公室都瀰漫著一種默契的哀傷,這個假期,終究是逝去了。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我們表面沉靜,卻內心慌張。假期絕情而去,但工作狀態總是無法歸位,脈動也回不來的

那種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食慾不振、身心疲憊、四肢痠痛、頭昏腦漲、渾身乏力、無心工作……注意注意,有這些表現的人,基本可以確診為患有節後綜合徵。

都是焦慮在作祟

出現節後綜合徵的人,平時也會比常人更焦慮,他們對自身的要求很高,但又缺乏對當下與未來的詳細規劃與準確把握,所以每每在短暫的“假日狂歡”過後,易陷入迷茫。

焦慮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像暗流一樣影響我們的身體,讓人產生不適感。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適當的焦慮是一種良好的自我激勵。

朋友小蘭應聘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擔心自己過不了實習期的她,日日加班充電,最終不僅順利成為正式員工,還受到了領導的誇讚。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焦慮越來越多,頭髮越來越少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焦慮轉化為動力。我們現在聊起焦慮,都是眉頭緊鎖,神色緊張。

前幾天跟一個一年多沒見的朋友約會,碰面時我站在5米開外的距離至少猶豫了一分鐘,不敢上前相認。因為坐在約定位置上的那個男人,身影敦厚,大腹便便,髮際堪憂,和我印象中那個清秀男孩簡直天壤之別。

直到我撥出他的電話,位置上的身影用熟悉的語音接起時,我才確認無誤。

八卦的我一坐下就問他經歷了什麼,朋友哭笑不得的說,這都是為焦慮付的稅。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朋友在國內一家頂級培訓機構擔任高中物理老師,一開始就拿著比同齡人高的薪資,還沒有成績的考核,所以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瀟灑。

但在結束第一批次的教學後,他的學生續報率是全機構最低,因此機構給他安排的課程數量也大量減少,他到手的工資也少了一大半。

一夜之間,經濟壓力與精神壓力雙重而來,習慣了大手大腳、隨心享樂的朋友開始發愁。為了讓學生跟家長更滿意,除了精心備課,他開始利用閒暇時間研究國內外教育方法,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下班除了批改作業,他跟家長的聯繫彙報頻率也越來越高,經常忙碌到深夜才入睡……

後來,朋友的課程續報率提升上去了,但隨之上升的還有體重。原來每一次上課前,他都很擔心自己能不能教好,跟家長溝通後,也老是懷疑自己有沒有讓家長滿意……為了緩解壓力,他往家裡屯大量的零食,暴飲暴食下不到一年就漲了60斤。由於他還經常熬夜,掉髮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朋友哭笑著說,自己現在的收入已超出同齡人不少,但焦慮的毛病卻無法改善。因為機構裡還有許多老師工資更高,晉升更快,他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比較,不去焦慮。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

激烈的競爭下,我們步履匆匆,無暇他顧。有一些隱形的代價,正在悄悄付出,比如無處不在的焦慮,比如日益稀少的頭髮。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如何應對焦慮?

0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焦慮,是因為我們沒有成為理想中的那個人,那個更完美的自己。我們必須完美嗎?我們能夠完美嗎?

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趕路,卻忘了停下來審視自己,我們,註定就是不完美的普通人。

根據調查,踏入職場5年的上班族中,80%的人都面臨著晉升、婚姻、買房、育兒等問題。

在我們承受著多種壓力時,各種訊息平臺不斷的展示富裕的同齡人正過著我們所向往的生活,輕鬆又愜意。對比之下,我們過得好像無比糟糕。

當這些壓力夾雜在一起,人的心理負擔也就成倍增長,焦慮漸漸加重。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盛明科認為,年輕人的焦躁,究其原因,一是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儘管總資源越來越多,但優質資源(教育、醫療、發展機會等)分佈不夠均衡;二是社會流動趨緩,階層有固化的傾向;三是代際生存環境差異引發的心理焦慮。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最好的完美,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家的起跑線是有差異的。但是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如何讓生活更有意義,完全可以由自己的方式決定。

當我們出現焦慮情緒後,首先可以問問自己:一定得這麼想嗎?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方式?有什麼方法可以更好解決這個問題?

即使我們不能立刻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不能像抖音上的網紅那樣25歲就有車有房,但是我們也可以生活得更快樂,更有趣。

02、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有利於減輕焦慮,當你置身不同的環境中,與有不同興趣愛好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時,不但可以開拓眼界,還能讓自己更充實。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03、瑜伽,讓情緒“軟下來”

另外,還可以通過練習瑜伽放鬆身體,當身體鬆弛下來時,焦慮水平自然下降。

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瑜伽鍛鍊系統。

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

長期堅持練瑜伽的人,性格和為人處世都非常溫柔平和,樂觀積極向上。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大家熟知的娘娘孫儷也是瑜伽的忠實粉絲,擁有近15年的練習時間。從單身一人練到女兒小花妹妹出生,好學的小花妹妹甚至還跟著媽媽從小就練起了瑜伽。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因為長時間的瑜伽練習,37歲的孫儷在生了兩個孩子後,依然保持著少女身材與細膩皮膚。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搖滾明星鄭鈞在接受採訪時說道:“這八年時間,瑜伽和打坐對我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如果沒有這些,我要麼真的私奔到什麼地方自個兒待著了,要麼早瘋了、早上吊自殺了。”

早期因為演藝事業的高潮迭起、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鄭鈞的身心分崩離析。“免疫力下降,睡不好覺,神經衰弱。”

為了擺脫困境,鄭鈞看了病,問了醫生,嘗試了許多種方法都沒用,最後遇上了瑜伽,並選擇了瑜伽。

“瑜伽調解了我身心各方面的問題,讓我第一次體悟到人生還能以這樣一種放鬆的、快樂的狀態活著。”

瑜伽課程免費送

熟悉挖醬的老鐵們一定知道,又到了咱們的送福利時間。今天為大家準備的好禮——微信專享挖藕免費好課《瑜伽速成篇》,7個瑜伽體式精講視頻,讓你快速入門並提升。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壓力產生的情緒都是由我們的頭腦製造出來的,高強度的壓力通常會引發頭痛,焦慮,抑鬱,失眠等症狀。

那為什麼一有壓力,我們就容易產生失眠、焦慮等問題呢?都是因為這個化學物質:GABA(γ-氨基丁酸)

GABA(γ-氨基丁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質氨基酸,是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達物質,約30%的中樞神經突觸部位以GABA為遞質。在人體大腦皮質、海馬、丘腦、基底神經節和小腦中起重要作用,並對機體的多種功能具有調節作用。當人體內GABA缺乏時,會產生焦慮、不安、疲倦、憂慮等情緒。

GABA可以讓人開朗快樂,溫柔而積極的面對所有事物。精神壓力會使腦中GABA的積累異常困難,缺乏時人會有發脾氣,抑鬱,焦慮、疲勞失眠等症狀。

瑜伽體式的練習,可以抑制下丘腦的應壓能力,促使增加GABA。科學的驗證數據指出,體式練習可以最高使GABA增加27%!這是任何藥物和運動都無法代替的。

節後第一天,不想上班不怪你

KO焦慮,迎接健康,從瑜伽開始!快點擊鏈接,免費學習課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