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忠告:人生不順時,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去了,容易致禍

弘一大師有高明的人生智慧,所以受人尊敬。有人請教了他一個問題,說自己一直人生不順,做出了各種嘗試,但是卻都以失敗而告終,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境況?

“挫折來自於衝動的決定,失敗來自於錯誤的選擇。”這是弘一大師的回答。能夠成功的人,未必是做事最多的人,但一定是犯錯最少的人。

很多成功者,不過是做到了兩件事:活著、忍著。當別人都倒下了,他還站著,就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俗話說:“欲速則不達。”講得就是同樣的道理。

弘一大師這位老祖宗忠告我們,越是人生不順的時候,越不能莽撞行事。特別是有二個地方,就算有利可圖,也要儘量少去,容易致禍,一定要重視了。

老祖宗的忠告:人生不順時,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去了,容易致禍


一、其他人得到了很多利益的地方

對於人生不順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往往過得並不如意。與此同時,他們又看到身邊的人都取得了成功,很多人都比他們更幸運,過著令人羨慕的日子。種種這些,都會刺激他們急迫的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價值。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想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所以努力去賺錢,這並不是唯利是圖,而是人之常情。我們沒有必要去非議他們,更不要看不起這種行為。這其實是積極進取的表現,值得我們去鼓勵。

但是當一個人太急於改變現狀的時候,就很容易犯盲目衝動的錯誤。比如說,看到其他人做一件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很多利益,他就會心動了,也想去複製別人的成功。可是他既沒有基礎,也缺乏經驗,對別人所做的事情,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對別人的領域根本不熟悉,貿然去做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四處碰壁。

我們可想而知,別人能夠取得成功的地方,一定有深厚的資源和背景,並且付出了很多努力。當別人從這個地方得到了很多利益之後,他們就有了更多的積累,而且對這個領域的把控力就更強了。如果我們僅僅是覺得這個地方有利可圖,所以就以身試險,不僅無法競爭過別人,還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反而成為別人的墊腳石。所以說,這種別人已經得到了很多利益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儘量少去,以免遭遇莫測的禍患。二、很多人爭相去謀求利益的地方

其他人得到了很多利益的地方,就像紅海一樣,不僅競爭激烈,而且隨著覬覦這些利益的人越來越多。想要謀取到利益,一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利益也會越來越小,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很多人在人生不順的時候,就喜歡去尋找藍海。這可能是別人從未涉足的領域,但是卻會有無限的潛力,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種地方。就能提前佈局,掌握先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時候往往能夠收穫巨大的利益。

這種設想當然符合邏輯,而且非常美好,對我們很有吸引力。但是,一個為人處事,真正成熟穩重的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能只是一味的樂觀。有熱情當然是好事,但是想要成事,更重要的是有認真謹慎的態度。有一個成語叫做:“未雨綢繆。”就是提醒我們,做事前一定要先想到其中的風險,內心中做好應對的打算,這樣在遇到挫折時,才不會手足無措,而導致事情的失敗。

其實,大家都知道藍海的好處,而且世上從來不缺乏聰明人,為什麼卻少有人能夠從藍海中獲利呢?藍海雖然能給人帶來無限的想想空間,但是藍海有時候也意味著,現在還不能給我們帶來利益,前期需要巨大的投入。很多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希望別人去幫他打好基礎,他好坐收漁人之利。當藍海能夠產生利益的時候,他們就一窩蜂的衝上去為自己謀利。如果大家都爭相這樣去做,為了打敗對手,很多人會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如果去這樣地方,會遭遇巨大的風險,所以一定要少去。曾國藩說過:“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其實講得也是這個道理。古往今來,很多有智慧的人,都有這樣的共識。所以我們要能夠從先賢的忠告中,吸取他們失敗的教訓,借鑑他們成功的經驗,這樣才能趨利避害,人生順風順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