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因為得知懷孕,沉浸在驚喜中沒多久,媽咪們的“苦日子”卻來了。

因為懷孕反應太大,一直吐,什麼都吃不進去,可是耳邊還是很多聲音在說:

懷孕期間就是這樣,因為你有孩子呢,這時候孩子蹭蹭蹭地長,為了孩子你要多吃呀........

前段時間,奧運冠軍何雯娜在綜藝上也是因為懷孕反應強烈,十分難受,一旁的婆婆卻一直要求吃肉,不管孕婦百般求饒,最終孕婦受不了在衛生間吐了。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屏幕前很多網友,特別是寶媽們紛紛發表了意見,表示不能接受這樣的強迫,因為孕吐真的不是矯情,是真的難受,不想吃誰勸都不行!

話說回來,這麼折磨人的孕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羨慕那些不會孕吐的天選之子,都是懷孕,大多數人都是受過不少罪。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孕吐對媽咪和寶寶是否有傷害?

孕吐是早孕的一種生理現象,一般是從第五週開始,7-8周比較嚴重,在12周左右會結束;

孕吐會有頭暈、食慾不振、睏乏、噁心嘔吐等,所以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媽咪會很難受;

以上說的是一般的情況噢,現實中吐到生產的媽咪也是有很多的,真的吐到懷疑人生啊。

照這樣吐法,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呢?我們分開來說:

媽咪方面

這是在提示你懷孕了,那你就要注意一下身體,別像沒懷孕的時候一樣瞎蹦躂了,也算是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這也是好處;

不好的地方有沒有呢?這得分情況說:

第一種:孕吐反應輕微者,是沒有需要擔心的,該吃吃該喝喝,保持心情愉快。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第二種:孕吐反應嚴重者(據說有人一邊吐一邊漏尿),首先喉嚨會被胃酸腐蝕得難受,還有一直無法進食的話,就會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會發生酮血癥,也無法保護胎兒的腦神經,建議每天必須保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比如稀飯、麵包這些;

關於妊娠劇吐:

出現脫水、尿量少,甚至吐到胃出血,這些一定要去醫院就診,查看尿酮體和電解質,醫生會根據情況看是否需要輸液治療;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嚴重相關的併發症(終止妊娠):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60%-70%的妊娠劇吐孕婦可出現短暫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多為暫時性,多數不嚴重,無需使用相關藥物。

②Wernicke腦病:這個病主要有眼肌麻痺、軀幹共濟失調和遺忘性精神症狀。患者經治療後死亡率仍然有10%,未治療者的死亡率高達50%。

胎兒方面

一般來說,孕吐反應對胎兒是沒有影響的,我們也可以分情況來說:

第一種:早孕時期吐得厲害的媽咪,那時候胚胎還小,其實需要營養物質的量不多,如果因為孕吐導致不想吃,吃不下,也不必那麼驚慌會傷到肚子的寶寶;

第二種:一直吐到生產的媽咪怎麼辦呢?隨著肚子變大,肚子裡的寶寶需求也是在變大,那就該定期做好產檢,產檢就醫生就告訴你寶寶的情況,所以不要自己瞎猜測寶寶會怎麼樣。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這些謠言不要信!

1孕吐反應能判斷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錯誤的,請不要相信除了科學檢查之外的鑑定方法,如果純屬嘮嗑娛樂,孕婦聽聽就好。

2孕吐反應越嚴重代表胚胎髮育越穩?

沒科學依據的,孕吐會發生,是和孕婦體內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有關,和胚胎穩不穩無關。所以很多人沒有孕吐,擔心自己身體不健康,也是沒必要的。

3山楂、螃蟹、辣椒不能吃,會流產?

肯定不會的,都吐得那麼慘了,孕媽想吃什麼就吃吧,注意營養均衡更重要(記得控糖),真正不能碰的是生的食物、酒精、沒有消毒鍋的牛奶和奶製品等。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求助,有沒有緩解的辦法?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我受不了了,聽說吃酸味會讓人有胃口,老公快去給我整點來~

不不不,這個我問過醫生了,吃酸味和醃製類的食物對你和肚子裡的寶寶沒有什麼好處,而且你有胃病胃酸過多,吃這些更傷身體。。。。

孕媽吐得嚴重不重視?嚴重者會吐血,真不是矯情!

緩解方法參考

孕吐的緩解因人而異,有些看醫生了也沒法解決,只能說捱上了真的是遭一大罪;

我們列舉一些相對比較有效的方法,孕媽們可以參考一下:

1、蘇打餅乾、蘇打水:

這些屬於鹼性食物,主要是可以稍微中和胃酸,在孕吐之後吃點蘇打餅乾,可以減緩唾液分泌,避免噁心感再次襲來。

2、遠離一切讓你不適的氣味:無論是美食還是老公的臭襪子,乾嘔多了就會變成嘔吐,所以你不喜歡的味道統統都遠離吧。

3、服用B6補充劑:有研究表明,攝入B6S 可以緩解孕媽孕吐的症狀,但是要經過醫生允許,且每天服用不應該超過10毫克,過多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維生素B6依賴症”,瘦肉、玉米、堅果等食物中維生素B6含量也是很高的,通過食物攝取更好。

懷胎十月,很多孕媽都很辛苦,沒幾個輕鬆過來的,但是遇到任何反應也不要過度擔憂,科學對待,相信看到寶寶健康出生,一切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