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小戰爭

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匈奴的軍臣單于依照漢初和親政策,再次向漢朝和親要求,武帝認為這是一次改變國家政策的時機,於是召集群臣商討對策。爭論的兩極以兩個人為代表,主和的一方是御史大夫韓安國,主戰的一方是大行令王恢。

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小戰爭

王恢的籍貫是燕地,即現在的北京、河北一帶,與蠻族接壤。他本人也擔任過邊吏,又參與過對南方閩越的軍事行動,是個堅定的主戰派。他認為,匈奴單于喜新厭舊,和親後往往很快就背信棄義,製造新的麻煩,所以不如拒絕和親,準備打仗。

而御史大夫韓安國則認為,匈奴的土地過於貧瘠和廣闊,如果要打仗,需要花費很大力氣,即便打勝了,也沒有太多的好處,得不償失,不如繼續和親政策。

這一次,御史大夫韓安國的意見佔了上風,武帝許諾與匈奴和親。漢匈和平又維持了一年。

到了第二年春天,一位生活在馬邑,叫作聶壹的富豪求見大行令王恢。他認為,匈奴剛剛和親,對漢朝警惕性降低,此時恰是攻擊匈奴的最佳時機。

聶壹的話與王恢的觀點不謀而合。他把聶壹的意見上呈漢武帝,於是宮廷裡又展開了一次討論。武帝首先給此次的討論定了調。他說,朝廷不僅與匈奴和親,還贈送給他們大量的禮物,但匈奴態度傲慢,屢屢犯邊,有人建議使用武力教訓他們,請大家討論可否。

主要的爭論仍然在御史大夫韓安國和大行令王恢之間進行。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漢書》列出了雙方爭論的三個回合,直到王恢第四次發言後,皇帝才拍板決定使用武力。

根據聶壹的計謀,他本人偷偷逃到匈奴軍臣單于處,獲得信任後,向單于建議:他有把握砍下馬邑令守的人頭,將匈奴放入城中,奪取城池。

單于輕信了聶壹的話,把他放回馬邑。聶壹將一名死囚的人頭砍下來,掛在城外,匈奴的使者誤以為這就是馬邑令守的人頭,回去稟告單于可以進軍了。單于親自率領十萬騎兵前往馬邑。

與此同時,漢朝任命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統帥漢軍埋伏在馬邑周邊的谷地裡,一旦單于到來,就由王恢、李息、李廣等人擊其輜重,其餘人馬與其大部隊作戰。

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小戰爭

如果軍事行動成功的話,可以全殲匈奴單于所帶來的十萬騎兵,對匈奴造成致命打擊,使其喪失與漢朝對抗的能力。

然而,軍事行動進展得並不順利。

匈奴單于在進軍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好的兆頭。

首先,匈奴進攻馬邑並無長期佔領的打算,而是以劫掠為主。在進軍的路上,距離馬邑還有上百里,匈奴已經開始了劫掠。他們發現,雖然路上有不少的牛羊可以搶劫,但是連一個牧人都沒有碰到。

這時他們正好經過一個烽燧,單于臨時下令佔領這個烽燧。此時,有一個武州的小官恰好在這個烽燧上,他被匈奴抓住,供出了漢軍的計策。單于大呼上當,引軍撤退。埋伏的漢軍得到匈奴撤退的消息,連忙追了上來,但由於距離遙遠,沒有追上,只得撤離。

唯一有機會和敵人接觸的是大行令王恢的部隊。他率領三萬人馬負責攔截匈奴輜重。就在他率軍殺向敵人的輜重部隊時,卻得到消息:匈奴主力已經回撤,要和輜重部隊會合了。經過再三考慮,他認為三萬人無法與匈奴主力抗衡,於是率軍撤退了。

這次戰役以匈奴的撤退和漢軍的無功而返告終。由於動用了三十萬軍隊,消耗了大量的糧草,漢武帝大怒,要懲罰當初堅決主戰的王恢。他認定王恢臨陣退縮。與其他將軍追不上敵人不同,王恢是可以趕上並攻擊敵人的輜重部隊的,然而他卻選擇了退軍。在軍法上,擅自撤退是斬首之罪。

王恢則辯解說,他的人馬太少,無法與匈奴主力抗衡,他的撤退保全了漢軍的三萬人馬。不過,暗地裡他卻賄賂時任丞相的武安侯田蚡,希望田蚡為他說句好話。田蚡本人不敢對皇帝明言,就找太后去說情:反對匈奴最堅決的人是王恢,殺了他就等於是替匈奴出了氣。

但武帝不為所動,堅持認為王恢的臨陣退縮讓漢軍失去了獲勝的可能。出於面子考慮,漢軍急需的是一場勝利,哪怕只是對輜重部隊的小勝,也比什麼都沒撈到要好得多。

整個事件以王恢自殺而告終。馬邑之役落幕。

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小戰爭

整個戰役過程平淡無奇,而且由於錯失時機,對敵人沒有產生任何殺傷,那為什麼還說這次戰役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呢?

原因在於:此次戰役標誌著漢帝國和匈奴的徹底決裂。此後,匈奴再也不相信漢朝,不指望和平,雙方之間進行了連綿不絕的惡戰,就算想停都停不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