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已全面展開 業內:未來5G應更多將用於工業互聯

目前我國5G商用已經全面展開,正在向全國縱深推進。至於5G應用,多位業內人士建議未來應更多用於工業互聯網。

隨著華為發佈第二代5G手機,5G再次成為熱點。那麼,5G未來發展方向如何,又將如何進一步影響我們的生活?

9月21日,人民網聯合武漢市經信局在武漢舉辦“5G應用武漢峰會”。會上,來自政府部門、學界和企業的各界人士就5G產業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併發布了《2019 5G產業發展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5G商用已經全面展開,正在向全國縱深推進。至於5G應用,多位業內人士建議未來應更多用於工業互聯網。而華為中國區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預測,未來3~5年內,5G將在自動駕駛、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產生商業價值。

5G商用已全面展開 業內:未來5G應更多將用於工業互聯

1、5G商用已經全面展開

今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四家企業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著我國進入5G商用發展的新階段。此後的三個多月時間,5G建設迅速在全國推進。

21日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介紹,截至8月底,工信部已經核發5G設備進網批文15張。王新哲還介紹,在融合應用方面,5G已覆蓋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文化傳播等十餘個行業,形成上百個創新應用場景。而領先企業運用5G等新技術,已從生產外部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控制、質量檢測等多個深層次環節延伸。“總體上,我國5G商用已經全面展開,正在向縱深方面快速推進。”

5G產業也成為國內先進城市爭相發展的焦點。“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湖北等多個省市均已制訂出臺了5G發展的相關實施方案。”王新哲介紹。

5G商用已全面展開 業內:未來5G應更多將用於工業互聯

21日峰會上,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介紹,截至目前,湖北已投入專項建設資金20多億元,建成5G基站6527個,居全國第三位、中部第一位。

曹廣晶還介紹,為進一步推動5G大建設、大發展、大應用,今年7月,湖北省政府專門出臺湖北省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全省建設5G基站5萬個以上,開發5G示範應用場景100個,5G核心產業產值過2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過萬億元,建設全國5G產業發展先行區。

2、5G技術應多用於發展工業互聯網

5G建設在全國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21日峰會上,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建議,在進行5G基礎建設時,要考慮成本產出,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在進行5G基礎建設時,要花多少錢,用在哪裡,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賀鏗認為,5G商用要穩步推進、逐步進行實驗,比較完備以後才能大面積推廣,不能追求概念炒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5G作為一種公共設備,世界各國都要使用,所以我們要遵守世界範圍的行業規範和標準。“在5G商用方面,我們要冷靜、穩重、科學實幹,防止頭腦過熱。要看看別人怎麼跑,來豐富我們的跑法。”

5G商用已全面展開 業內:未來5G應更多將用於工業互聯

“就像苗圩部長說的,80%以上用在工業互聯網上。”賀鏗還提出,對於5G的應用,應該在工業互聯網上多下力氣。“如果只是玩手機體驗更好一點,那不是‘大炮打蒼蠅’嗎?”

據新京報報道,9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談及5G未來的應用場景時表示,未來5G應用場景的80%會在工業互聯網,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車聯網和遠程醫療。

“目前5G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更重要的還是要用到整個社會上去。”21日峰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也表示,5G為我們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空間,未來要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緊密融合起來。

3、5G應用仍存技術挑戰

5G發展將帶來工業互聯網的變革,其具體將影響哪些領域?21日峰會上,清華大學瀋陽課題組和人民網聯合發佈的《2019 5G產業發展報告》指出,5G網絡具備高速度、低時延、萬物互聯等優勢,將全面提升VR/AR體驗,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解決工業互聯網痛點等。

21日峰會上,楊濤表示,5G的發展,2C(to Consumer)是起點,但2B(to Business)才是重點。至於2B的發展方向,楊濤預測,未來3~5年內,自動駕駛、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機器人等市場領域將會產生商業價值。

楊濤尤其強調了機器人。他認為,工業機器人目前在國內市場已經有所發展,但接下來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將是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幾倍,而服務機器人和5G天生聯結。

5G商用已全面展開 業內:未來5G應更多將用於工業互聯

值得注意的是,《2019 5G產業發展報告》也指出了5G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現階段依然存在短板,包括初期流量資費貴、信號覆蓋難度大和手機續航面臨挑戰成為普遍受到詬病的問題。”楊濤也認為,要讓5G在2B方面產生商業價值,技術上仍然存在一些挑戰。例如,在視頻應用中,對無線上行大帶寬存在剛性需求;此外,控制信號至少需要10ms級低時延確定性傳輸;而定位需求要求亞米級/釐米級精度。

結合上述問題,楊濤談到了華為5G應用在2B的創新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物理層面,即超級上行;二是調度層面,行業切片網絡;三是架構層面,行業廣域/局域網絡;四是目標網絡,確定性傳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