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複試怎麼開展?浙江這一高校給出了很可行的方案!!

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推遲。教育部3月25日發佈消息,2020年考研國家分數線預計在4月中旬左右公佈,相關複試工作安排將視疫情和高校開學情況另行通知。

那麼,新冠疫情如何開展研究生在線複試?對此,浙江工業大學一支專項課題團隊經過大量驗證後,給出了一份非常具有可行性和參考性的專業建議。


線下複試依舊存在風險

線上複試對畢業生最具可行性

“短期內進行傳統的線下複試會增加防疫風險。”作為這支課題團隊的負責人,浙江工業大學研招辦孔晨辰老師告訴記者,2020年擴招之後,研究生招生計劃已遠超過100萬人,因差額複試的緣故,複試考生流通規模可能接近150萬人,這樣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對防疫工作帶來了風險。而且複試調劑時間往往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萬一中途國內疫情出現反覆,屆時再暫停線下複試工作,將給考生和社會造成更大的困擾與混亂。

但同時,孔晨辰也表示,在國家線出爐日期大致確定的背景下,考研複試的形式是否變化,會不會進行在線複試,成了考生最關心的話題。複試工作如果一直推遲,會對錄取邊緣考生群體造成困擾。往年他們可以先全身心準備複試,萬一落選了再去求職就業,“今年這類群體既要準備複試,又要準備求職就業,很容易產生群體性社會‘歸因’現象,即把考研結果不理想更容易歸因於複試推遲帶來的備考與就業的衝突。”


在線複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實踐積累

為此,孔晨辰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後認為,從政策層面看,對於跟研究生複試工作同等重要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工作,教育部已經明確在保證學位授予質量和遵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可採取遠程視頻答辯的方式進行。

從實踐層面看,2003年非典時期,教育部曾規定原則上不組織跨省考試,當時許多高校採用的是電話和網絡視頻面試,如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近年來,在推免生錄取工作中,也有高校採用了網絡複試的形式,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儘管複試時間和形式沒有完全明確,絕大多數學校均為疫情下的複試工作籌劃了預案。

“從技術層面看,視頻面試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已應用於企業招聘場景等諸多場景。”孔晨辰說,像智聯招聘曾在2019年6月推出企業版APP視頻面試,隨後於7月推出了系統化產品“雲選才”。面試官可以通過智聯招聘企業版APP與應聘者直接進行視頻/語音,以線上方式完成線下面試的全部流程。各地市紛紛舉辦2020年春季網絡公益專場招聘會,“網絡雲視頻面試專區”上線運行,幫助用人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人才儲備工作。


在線複試工作中須要注意什麼?

公平、公正與公開

“首先要注意消除考生對在線複試形式的質疑。”孔晨辰建議,複試成績佔綜合成績的權重不宜過高;事前通知,加大宣傳力度,告知考生流程,強調形式程序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消除考生的疑慮。

同時還要加強對考生身份的核驗,提前與考生簽訂在線複試承諾書,告知考生替考的嚴重後果;在線複試系統在複試開始、複試過程中進行人臉識別,全程錄像,開學報到時進行復核。加強複試筆試的考核有效性,筆試題目應儘量採用開放性、綜合論述類問題;筆試方式為開卷,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在線完成作答;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提交者,視為無效答卷。

防範面試中考生旁邊可能有他人指導,提前與考生簽訂在線複試承諾書,一旦發現非獨立作答,按考試違紀作弊處理;要求考生在相對封閉的場所進行在線複試,複試前攝像頭環視面試現場,排除其他人員在現場進行提示或傳遞答案的可能性;增加攝像頭,擴大面試現場覆蓋範圍。

此外,孔晨辰認為,要防範考生互相轉告面試內容或者對面試進行錄像;提前組織考生對在線複試系統進行模擬演練,建議:考前向考生髮布通知,所有複試考生、面試導師按照學校統一時間、統一分組進行在線複試系統模擬演練。

“剩下就是隻需要保障網絡穩定,提前告知考生準備好穩定的網絡環境;開啟手機4G網絡作為備用連接;網絡斷開超過一定時間,須更換複試題目;指派在線複試技術支持人員,負責複試中的技術指導和故障排除。”孔晨辰表示,除了面試環節,複試資格審查材料、心理健康測試與體格檢查的方式也要做出調整。


他建議提前與考生簽訂網絡複試承諾書,承諾在線提交的複試資格審查材料、體檢報告真實有效;對研招網提供的學歷學籍校驗不通過名單進行重點核查;進行在線心理健康測試;考生在自己所在地進行體檢,在線提交或郵寄體檢報告,開學報到時對入學資格進行嚴格的複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