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最近有不少客戶問我,要不要先不買手機,等iPhone出了新的5G手機,然後再買?

我的回答是:不值得!

也許經常上網看新聞的人會了解過很多關於5G的幻想,超高網速,超低延遲,4K視頻事實播放,物聯網,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等。看上去很美好,實際上仔細想想,都是在畫大餅。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5G的特性,先看一下下面的公式,5G也是要遵循物理定律的。網絡傳輸速度與頻率有關,就是在相同的時間,可以攜帶更多的信息數據。5G的速度理論值比4G要多幾百倍,意味著5G的頻率是4G的幾百倍。

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查了一下,目前4G的頻率如下

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5G的頻段是

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5G的頻率範圍,分為兩種:一種是6GHz以下,這個和目前我們的2/3/4G差別不算太大。還有一種,就很高了,在24GHz以上。

前者網速提升不會很大,後者的話就提升比較明顯。

那麼,實際上真的會有那麼大的提升嗎?

並不會!

頻率的提升,並不意味著網速的提升,就像4G理論峰值網速能有300Mbps,實際上日常使用能有3,4M就不錯了,為什麼呢? 因為帶機量的原因。帶寬就那麼大,運營商為了賺錢,會盡可能的多提供帶機量,這樣才能賺到錢,所以提供給每個用戶的帶寬就那麼點了。

除此之外,還有運營商的設備支持。目前有線網卡最大也就10Gbps,運營商級的核心交換機也就10Gbps每端口,如果要保證網上吹的那種每個用戶10Gbps的網速,你告訴我要用什麼設備?另外,目前每個運營商的出口帶寬都很有限,也就40Gbps左右,連每個家庭用戶的100Mbps的獨享帶寬都保證不了,更不用說你的10Gbps的5G網速了。

前段時間韓國推出了5G套餐,也就徹底的揭穿了那些5G謊言。還是在目前用戶量不多的情況下,網速也就11M左右,覆蓋範圍還很小。

5G為什麼只會是成為畫大餅?

除了網速這方面,其他捆綁5G的一些概念也可以好好想想,看看是不是大餅。

比方說物聯網,仔細一想,物聯網跟5G有個屁聯繫,物聯網更新也就幾KB的數據,要那麼大帶寬做什麼?難不成你要再電飯煲上看4K視頻?還是要在你家洗衣機上玩遊戲?而且對於物聯網來說,你用的是4G,5G還是wifi,都沒什麼區別。

至於智能家居,現在階段不普及,是因為網速的鍋嗎?難道不是因為你們都設計的是一坨bullshit嗎?

自動駕駛,不應該是把數據都在本地計算好了,然後及時處理嗎?難道在信號不好的地方就趴窩?

遠程醫療就更扯了,如果只是網速問題,醫院難道買不起更穩定可靠高速的光纖?

總的來說,5G現階段非常不利好老百姓,全是在畫大餅。為什麼網上一直吹呢?不吹怎麼能有投資,怎麼有項目,怎麼有理由去買設備?運營商賣設備就有錢賺,順便推一波坑人的5G套餐漲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