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茶友的留言與評價,常常一大段,認真而細緻,言語中透出對茶的喜愛。
不約而同,大家都會從香氣與滋味兩方面來評價。比如這位購買凍頂烏龍的茶友,他形容這款茶有爆米花香:
這個評價挺貼切。凍頂烏龍焙火比清香型的高山茶足,我之前感覺是有類似炒米的香氣,回味是溫和的花香。茶友用的爆米花香比我感覺的炒米香更貼切些,炒米的火氣太大,爆米花火氣低,香氣高。
還有一位茶友形容凍頂烏龍有冰糖味,也很妙。萎凋做青到位,苦澀度降低,可溶性糖析出,茶湯滋味協調。包揉的球狀幹茶比較大,是因為採用成熟葉片,這也是好烏龍茶的基礎。
但鐵觀音的香氣滋味就不是這樣。
我們常常聽到“觀音韻”這個詞,形容鐵觀音不是用花香,而是用“韻”。其實所謂蘭花香是鐵觀音中最普遍的一種。我喝過真正的紅心歪尾鐵觀音,它的香氣難以用任何一種花來形容,味道也層次極強,用“韻”來表達這個感覺,很貼切,但又說明香味實在沒法形容,必須品飲。
當地人有時會用特有的詞彙來描述,比如“仙樸味”,“石鏽味”,這也只有喝過才有感覺。也許正因為如此,有些茶友習慣了普通的蘭花香鐵觀音,就對有“韻”味的鐵觀音不太適應。
再說說其他茶類。
白茶有新老之分。
新茶一個詞形容:“清淡”,也就是花香清幽,滋味淡爽。相對而言,新的散茶會更清淡,新的餅茶,因為有蒸壓工藝,會
稍濃一些。就像這位茶友評價的:老茶(包括陳化了兩三年的茶)一個詞形容就是“高醇”。轉化出不同類型的香氣,比如藥香,棗香,竹香,但都比新茶更高揚;茶多酚分解,苦澀降低,茶湯醇厚。
綠茶一個詞形容:“鮮爽”。絕大多數綠茶因為工藝關係,沒有烏龍茶、紅茶那麼香,喝的就是這口鮮爽感。明前茶,茶毫多,更細嫩,更鮮爽所以更貴。我們常說“毫香”,也是指這種鮮爽感。
我不太喜歡高火做出來的“豆香”,會損失一部分鮮爽感。許多龍井茶都是一股豆香,這不算什麼特點。
綠茶在鮮爽之上有花香、果香,就更難得。我喝綠茶,會從茶底、碗蓋、杯底尋找除了鮮爽之外其他的感覺,找到了就大為開心。
烏龍茶更多樣,每一種都有特點。
除了凍頂烏龍“爆米花香”、鐵觀音的“韻”,漳平水仙是“純淨”的花香,更高等級的,會在花香之餘,有稍顯的茶味。黃金桂是“高揚”的桂花香,茶味淡。白芽奇蘭有“清幽 ”的柚子香,往後泡有綠茶的鮮爽。巖茶最重要的是“活”,品種香、工藝香、木質味,層次過渡要穩中有變。
紅茶也比較多樣。
正山小種的茶底很有特點,有“苔蘚味”或者說“木質味”,無論是煙焙的還是無煙的,都是如此。
祁紅的香和鐵觀音一樣難以形容,外國人稱其為“祁門香”,無奈而準確。我的感覺是一種“高銳的清涼”。
滇紅幹茶好聞,是大葉種特有的“果香”。清飲的話,切勿泡得太濃,水溫稍低,投茶量別太大,才能泡出這種果香。
英紅繼承了大葉種滇紅的果香,但更“清透”,茶湯不會過於紅豔,過於厚重,高等級的金毛毫,不及頂級正山小種、祁紅那麼貴,但滋味絕對能相媲美 。
普洱生茶也是大葉種,工藝不像烏龍茶那麼複雜多變,香味卻也多樣。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常說的“回甘”。無論是所謂霸氣還是幽柔,所謂丹田發熱還是額頭冒汗,茶湯到嘴裡能迅速化開,分解為持久的“甘”才是起碼的好茶。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品飲體會,有其他看法,歡迎留言。
閱讀更多 見識好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