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溥的故事

馮溥生於青州城裡馮家大院,自幼跟父親馮士衡學習詩文,練習書法。母親白氏,也懂詩書。馮溥幼年聰慧異常,父親對他抱有極大期望。 馮溥7歲入私塾讀書,8歲時父親就讓他誦讀《左傳》、《國語》等文章。私塾老...


馮溥生於

馮溥的故事


馮溥的故事


馮溥的故事


馮溥的故事

青州城裡馮家大院,自幼跟父親馮士衡學習詩文,練習書法。母親白氏,也懂詩書。馮溥幼年聰慧異常,父親對他抱有極大期望。
馮溥7歲入私塾讀書,8歲時父親就讓他誦讀《左傳》、《國語》等文章。私塾老師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兒童學習應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為此與馮士衡發生爭執,私塾老師一怒之下辭館而去。於是,馮士衡就聘請岳父白採親自執教,白採老先生性極嚴刻,很快就改變了馮溥學習的一些不良習慣,克服了年幼貪玩、不求進取的錯誤,並時常遭到外祖父的體罰,學習大有長進。其母白氏曾多次求免罰其子,外祖父白採對女兒說:“他是你的兒子,也是我的外甥,我們都心疼孩子。但這孩子聰明非常,若不從小嚴加管教,一旦走上邪路,那就晚了”。
隨著年齡增長,加之外祖父的嚴加管教,馮溥逐漸懂事,發奮讀書。他博覽群書,窮極經史,凡天文地理、兵書圖緯無不涉獵,18歲時參加童生試,以優異成績考中秀才。當時,山東提學項夢原到青州主持考試,見馮溥所作之文,大為讚賞。他對馮溥說:“幸自愛,他日非凡器也”。然而,明代末年的科舉考試盛行八股文,考試內容以“四書”文句為題,闡釋必須依照朱熹的《四書集註》。知識淵博的馮溥數次參加鄉試,在八股文考試中一再敗北,始終沒有考中舉人。


崇禎三年,馮溥之父馮士衡以貢生資格被任命為浙江孝豐(今屬安吉)知縣,馮溥遵父命奉母守家。馮士衡“慈祥簡易,民安其政”,在任7年,“均運輸,革浮費,減例金,培文運,治行稱最”。崇禎九年,馮士衡以治績卓異到朝廷述職,聽從另行分配。
這時,孝豐縣典史押送錢糧入京,與戶部的官員賭博,被錦衣衛巡邏者逮住。事情牽連到馮士衡,被人誣告為行賄,一併審查,一審便是兩年。馮溥便陪同有病的父親往來青州與京師之間,申訴辯白。直到崇禎十一年此事才解脫。這年,馮溥已經30歲了。次年,已過而立之年的馮溥終於考中舉人。
順治三年,入主中原的清廷首次開科取士,並允許前朝舉人參加。馮溥進京參加禮部會試。試畢,尚未放榜,馮溥估計自己不會被錄取,加之盤纏用完,故提前回家。當得知會試中式時,已錯過殿試日期。次年,馮溥到京補殿試,考中進士,即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被授予編修。不幾年,升為秘書院侍讀學士,直講經筵,定期給皇帝講課。順治皇帝在聽了馮溥的講經後,大為讚賞,曾對大學士范文程等人說:“朕視馮溥,乃真翰林也!”。
順治年間,朝廷委派馮溥到江南擔任鄉試主考。馮溥深知江南遍地才子,怕自己難以應酬,便專程來樂安聘李煥章為自己同考。

在去江南的船上,馮溥、李煥章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想到自己此次去江南關係重大,要使這次考試得以順利進行,使眾人心悅誠服,必須要掌握江南諸方面的情況,做到胸有成竹。於是,披衣坐起,燃起燈燭,在艙內閱起收集到的江南各種書籍來。他們邊翻邊看,一目十行,至晨曦初起,已將幾十卷書籍翻閱一遍,(這就是名聞遐邇的“一夜讀盡江南書”),對江南各地的風土人情、諸才子的文章風貌全部瞭如指掌。
到江南後,一些學者、文人更想尋機為難他們一番。在迎接主考、同考的宴席上,一年老官員首先站起,向馮溥、李煥章各敬一杯酒後,便對他們說:“近日偶得一上句,但苦於無有下句,一時不能成誦,不知能否請教於各位先生。”馮、李笑了笑說:“不必過謙,但講無妨。”這位官員便清了清嗓子,拈鬚搖頭吟出一全由“蟲”邊字組成的七字句。馮溥一聽便知是為試探自己有無才學而來,略一沉思後笑道:“這有何難!”隨後對出一全由“鳥”邊字組成的下句。諸官員、學者一聽,句中的“鳥”邊壓“蟲”旁,確實是才高一籌,氣勢不凡,全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這時,一學者仍不服氣。站起說道:“聞聽馮先生才學橫溢,能否當即賦詩一首,以飽我等之眼福?”馮溥聽後,笑而不答,走到几案邊,展紙提筆,走龍飛蛇,頃刻賦“別(彆拗之意)蠻詩”一首,“管閣居官久寄京,朝臣乘寵出重城,散心蕭寺尋僧敘,閒隙花軒向曉行,辭切殘浸摧寸草,拋撒朋輩譬飄萍,咫生聖世識書史,蠻陌氓民慕美名。”寫完後即遞於那位學者,讓他讀給大家聽。江南人讀一些字的音韻十分拗口,便寫了這首繞口令式的詩,故意出他的洋相。那位學者接過後,未等讀完前兩句,舌頭已是不聽使喚,把好多的字音讀錯,只好放慢吟誦速度,一字一字單挑著讀,結結巴巴,連不成句,只急得滿臉緋紅,大汗淋漓。引得滿座捧腹大笑。

開考這天,主考馮溥與同考李煥章一早向考場走來,遠遠看見前面扎有一座大牌坊,彩旗飄揚,氣勢雄偉,四周圍攏著許多人在觀看。走近後,只見牌坊的上聯寫道:“三村三里三才子(指唐寅、祝允明、文微明)”。馮溥心想,這是誇耀他們江南遍地才子,小看我們山東人啊。又轉過頭去欲看下聯,誰知下聯卻空著。馮溥一看就知道這是要自己對出下聯。便從容地走到旁邊早已備好的書案前,揮筆寫下了“一山一水一聖人。”寫完,將筆擲於桌上,揚長而去。等馮溥一走,人們便圍聚過來爭先觀看。看後全驚得目瞪口呆。這下聯不僅對得工整,字寫得遒勁有力,而且內容極有氣勢。山東有五嶽之首泰山,有舉世聞名的黃河,還有個至聖先師孔聖人,這是多少個才子也抵不過的。從此,江南的官員、學者及才子們對馮溥再也不敢另眼相看了。
評卷完畢後,江南學政來到馮、李下榻,待談論了一陣考生的文章後,說道:“先生此番來江南,名聲大震。眼下即將離別,能否留一詩篇,以為紀念?”馮溥道:“馮某才疏學淺,豈敢班門弄斧。不過,既然大人索句,卻之實為不恭,我就只好獻醜了。就以‘水皮一棍’為題如何?”說完,便飽蘸濃墨,揮筆寫道:“手執長竿杖東流,一聲擊破楚江秋。千層波浪分環合,萬顆明珠散復收。紅蓼灘頭驚宿鷺,白沙岸邊起眠鷗。早知此處無魚釣,收拾絲綸別下鉤。”這位學政明知是譏諷自己與江南考生們無才,也不得不紅著臉稱讚道:“好詩!好詩!”

馮溥一生關心、體貼窮苦農民,見到有的富戶仗勢欺壓窮人便憤憤不平。一日在青州街上,見一老農在向人們哭訴什麼。一打聽,才知道這位農民原來種著十畝地,四周皆被閣老馮溥家的地包圍著。馮家的人倚仗自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不斷侵掠地邊。年復一年,這位老農只剩下不到幾畝地了。這家難以餬口,故而在街上向人們訴說。馮溥聽後,非常氣憤。心想,自己雖在京為官,但不能仗勢欺人。便走到老農面前問道:“既然馮家侵邊,你為何不去官府告他?”這位老農嘆了口氣說:“馮家官大勢強,我哪能告得倒人家。”於是,馮溥便找來家人,問明情況,便讓家人把這位老農恭敬地請至茶房酒肆之中,奉為上賓,整天好酒好菜伺侯,幾天過後,這位老農實在忍不住了,生氣地說:“你家不必如此破費,請放我走。”馮溥笑著說:“你也不必再找地了,你的地已經回到你家了。”
這位老農回家後,懷著狐疑的心情到坡裡一看,自家的十畝地果然已丈量好,端端正正地擺在那裡。(馮振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