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迎財神,破五路你知道嗎?

大年初五,迎財神,破五路你知道嗎?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但能掃掃地,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特別大年初一,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可到破五這一天,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掃出大門,掃到一個角落,便也將鞭炮從屋裡放到了屋外,於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儀式完畢。人們說: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然後吃飯。

大年初五,迎財神,破五路你知道嗎?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中國民間"迎財神"的日子哦。從3日晚上到4日凌晨,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

中國民間有正月初五拜財神和財神爺巡遊民間送福送財的習俗,據說都與王元寶有關。 王元寶發跡之後,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財神爺。家裡供奉的是財神爺,商號裡祭拜的是財神爺。他還在長安捐善款建造了財帛星君廟,聘請國內高道主持,四時供奉,香火旺盛。每年正月初五商號開張這天,他都要早起到財帛星君廟上第一柱香。於是人們紛紛效仿,也都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財帛星君廟上香,有時甚至連唐玄宗皇帝都到星君廟上香。初五之後還要出巨資,請財神爺到長安大街小巷巡遊,巡遊路上財神爺由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護衛,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還要給路人分發彩頭或利是,吸引百姓踴躍尾隨,爭搶彩頭、利是。沿街商鋪則擺上貢品,點上高香,迎接財神爺進門。財神爺路過家門時,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叩,為財神爺獻上隨喜錢。大的商號還要請財神爺駐足,為財神爺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放鞭鳴炮,迎請財神爺降臨,同時邀請中國民間劇團為財神爺唱戲。當時的長安,每到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迎神。各個店鋪聞雞鳴即起,開始接神,放鞭鳴炮,在招幌上掛紅布,慶祝開市大吉,共喝財神酒。王元寶的祭品中喜歡用一條黃河大鯉魚。老百姓以為鯉為"利"的諧音,所以稱鯉魚為"元寶魚"、"活元寶"。長安街頭每逢初五早上必有叫賣元寶魚者,各店鋪爭購,用線穿魚脊並掛在房樑上,魚頭朝內,身上貼紅紙元寶,寓意可以"招財進寶"。長此以往,這種風俗傳播到全國各地,形成了正月初五拜財神和財神爺巡遊民間送福送財的習俗。

大年初五,迎財神,破五路你知道嗎?

當時長安流傳民謠: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

北京有民謠《爆竹一聲把張開》:鞭炮一響把張開,招財童子兩邊排;增福財神中間坐,增福增祿又增財。一撒金,二撒銀,三撒騾馬成了群,四撒搖錢樹,五撒聚寶盆,五子登科六六順。

邯鄲地區有民謠《正月初五迎財神》:

爆竹一響把門開, 增福相公進家來。

相公本是天上仙,家住淄川五松山。

相公是咱曲周人。陰陽兩界都為神。

左如意,右元寶,財也來,福也到。

左青龍,右白虎,福祿壽喜進我府。

上管官,下管民,管了福祿管財運。

一撒金, 二撒銀, 撒完搖錢樹, 再撒聚寶盆。

保你五穀豐登收成好,保你五子登科六六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