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道口鎮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地處河南滑縣西北隅,古黃河金堤之上,現在是滑縣縣委、縣政府駐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道口鎮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歷來商賈雲集,日進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稱。因特色“道口燒雞”而聞名國內外,“道口燒雞”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型”四絕,被國家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譽為“中華第一雞”。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歷史上道口一直屬於浚縣管理 ,那麼後來又怎麼劃給了滑縣了呢?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古代道口是大運河沿岸的一個重要碼頭,歷史上一直歸浚縣管轄。乾隆二十四年,浚縣設二十一所,道口所是其中一所。明清時期,大運河叫衛河,是當時重要的運輸幹線。衛河從浚縣雙鵝頭村西入縣境,橫貫縣境中部,長79公里,沿岸有淇門、新鎮、道口、浚縣城、屯子五個碼頭。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道口是離浚縣城碼頭最近的一個碼頭,只有9公里。按說這麼近的距離,完全沒有必要再設立碼頭。但是,道口正東是滑縣城,相距只有4公里,比離浚縣城還近。而且滑縣全境不臨衛河,沒有碼頭,道口是其縣水路出入縣境、往來運輸最為近便的地方。因此說,道口碼頭雖在浚境,但是對滑縣來說更為重要。或者說,道口碼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滑縣而建而興。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道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緣關係,使它成為衛河沿岸重要的碼頭和繁華的集鎮。這個運河碼頭如同滑縣的出入門戶和經濟咽喉。嘉慶十八年,李文成起義那場道口血戰,道口鎮遭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滑縣浚縣決定,共同復建管理道口鎮,成立“滑浚縣丞署”副縣級規格管理機構。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自《滑縣誌》有記載:嘉慶十九年,浚縣和滑縣共同在道口設立“滑浚縣丞署”,這種兩縣共管一鎮,並且在該鎮共同設立管理機構的情況,實在是太少見了,如同一個特區。這種體制延續到光緒十二年,已產生43任滑浚縣丞。往下應該還有延續,光緒《浚縣誌》記載下限截止到光緒十二年,之後缺乏文獻考徵。

道口鎮是如何一步步從浚縣劃歸到滑縣的

這一體制創新,開啟了浚滑兩縣圍繞道口博弈的歷史,一段時期內,道口在浚縣滑縣之間歸來劃去。直到1949年8月,滑浚兩縣解放,道口劃歸滑縣。不久後,滑縣將其縣政府遷至道口,從此道口被滑縣坐實,浚縣徹底失去了道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