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2018年是“不安”的一年,在波雲詭譎的環境影響下,行業間人才流動呈現出保守傾向,融合之勢減弱,各領域人才更願意“圈內擇業”;大批互聯網企業遭遇水逆,頭部大廠人才流入增長速度放緩,細分領域企業強勢上位;手機領域人才互聯網化加劇;賣保險成為房地產行業人才新出路。

脈脈數據研究院連續兩年對全行業部分企業的人才遷徙進行了觀察分析,今年同一時間,脈脈數據研究院分別從八大行業(IT互聯網、通訊電子、金融業、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汽車、房地產)中選取了共101家重點企業,對其2018年的人才流動進行了分析,瞭解企業狀況與人才走勢。

一、2018年全行業人才流入增長速度放緩

如果說2017年的各行各業還在蓬勃發展、人才流動多元且緊密,2018年則來了一個180度轉彎,用“節衣縮食”來形容2018年的企業人才管理也不為過。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互聯網企業的人才流入增長率為負的佔比提高了161%,其他行業的企業人才流入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各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緊密。而這一趨勢在2018年改變明顯,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間的流動性開始減弱,動盪環境之下,各領域人才似乎更願意選擇風險更低的“圈內擇業”。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相比之下,互聯網+領域,如線上教育、互聯網醫療、人工智能、智能汽車領域的一些企業展現了“耐寒”的特質,雖未大步邁進,卻也實現了穩步向前。

二、互聯網行業格局大換血,BAT要換位?

1.百度2018人才流入出現負增長,為全行業輸送人才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2018年對互聯網行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在列出的23家互聯網企業中,僅有8家企業的人才流動差額為正。整體上看,人才流向更為保守,大平臺成為全行業人才的首選。

BAT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BAT三家公司的人員擴張數量都有所減少,其中百度出現了規模不小的人才流入負增長,引發關注。

不過對於百度不得不提的是,其在應屆生群體與工作多年的職場人中的地位不大相同。儘管爭議性新聞時常發生,百度卻仍是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的重要選擇。

脈脈大數據顯示,2018年985/211應屆生進入互聯網公司佔比中百度排名第一。另外以北京互聯網企業人才儲備庫的北京郵電大學為例,其2016年-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顯示,百度是其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且位置前列。一邊吸納、培訓新鮮血液,一邊輸出人才,其在互聯網界“黃埔軍校”的地位尚無人撼動。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相比去年,BAT三家公司的人才去向也有些小變化。在人才進進出出之間,上演了“新人換舊人”的一幕。去年互相“喜愛”的騰訊和百度,在今年讓位給了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2.TMD:有人上位了,有人掉隊了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2018年,好運沒有從字節跳動離開,壞運氣卻來到了滴滴出行。

似乎年初抖音高歌猛進的用戶增長量給字節跳動全年開了個好頭,即使在大環境遇冷的情況下,字節跳動迅猛的發展勢頭仍舊不減。人才持續擴增,成為全年人才流入量最多的企業,而去年在這一位置上的還是美團點評。

分析近兩年T(頭條,即字節跳動)、M(美團點評)、D(滴滴)的人才流動趨勢發現,2017年坐在TMD人才流向金字塔頂端的是美團點評。而在今年的就業環境下,除了BAT大廠外,字節跳動也成為了MD員工的下一站選擇,穩穩上位。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經歷了順風車永久下線的滴滴出行,2018年的人才流入規模大幅度縮減。

2018年底,滴滴內部進行了一次裁員,從數據上看,與去年相比滴滴出行全年人才流入量縮減了96%。時間到了2019年,滴滴的境況卻似乎並未好轉。

據2月13日36氪報道,滴滴2018年全年虧損109億。緊接著2月15日,滴滴CEO程維便宣佈2019年企業聚焦出行主業,加大安全和合規投入,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提升效率,並將整體裁員15%,為過冬做準備。

不知道這一波裁員是開始還是結束。

3.拼多多發展強勢,電商之戰結局未定

2018年京東大事頻出,在電商業務增長承壓的情況下,度過個人危機的劉強東,強調要專注戰略、文化、團隊和新業務。

開年便傳出要末位淘汰副總裁的京東,在人才發展上面臨不小的挑戰。從脈脈的數據可見,京東2018年全年人才流入負增長,相比去年縮減了130%。年底時,脈脈職言區中便出現了不少京東裁員的帖子。

在京東水逆的空檔,拼多多悄然上位。

脈脈大數據顯示,在今年為數不多的人才流動差額為正的公司中,拼多多算一個,而就在去年拼多多還不曾有姓名。除了今日頭條,拼多多也是為數不多2018發展迅猛的公司之一,作為社交電商,打破了原有電商領域的競爭格局,開闢出了另一個戰場,給領域原有的老玩家造成不小的壓力。

三、傳統行業開放程度迥異

1.通信電子與互聯網來往密切

智能手機領域與互聯網行業間的人才流動愈加密切。

脈脈數據研究院顯示,2018年頭部智能手機品牌的人才來源Top3中不乏互聯網大廠。特別是華為,人才來源與去向Top3均被BAT承包,儼然成為“半個互聯網”公司。

但也有與互聯網距離越來越遠的,比如三大運營商。與2017年相比,三大運營商2018年與互聯網間的人才流動趨勢變弱。中國移動、中國平安2018年三大運營商人才最受偏愛的公司。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而外企IT人才流向互聯網行業的趨勢正在繼續。僅有的流向外企IT公司的互聯網人中,絕大多數都來自百度。

2.房地產人才新出路:地產中介改賣保險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2018年房企面臨償債壓力和政府限價、限購等多重緊縮調控政策,因此銷售增速放緩。如此背景下,地產企業減少拿地規模、暫緩人才招收速度,做起了過冬準備。脈脈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人才流動差額均為負值。

房地產領域的人才流動也頗具特色,基本都在行業內就業。

碧桂園、恆大向地產行業輸送人才,而融創中國則成為地產人才最偏愛的公司。與傳統地產不同,互聯網房屋租賃領域的企業人才來源則更具備互聯網基因,更多從非地產類互聯網公司轉型而來。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也許地產中介與保險銷售職業之間有著共通點,中國平安意外的成為人才偏愛的去向之一。

四、新趨勢:互聯網醫療、教育行業、人工智能

在全行業企業人才縮緊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領域的部分企業保持了人才穩定增長的水平。

儘管沒有像共享經濟、短視頻等領域一樣成為人人撲上去的風口,但這三個領域卻是慢熱的熱門領域,處於穩定發展階段。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頭條“冬季”上位,互聯網行業人才格局大換血 | 人才遷徙2019


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基礎是BAT和華為,人才去向也以互聯網行業為主。

互聯網醫療和線上教育領域的人才來源和去向則呈現出多元的特點,既有本領域的企業,也有其他領域公司。這一特點倒是側面反映了兩個領域仍處於發展階段,人才來源多元。

人才遷徙啟示

人才流動性反映經濟活力與企業狀況。充滿變革機遇的行業,往往人才來源多樣且流動性強。2018年,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之間的流行性減緩,金融、電信行業的“圈內擇業”趨勢,顯示出傳統行業人才在互聯網大潮中更加“理性”。

風口年年變,走出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正道。職場人在擇業和流動時,應以更長週期格局來分析趨勢。對於想轉行的職場人,不妨從業務模式更具跨界屬性,人才融合度較高的行業入手。


1.本報告的數據採集源來自脈脈App,僅為行業趨勢分析和研究使用,採集過程完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用戶隱私。

2.報告的樣本源受到脈脈的用戶規模、分佈和行業集中度影響,並不能完整反應所有行業的狀況。

3.數據統計週期,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

4.部分內容根據目前已公開的信息撰寫,力求但不保證所有信息的絕對準確性和完整性。數據報告中所有結論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與投資和職業選擇等有關行為的直接依據。

5.本報告版權歸脈脈數據研究院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使用本報告中內容和數據用於商業行為。

6.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註明出處,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本聲明的最終解釋權歸脈脈數據研究院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