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導讀:很多人都知道現存的《富春山居圖》並不完整,原本一幅畫被生生變成了兩半。如今剩下的那兩半,無論是到了誰的手中,都如視珍寶。那麼究竟是誰讓原本的驚世之作被毀掉?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清代順治七年,在江南宜興吳府中躺著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在昏暗無比的房間裡,老人氣若游絲,已經說不出任何話語。但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死死地盯著一個地方。家屬們知道他在看什麼,那是他喜歡了一輩子的一幅畫。臨終前他再三交代,自己臨死前一定要把這幅畫一起給他燒掉。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老人一生只愛了兩幅畫,一幅是已經被他燒掉的《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另一幅就是即將被燒掉的《富春山居圖》。為了讓他的寶貝跟隨著他,一直陪伴著他。他做出了為自己燒畫殉葬的決定。家屬們即便是萬般無奈,但是拗不過老人的最後一個遺願。就在這人間之寶即將被燒燬之前,有一個人突然衝了出來。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他不忍心這幅畫被毀。伸手從燃燒的火盆中,把那幅畫救了出來。不過畫已經被燒了大半,中間部分也有好幾個珠簾洞,被生生燒成了兩截。

這位老人名叫吳洪矩,他是清代的一個有名的書畫收藏家。而救下這幅畫的人是吳洪矩的侄子吳靜庵。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元代畫家黃公望。雖然自小聰明好學,不過到了45歲才混上了一個小官當。原本是個普普通通芝麻官,剛剛準備施展自己的抱負。哪成想原本誰也不招誰也不惹的黃公望,禍從天上來。因為上級貪汙,他被迫受到牽連,背叛五年的牢獄之災。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已經年近半百的黃公望,在牢裡生生熬了5年,出來之後的他已經是個兩鬢斑白的老頭。有人問他還做官嗎?黃公望拒絕,他想出去走走。後來他就開始到處拜師學藝,學畫畫。50歲開始學畫畫,雖然很多人為時太晚。不過黃公望向大家證明了,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黃公望78歲時開始創作,歷時四年的時間,他終於創作完成了一幅長二丈的《富春山居圖》。此畫描繪的是富春江兩岸的美景,全圖都是淡淡的墨色,但是變化極為豐富,被後世認為是中國傳統繪畫史上,山水畫作的巔峰之作。

此畫完成之後,黃公望把它送給了無用大師。因為畫中的題跋寫的就是畫給無用師,這位無用大師是黃公望的師弟。無用大師是《富春山居圖》的第一位藏主,後來這幅畫又到了明代的吳門畫派開山鼻祖沈周的手裡。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沈周愛不釋手,有一回他把畫送給自己的朋友題跋,但是朋友帶走之後就再也沒有還回來。後來沈周在集市上見到了一次,但是自己因為沒帶夠銀子,回家取錢的功夫,畫又被別人買走了。沈周簡直後悔萬分,每日會夢中都會夢到那幅畫。為了一解自己的相思之愁,他憑藉著自己的記憶,臨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出來。後人經過對比,簡直一模一樣,幾乎是刻在了沈周的骨子裡。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輾轉了很多界主人之後,畫終於在清代吳洪矩的手中,被燒燬。吳家子弟為了挽救剩下的殘畫,拼拼剪剪,把留下的部分,重新進行了拼接。中國畫就是有這個好處,可以通過精湛的工藝,將畫修補完整。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原本被燒得所剩無幾,如今有組合成餓了完整的兩幅畫作。其中一半就是有無用師題跋的為用師卷。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到了乾隆年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乾隆皇帝早年受到了一幅《富春山居圖》,可謂是愛不釋手,經常拿出來蓋章,寫詩。結果幾年之後,他有收到了一幅一模一樣的《富春山居圖》,已經對比,他認為後來的是假的,而自己蓋了章的那個是真的。不過到了很久之後我們才知道後來送進宮的才是真品,不過慶幸的是逃脫了乾隆蓋章的命運。

藏家臨終前要求燒畫隨葬,一幅畫被燒成了兩截,如今仍然價值連城

幾經沉浮,畫作一直在民間藏家手中流傳。一直到1948年,真正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被收藏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而1956年《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被收藏於浙江博物館之中。2011年,兩幅原本應該在一起的畫,終於有機會重逢,合二為一。我們見證了歷史,看到了歲月的流失。很多事情我們無能為力,如今該做的就是保護文物,讓它們能夠保持今天的模樣,永遠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