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最近我在家閒著無聊,於是又看了一遍《阿Q正傳》,重讀後卻發現了新大陸,對阿Q有了新的認識。

阿Q是魯迅筆下生活在未莊連名字都沒有的一個小人物,他麻木冷漠一輩子稀裡糊塗,落後貧窮,是一個被封建思想嚴重毒害的年輕人。可是這一次我卻發現了不一樣的點。

就是這個麻木被人貶低不受待見的阿Q,這一次重新閱讀,在他身上我卻發現了另一種稀缺的讓人傾佩的精神,那就是阿Q精神。

阿Q精神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書中阿Q遇到事情後喜歡通過自嘲、自解,自我陶醉來舒緩自己的情緒。簡單來講就是用精神勝利法來進行自我安慰。

阿Q被人打了,他無力反抗就會選擇調整自己的心態,說什麼世道,兒子打老子,卻也樂的開心。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這樣類似的故事數不盡數,次數多了也就形成了阿Q精神。

看到阿Q的表現,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如果自卑懦弱的我,有一半阿Q一半的樂觀精神,也許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不多想不玻璃心,遇到事情可以積極樂觀面對,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的自己一定很棒!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一、從阿Q所處環境看阿Q精神是克服自卑的有效方法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對自我缺乏正確的認識,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自信,做事情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只要發生事情就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誤。

生活在未莊的阿Q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民,他非常窮,連屬於自己的名字都沒有。阿Q經常捱打,被別人欺負。但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他卻依舊每天都能活的很開心。

他始終能昂起頭高高興興地走在村莊裡,被人打了,他說:什麼世道兒子打老子,用這種心理排解方式舒緩自己的心理壓力,同時這是他的第一輪精神勝利法,如果換作我們可能就會鬱鬱寡歡,不僅肉體上承受痛苦,還要在精神上對自己進行批判自我折磨。

我到底是哪裡不好,為什麼別人總是容納不下我,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待我。生活在未莊的阿Q被打被欺辱,放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在學校裡這屬於校園暴力,在社會上這就是黑惡勢力。不僅身體會受到傷害,心靈更是會受到嚴重創傷,甚至因此鬱鬱寡歡。

可阿Q不會,他看的很開,打了就是打了,反正我也打不過,那就自我安慰疏解,更不會因此鬱鬱寡歡了。

當被人再次毆打併且對他說: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時,阿Q立馬認慫說我是蟲豸。可蟲豸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比畜牲還要低賤的生物,在這裡阿Q把自己徹底貶低,希望這些人不要和他計較。

打他的人說他是天下第一賤貨,而他卻說狀元也是天下第一,我阿貴就是天下第一。這是他的第二輪精神勝利法,受過傷害選擇自我安慰自我調節,以此獲得自我心理安慰。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純粹就是屬於自欺欺人罷了,可是,在封建禮教下,在看一看當時的社會環境,處於底層的人民面對這樣的欺壓又能做出怎樣的反應?

是像祝福裡的祥林嫂一樣被婆婆控制人生,最終面無表情整個人麻木冰冷的死去,還是像孔乙己無法融入這個社會被嘲笑被排擠,最終死去都不被人在意呢?

相比這兩人一生的孤苦悽慘,阿Q也好不到哪裡去,可是他們三個人遇到事情的態度則是截然相反的。阿Q永遠是樂呵呵的,但是祥林嫂卻成為了絮叨煩人的代名詞,而孔乙己也成為了知識分子嗤笑的人。只有阿Q他一生都是在樂觀與開心中度過,哪怕生活不曾善待他一點點,哪怕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真的很畸形,人們都遭受壓迫,可是他卻始終保持著難能可貴的快樂。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說過:“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

而阿Q所處的社會環境正是辛亥革命前後一個畸形的社會,雖然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但是卻沒有實現反帝封建的革命任務,底層農民依舊處於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艱難生活,長此以往他們的生活精神也遭受到了迫害。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阿Q的精神是他尋找的生存下去的一種方式,因為他不會像孔乙己自恃清高卻又無法在兩種人中生存,也不能像上層社會的那些知識分子或者趙四老爺那般生存。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他所尋找到當下最好的辦法。

有人說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方法,可是換個角度來看這又何必不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呢?或者說也可以叫做善於調節自我情緒。

遇到事情後可以換個角度找到突破點,不會讓自己陷入鑽牛角尖的死衚衕裡,可以給自己尋得一個調節情緒的按鈕,這樣不也挺好的嗎?

反觀當時的社會,底層人民處於封建時代的壓迫下,他們受盡欺辱折磨,但阿Q卻因為可以自我調節善於情緒調節,而活的每天都很開心。這也側面說明了阿Q精神在當時的社會是可取的。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自卑型人格的形成

自卑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呢?一般是由自己所處環境、家庭條件和自身外貌、以及生活中受挫次數形成。

央視著名主持人張越曾經因為太胖而感到自卑,在她上大學的時候整個人極度自卑,她不敢穿裙子害怕被別人嘲笑,這麼胖的姑娘穿起裙子一定很醜。甚至體育課她都不敢跑步,怕自己跑起來太胖顯得蠢笨,畢業時差一點拿不到畢業證,原因竟然是體育考試跑步她不敢跑,擔心自己跑步的樣子太醜。

可是,其實又會有多少人在乎你呢?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把自己想的太重要。所以,我們會極度害怕,甚至會因為自己的一個小缺點而感到自卑,把這個缺點無限放大。以至於最後,自己不得不相信這個道理:你真的很差勁。

因為外貌而把自己推入自卑的牢籠裡,張越不是第一個人。外貌重要嗎?當然重要,可是它卻不是一個人的全部,有句話叫做始於顏值忠於才華。所以,別再因為外貌而讓自己陷入自卑中

魯迅在《故鄉》裡寫過豆腐西施楊二嫂,早年的她有著西施般的容貌,擦著白粉更是漂亮的不得了。只憑著一張臉蛋就可以把生意做的火爆,可惜美人遲暮。當魯迅再次見到時,只是下面這副模樣。

"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裡細腳伶仃的圓規"。

這就是當年的豆腐西施,多年後再見,她再也不是那個美若天仙的女子。現在的她尖酸刻薄,唯利是圖,充滿了小市民氣息。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愈是一毫不肯放鬆,便愈有錢…”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看到故人如今這般發達有錢,她的心裡挺不是滋味,當年她曾經以為她和魯迅是在一條起跑線上的。誰知多年後豆腐西施的她,容顏衰老活成如今這般模樣,自卑在心裡作祟,她也只能不斷用言語挖苦眼前的故人。

社會環境和生活條件讓她變成如此這般模樣,也造就了她骨子裡的自卑感。

還有一個是魯迅筆下《故鄉》裡的少年閏土,那個魯迅小時候的玩伴,在月光下少年刺猹的少年,他聰明機智勇敢。可是,當迅哥兒再次回到魯鎮時,這個兒時的玩伴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一句老爺,拉開了二人的距離。當年是意氣風發月光下教弟弟刺猹的少年,而今成為了在老爺面前訴說生活窘迫困苦的中年人。

面對一起長大的魯迅,閏土心裡也是極度自卑的,他長久生活在這裡,對階級地位分的很清楚,再次見到迅哥兒還是規矩的叫了聲老爺。

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純真的友誼,如魯迅說的: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無論是當年的豆腐西施楊二嫂,還是月光下的少年閏土,如今面對魯迅時再也不是過去那般,終究是隔了一層厚厚的膜,而那個最深的痕跡是處在人心裡的自卑。

可是倘若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一下,如果面對魯迅的是阿Q,他會不會也像中年閏土那般站在魯迅面前,規矩地叫一聲老爺呢?

我想他不會,他的性子裡沒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允許自己做出這樣的舉動。趙四老爺是當地有錢的人家,他卻也是大大方方說自己和他是同姓,是一個趙家,這裡不是攀親帶故,是他認為自己骨子裡就是趙氏家族的血脈。

自卑有時候是從骨子散發出來的東西,可能會因為外貌,覺得自己長的不夠好看而感到自卑,也可能會因為多年後生活的不如當年的玩伴而感到自卑,生活環境家庭條件這些都會是讓我們自卑的原因。

產生自卑的原因簡直太多了,重點在於我們怎麼看待自卑。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三、自卑型人格轉變成自信型人格的三種方法

01.接納自卑,從心裡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電影《銀魂》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有時候我們明明原諒了那個人,卻無法真正快樂起來。那是因為,你忘了原諒自己。”

阿Q雖然一再被眾人嫌棄辱罵,當他跑到趙四老爺家裡道賀並稱自己也姓趙,卻被侮辱還捱打。可是面對眾人的嘲笑時,他不以為然甚至提到了先錢闊。

他說自己家裡以前也是很有錢的,只不過是現在敗落了而已。對這個子虛烏有的先錢闊我們無處查詢,可是當他在自身境況並不好的時候,學會用先錢闊來提升自己的價值,卻也不乏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可。

趙四老爺覺得,阿Q姓趙是給趙家丟人,可是他不會因此感到難過更不會玻璃心。反而堅定地說,自己就是姓趙,哪怕他又窮又落魄,與趙家的有錢財大氣粗格格不入。他也不會覺得羞愧,更不會為自己的現狀而感到自卑。他始終可以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我阿貴就是這樣的人

反觀生活中的我們,那為什麼你不能原諒這個長相普通性格內向學習一般的自己呢?也許她是不夠好,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她也是獨一無二的。

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寫到: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完美的,我們都要學著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歡樂頌裡曲筱綃對邱瑩瑩說:除了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讓你高興。

阿Q所處的社會環境沒有人會在乎他,更別提尊重了,他總是被欺負的對象,被趙四老爺手下打巴掌、被地保訛詐錢財、被小D還有王胡欺負,那些人甚至從未把他當做一個人來看待。可是那又怎樣,他不在乎,只要讓自己開心就好。

看綜藝的時候,看到黃雅莉用吸管拼梵高的星空,拼完後自己把自己感動了,她說:那段日子她很不開心,拼完之後卻豁然開朗。因為,她發現根本不值錢被人丟棄的吸管,都能變成藝術品,那我為什麼要否定自己呢。

是啊!如果你自己都不斷否定自己,那麼又怎麼指望別人會對你高看一等呢。大學時期的我,經常覺得自己胖,吃飯時總說自己胖一定要減肥。其實,那時候的自己並不胖,可說著說著自己也信了,別人也信了,覺得你就是個需要減肥的胖子。

這就是語言暗示的力量,同理,如果你總是說自己不好,自己太弱做什麼什麼不行,那麼日子久了別人就會覺得你就是這樣,做什麼都不行。

試著去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也許他普通平凡碌碌無為,可是那又怎樣,他就是我自己啊,最真實的自己,哪怕全世界都不愛他,你也要學會自己珍惜自己。

接納自卑,從心裡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02.調整心態積極樂觀,遇到事情學會轉變思維去思考看待

阿Q生活的幸福嗎?一點兒也不,那為什麼他依舊過的很快樂,是因為他懂得調整心態,遇到事情不會用最悲觀的角度去看待,而是總能找到積極樂觀的點。

阿Q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精神調節法,無論怎麼被外人傷害他都可以自我調節梳理。被人打可以解釋為兒子打老子,這個世界什麼世道。

我們生活在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每個人一生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如果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能有點阿Q精神的話,就不會有人因為破產而一蹶不振選擇跳樓,更不會有人因為夫妻感情不和選擇輕生了。

遇到事情學會調整思維轉變態度,它真的有那麼糟糕嗎?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到,我卻不能?是不是我從心底裡就沒有接受過它,那又何談成功呢?

我剛工作的時候,碰到棘手的問題就特別害怕,甚至會選擇逃避,因為對當時的我來說它太難了,已經超出了我的舒適區範圍,我根本做不到。這樣想了之後,我發現我的確做不到,遇事我就習慣性逃避退縮。

後來我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拿到一件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就告訴自己真好,又可以學會一項新技能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不僅可以把這件事做出來,還能完成的很好,而且整個過程中, 整個人心裡也很輕鬆並沒有什麼壓力。

所以,很多時候面臨未知彆著急拒絕,試著去相信自己一次,別人交代一件事情時,你去勇敢地舉起手說我可以。不要再唯唯諾諾,看到機會卻又沒有勇氣抓住機會,只能讓它溜走,又在後悔與懊惱中度過。

這裡提到一個飛輪效應,它是指為了讓飛輪轉動起來,開始我們必須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當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後飛輪所具有的動量矩和動能就會很大,使其短時間內停下來所需的的外力便會很大,便能夠克服較大的阻力維持原有運動。

飛輪效應告訴我們萬事開頭難,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情,一開始都會很困難,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但是你只需要堅持不懈地去做,日積月累總會有成績,總會迎來飛輪自己快速轉動的時候。

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看到有人寫過關於心理暗示與相由心生的觀點,是這樣說的:人在腦中會對自己畫像,即“自我人設”,經過多年將愈發長成那個模樣。

我們也可以試著給自己去畫像,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給自己畫像,像她一樣,去接近去模仿。要相信心理暗示的重要性,那從今天開始就給自己畫像吧十年如一日,然後努力像這樣的人靠近。

每天起床給自己加油打氣:我很棒!我真的很不錯,我很優秀……然後開始元氣滿滿的一天。親愛的,你很好你一點兒也不差,要相信自己,你真的很好!

這一次就大大方方勇敢地相信自己一次,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去認真做好這件事情,看一看到底我行不行。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相信自己是誰,你就會成為誰,只有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你才有可能做到!”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03.行動起來,不要想太多持續去做事

聽過這樣一句話:偉大的成就需要重多微小成就日復一日地不斷積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做一件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你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那麼就需要日復一日地學習成長,而這時候就需要持續力。它是真正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一種力量,所以啊,如果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那麼你一定要在這個領域深耕並且把它做到極致。

也許你曾聽過這句話: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可是為什麼呢?有沒有仔細思考過,其實,那是因為你總是想太多卻沒有付諸行動。

千萬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戰國時期的趙括,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他熟讀兵書,關於帶兵打仗沒有他不知道的,可是當他被派出去帶兵打仗時,卻損失慘重一敗塗地。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就屬於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對於帶兵打仗的熟悉程度,只是存在於紙上書本上大腦裡,從來沒有實際操作過,又怎麼會成功?

阿Q為什麼很快樂,因為他從來不會去花費時間想些有的沒的,他很專注當下的生活,或者說當有想法時,他會立即去行動,用行動證明結果。

那為什麼我們就不可以呢?把想法減少變成行動,當你行動起來你會發現很多腦海裡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文藝復興時期有個著名的畫家他叫達芬奇,他畫畫超級棒!可是,他並非生下來就會畫畫,而是十年如一日堅持去練習素描去學習畫畫,最開始畫雞蛋,一個雞蛋他足足畫了十多天。

如果不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堅持,又怎麼會有後續的故事呢?認識一個很棒的學長他叫懷左他說:我

喜歡的事情都喜歡認真鑽研一番,然後持續做三五年,成為一個小專家。你堅持的會成為你自己。是啊!我們十年如一日堅持的事情,終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調整好心態不要想太多,行動起來去做事情,持續做事情,當你做出成績時整個人也會自信起來。

阿Q精神:換個時代,原來它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

結語:

魯迅筆下的阿Q是自尊自大、自欺欺人、自輕自賤,他卑微低賤處在社會最底層,在被卑劣醜惡的社會里生活,日復一日思想和精神早已被腐蝕。

可是,他卻也獲得了另一種新生和拯救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阿Q精神,精神勝利法。

阿Q精神是有不足甚至帶有貶義,卻也是克服自卑的一種有效方法,上學時老師提過:如果你學習成績不好,那你也要假裝很好的樣子,裝著裝著就成真的了,這倒和阿Q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現在阿Q精神總被當做反面教材來講,但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這種精神還是存在很多優點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性的去看待與應用。

楊熹文在文章裡寫過這樣一句話: 你瞧,別人家的女孩子走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偏偏是我們瑟瑟發抖地站在陰影處。

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你都可以自信樂觀,成為一個陽光下奔跑的人,相信我,你真的很好!

摩西奶奶說:你要去相信時光且長,你終將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擁抱獨屬於你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