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玩”出來的亞洲流行樂天王

1979年1月18日,臺灣省新北市淡江中學一對普通的夫婦,迎來了他們的孩子。

當物理老師的爸爸為兒子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周杰倫,希望他長大之後能成為人中俊傑,取得無與倫比的成就。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小杰倫的誕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像每一個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當美術老師的媽媽盤算著要從小培養兒子的繪畫才能,畢竟自己有這個能力,可以親自教他。

還沒等她開始行動,小杰倫一次無意間的玩耍,讓媽媽發現了兒子的“寶藏”。

那是小杰倫3歲的時候,家裡的錄音機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學著大人的樣子,對著錄音機咿咿呀呀的又唱又錄,出了人生第一盤“專輯”。

一家人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媽媽眼前一亮:就這麼辦!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一年後,媽媽給小杰倫報了鋼琴班,上課的時候,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復彈出來,老師們都為他敏銳的聽力感到吃驚。

為了保護兒子的天分,媽媽不顧爸爸反對,花光家裡的積蓄給他買了名牌鋼琴,還請最好的鋼琴老師為他輔導。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媽媽再疼愛小杰倫,在練琴這件事上,卻對他不依不饒,常常在他不好好練琴的時候用小摺扇打他的手背,打得他手背上總是泛著青光。

不讓玩別的,那我玩音樂總可以吧!

小杰倫開始研究起音樂的玩法,很快,他就發現比起上樹掏鳥,下河摸魚,音樂要好玩太多了。

比如:幾個音符換換位置,就能演奏出不一樣的旋律;同一個旋律,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竟然能表達不一樣的情緒。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就在他剛剛踏上音樂之旅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的感情卻走到了盡頭。

上初中二年級時,杰倫的父母離婚了,那一年,他14歲。他變得冷漠而叛逆,無心學習,躲在音樂中尋找片刻的安慰。

高中聯考時,杰倫毫無懸念的落榜了,甚至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那一刻,他覺得他的人生跌入了低谷。

媽媽去找了淡江中學的校長,懇求校長收下兒子,校長搖搖頭:“成績太差,愛莫能助!”

焦急的媽媽用音樂推薦兒子,校長被說服,告訴她,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正在招生,可以讓杰倫去試試。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就這樣,杰倫因為自己的音樂才華,第一次絕處逢生。

好不容易上了高中,杰倫的成績並不好,英語老師一度認為他有智障。

但是媽媽並沒有指責他,也沒有逼他學習功課,甚至在發現他給暗戀的女孩寫的歌曲之後,還鼓勵他一定會在音樂方面大展宏圖。

有了媽媽的認同和鼓勵,杰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玩音樂上。

到了高中畢業,成績不佳的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兩次報考臺大音樂系也都以失敗告終。

就在這個時候,又因為頸椎痛,被醫生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緩解。周杰倫的人生再一次跌到了低谷。

為了不給媽媽增加負擔,病痛緩解後,周杰倫到餐廳打工,彈鋼琴幫餐廳招攬生意。

看著日漸消沉的兒子,媽媽偷偷替他在臺北星光電視臺《超猛新人王》報了名。

周杰倫精心創作了一首歌曲,可是因為對自己的演唱沒有信心,他請了一位歌手演唱,自己伴奏。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表演那天,他和演唱者配合的十分別扭,臺下聽眾噓聲一片,好不容易得來的演出機會就因為自己的不自信被徹底搞砸了。

周杰倫想放棄了:也許這輩子就只能在餐廳彈鋼琴了。

可是媽媽沒有放棄,媽媽把他創作的樂譜拿給主持人吳宗憲看,彼時,吳宗憲剛創辦了阿爾發音樂公司。

吳宗憲看了周杰倫寫的樂譜後,當即決定簽下周杰倫!

又一次,音樂帶給周杰倫人生的希望!

進入吳宗憲的公司後,周杰倫在10天之內寫出了50首歌。吳宗憲選了他自寫自唱的十首歌做成第一張專輯《Jay》,一經問世便被搶購一空。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接著是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他曲風多變,唱腔獨特,從不模仿別人,又常常推翻自己。

很快,周杰倫火了,並且火遍了亞洲,成為80、90後心中當之無愧的亞洲樂壇流行樂天王,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對音樂的把控。

音樂不是高高在上的,更不僅僅是一種技能,它像水和空氣一樣,存在於自然界中,任何聲響的排列組合都能構成音樂。

音樂能夠刺激大腦皮質的活動,並對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產生直接影響,調節大腦功能,促進大腦和感覺器官的發育,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和恢復記憶力,促進智力的發展和提高。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生理學家和醫學家們也認為,節奏有序柔和優美的音樂可以引起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諧和律動,調節人體內的生物節律,從而影響孩童的成長髮育和身體健康。

通過音樂,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滲透對兒童的審美教育,還可以鍛鍊他們的意志,促進其良好健康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的形成,為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日本幼兒教育協會的追蹤調查表明,從嬰兒起開始接受並喜歡音樂的孩子,長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跡,他們會變得更加善良和誠實。

美國國會議員及五百強企業的高級主管中,有將近九成的人曾在幼年時學過音樂。

1999年,一項發表在《應用發展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早期的音樂教育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抽象推理能力。音樂有助於刺激大腦的創意中心,幫助孩子更好地將對象和圖片聯繫在一起,達到可視化的程度。

周杰伦:“玩”出来的亚洲流行乐天王

這種刺激對彈奏樂器以及其他的音樂指導非常重要,同時對於孩子的創意寫作、閱讀、數學以及科學方面的學習也有很好的幫助。

美好的人生並非無法複製,越早開始音樂教育,越早獲得幸福的能力。

美樂堂的媽媽們,我們今天所走的一小步,就是孩子未來所走的一大步。

讓我們一起倡導音樂教育生活化,讓我們的孩子早日打開接收系統,重構輸出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