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4月9日,一則“上市公司高管涉嫌性侵養女多年”的相關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爆料人稱其自2015年以來,遭“養父”鮑某連續性侵數年。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19年7月爆出的新城控股57歲董事長,五星級酒店性侵9歲女童,事後給其現金1萬元的醜聞。

緊接著12月,河北遷安市公安局原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康永性侵6名幼女被媒體曝光。最終,他獲刑16年6個月。作為原公安局副局長的康永,曾在電視上義正言辭地高喊,要打造“法治高地”“平安綠洲”,背地裡卻是傷害幼女的衣冠禽獸。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髮布2019年發佈的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被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中受害兒童總數逾750人,遭遇性侵兒童多在12~14歲年齡段,熟人作案、網友作案比例偏高。而且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佈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比例在2014年達87.87%。

由此可見,性侵兒童案件越來越呈現“熟人作案”特點,作案的並不一定是長相猥瑣的男人,這種行為與身份地位無關,衣冠楚楚下面也可能是禽獸的面孔。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戀童癖的本質是一種高能力的人對低能力的人的一種剝削。例如一些在校老師對學生的性侵害,或者有權力、地位的人對唾手可得的幼女或者隔壁不遠處的獨居男對幼童的猥瑣等等。這種剝削或是剝奪會讓其產生滿足感,是一種操控欲,把個人的權力、性慾、權力扭曲和擴大,不惜讓他人受到傷害。

在與幼年兒童的性關係中,這些人可以居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利用其尚未成熟的心智加以威逼利誘,享有一種控制權。這種“剝削行為”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所以,社會上大部分戀童癖的人往往是沒有正常婚戀的,因為他們不能從中這些生活中獲得滿足。他們就像行走在黑暗裡的孤魂,躲在沒有光的世界裡不斷地深陷。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這些頻頻爆出的醜聞,我不僅心痛還特別焦慮,我們的孩子如何面對這些不可預計的危險?我們又該如何保護未成年孩子身心靈健康成長?

我們心裡清楚很難改變社會里的人心險惡,各種意外更是防不勝防。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身和家庭出發,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和加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具體如何應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一下。

1.不要輕易相信熟人,哪怕是自己的好朋友。

利用“好朋友”或者“親戚”身份接近孩子是一種慣用手段。我們沒有照妖鏡,不知道身邊的哪些人是雙面人,那些陰暗面不可能都會暴露在陽光下,所以儘量不要把未成年的孩子交給朋友或者親戚照管,尤其是獨居男性。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2.科學的性教育

《從零歲談性教育》這本書中作者建議性教育要從學齡前做起,分階段讓孩子認識正確的性知識,從而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父母不能談性色變,要客觀坦然地與孩子討論“性”知識。性教育,由家庭開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性教育老師,也是最適合教導性教育的人。父母跟孩子之間分享關於“性”的話題,孩子就能夠知道父母的期望,他們也會培養出跟父母相似的態度和價值觀,當中的影響力高於媒體和朋友。所以父母必須先建立對於“性”正確的觀念和價值觀,尤其是60、70年代的父母,很多性教育都是來自父輩們錯誤的傳承。

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康的愛的教育,也是健康的性價值觀,並且懂得分辨對錯。另一方面,這也是生命的教育,使孩子知道怎樣做出合理的選擇,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作出拒絕、自愛和節制。父母跟孩子談“性”,是為了把性教育的主權拿回來。

當然當孩子不斷成長,對不同的事情增加興趣,而對性方面的事也開始好奇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為他們提供與性問題有關的資料,這是最好不過的,因為當孩子需要這些方面的知識,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間提供恰當的回應和解答。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3.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父母平時要注意加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不能一味地指望學校,在家庭中也要經常進行情景模擬,尤其是針對學齡前兒童,讓他們知道遇到任何情況該如何應對和處理,並及時告知父母。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強化性教育,讓他們自尊自愛,遠離是非之地。對於青春期的女孩最常見的是網絡犯罪,新聞上經常出現某少女因為見網友被姦殺的新聞,不法分子通過聊天平臺,遊戲或者直播來引誘心思單純的少女單獨見面,從而進一步犯罪。

美國一個頻道就專門設計過一期節目,測試未成年少女的自我保護意識。男主持人通過臉書加一些女孩,平時在網上聊天,後來約這些女孩單獨出來,可怕的是她們竟然沒有任何防備心理的一一中招,那些坐在節目組車裡的女孩父母們看得是心驚膽戰。

4.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孩子

作為父母,要能主動及時地發現孩子的敏感和異常。一旦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及時阻止,免於孩子受到更深的傷害。

當然,如果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也不要用羞恥論來傷害自己的孩子。更不能為了面子,讓孩子忍氣吞聲,一生都活在痛苦裡。要敢於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保持沉默,只會縱容罪犯更加猖獗。

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終究是“邪不壓正”,我們國家是法制社會,社會上的正義之士也會為不公不義發聲,烏雲只是片刻,陽光終究普照。

最後用泰戈爾的一首詩祝福所有的孩子能在美好世界裡快樂成長。

警惕!兒童性侵案多為熟人作案,父母如何做才能防範於未然?

《 孩 子 的 世 界 》

我願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佔一角清淨地。

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說話,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雲朵和彩虹來愉悅他。

那些大家以為他是啞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會走動的人,都帶了他們的故事,捧了滿裝著五顏六色的玩具的盤子,匍匐地來到他的窗前。

我願我能在橫過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脫了一切的束縛;

在那兒,理智以她的法律造為紙鳶而飛放,真理也使事實從桎梏中自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