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 研發資本化率超高

外延式併購一度成為拖累,大力整合之後,沃森生物進入正常狀態。雖然研發支出資本化率超高,顯示其業績存在水分,但如果公司自研疫苗能順利推進,未來的確定性反而增強。

本刊特約作者 李國強/文

沃森生物(300142.SZ)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億元。和上年同期10億元的淨利潤相比,公司的業績似乎是斷崖式下滑。

不過,2018年的利潤主要來自處置子公司嘉和生物46%的股權,從扣非淨利潤看,2019年實際上略有上升。

2014年,因為擴大再生產投入加大,併購節奏過緊,加上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致使運營成本和財務費用的顯著上升,沃森生物扣非淨利潤均虧損4.4億元。一直到2017年,扣非淨利潤還在虧損之中。而從2018年和2019年的業績看,經過“壯士斷腕”,公司剝離了一部分不良資產後,基本走出了經營泥沼。

外延式併購的影響

2012年起,公司開始了大踏步的併購。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參控股的子公司多達17家,甚至持股紅塔銀行等跨界企業。其中,沃森生物對山東實傑持股85%,但這家子公司業績欠佳,早在2015年就計提了近2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同年,公司共計提了4.8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之後的業績證明,公司試圖通過併購擴大規模的嘗試是失敗的。一方面,公司經營層缺乏跨界經營的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併購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資金成本極高,給公司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在面臨業績增長壓力的時候,很多上市公司選擇了進行擴張,但是擴張的資金來源,對公司的後續經營有著不同的影響。

銀行借款是最簡單的操作,但往往會揹負鉅額利息,如果擴張後的產能並沒有帶來預計的收益,那麼這些利息就會成為企業的負擔;手裡握著大把現金的企業則會選擇謹慎操作,有多少錢,投多少錢,這種情況下成功率往往更高,因為不會增加額外的風險。

2016年,山東疫苗案爆發,山東實傑等多家疫苗公司涉案。沃森生物營收幾乎腰斬,貸款併購來的企業紛紛暴雷,而公司卻要硬著頭皮還利息。

自研和代理

難得的是,沃森生物的管理層在大手筆併購的同時,並沒有徹底放下自主研發。公司核心業務來源主要是自研疫苗,2019年年報顯示,自研疫苗帶來的營收為10.94億元,佔全部營收的98%。

其中,一半營收和近七成淨利潤來自玉溪沃森,該子公司研發能力出眾,業績穩健。

玉溪沃森的核心產品是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這是全球首個不含防腐劑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並且是國內目前唯一的全預灌封包裝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產品更加穩定,便於運輸及保存。該款疫苗於2017年上市銷售,是沃森生物此後扣非淨利潤扭虧為盈的關鍵。

A股的另一家同行一邊自研,一邊代理,業績增幅明顯。它就是默沙東的合作伙伴:智飛生物(300122.SZ)。和沃森生物不同的是,智飛生物依靠代理默沙東的九價HPV疫苗,營收從2016年的4.4億元左右一躍到2019年最新財報數據的近80億元。表面上,公司的業績激增,投資者受益,但是公司被迫長期綁定默沙東,存在著合同到期不續約的風險,或者續約被對方壓價的風險,同時自研產品在公司內部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增幅下滑,從長遠看對公司自主研發能力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作為投資者,很難評價代理和自研之間的平衡關係。如果沃森生物的自研產品失敗,可能繼續靠資本運作掙扎在ST的邊緣,但是智飛生物雖然坐擁炙手可熱的HPV疫苗,卻導致研發投入增幅不高,佔營收比例逐年下滑。

剝離沉重的負擔,優化資產結構

沃森生物管理層對2012年開始的併購行為進行了反思,不再盲目追求規模。經過多年的整合,參控股子公司降到10個,除了上海澤潤虧損外,其餘的並表子公司基本都盈利或微虧。截至2018年,公司基本消化掉了歷年來併購的風險,尤其是卸掉了沉重的資金包袱,公司的資金週轉大為好轉。

而且,2018年,公司剝離了嘉和生物,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下降到了20%左右,尤其是貸款壓力驟降。

這樣“浪子回頭”的案例在A股並不多見,絕大多數陷入困境的公司最終結局都比較慘淡,要麼大股東清倉式質押套現離場,要麼公司通過各種財技調劑業績,淪為“殼”資源。

2014年至2017年,沃森生物財務費用均超過1億元,而同期營業利潤幾乎年年虧損。融資困難的同時,公司賺錢能力也比較差。歷年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從2013年到2018年均為負數,合計-4.69億元。

這說明公司銷售出去的產品並沒有收到足夠的回款,公司的利潤主要還是通過各種非經常性損益來維持。

直到2019年,公司才擺脫了重負:公司扣非淨利潤連續第二年盈利,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7年來首次為正數,利息支出只有3056萬元。

輕裝上陣的沃森生物,終於進入了正常狀態。

研發支出的秘密

當然,2019年的年報裡,公司的業績還是有不少水分的。

利潤表顯示,研發費用只有6481萬元,這麼低的研發費,如何支撐起疫苗企業的未來?而年報附註顯示,公司全年的研發投入,實際上是2.55億元,遠超研發費用。

根據會計準則,符合一定條件的研發支出,可以計入無形資產。準則對這部分計量標準要求非常嚴格,比如,企業已經完成了全部計劃、設計和測試活動,這些活動是使資產能夠達到設計規劃書中的功能、特徵和技術所必需的活動,或經過專家鑑定等。

但這些條件並不難達到,有些公司儘可能地進行更大比例的研發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就不再是費用,成了資產,通常分3-5年攤銷,對當年利潤的影響就變得很小。沃森生物目前的資本化率高達74.93%。

那麼,資本化率多少比較合理?

會計準則並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像恆瑞醫藥(60026.SH)這種業績較好的公司,並不在研發投入方面修飾利潤,採用全額費用化處理。

整體來看,醫藥行業一般研發支出資本化率為30% 左右,假設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為30%,那麼公司的淨利潤差不多要再減少1 億元左右。

“真實”盈利能力的標準

從沃森生物近幾年來的利潤情況看,公司通過精湛的財技,“續命”到了新產品問世。

而判斷公司這幾年來經營情況的核心標準,就是“淨現比”。

大部分投資者喜歡看利潤表,但實際上企業真正的盈利情況在現金流量表。尤其是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代表著公司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和購買原材料支付的現金的差,在沒有賒銷賒購的理想狀態下,它和淨利潤一致。當它小於淨利潤,說明公司賒銷或者預付比較多,產品競爭力比較弱;當它大於淨利潤,說明公司賒購或者預收比較多,產品供不應求;當它為負數,則說明公司銷售商品收到的資金還不如採購花的多,說明公司的淨利潤水分比較大。

所以,當沃森生物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轉正”的時候,公司經營者才長舒一口氣:終於開始真正盈利了。

在公司的參控股清單裡,有一家子公司虧損比較多,但並沒有被整合清理,它是上海澤潤生物。這家子公司研發的國產九價HPV疫苗正在進行臨床研究,在默沙東的九價HPV疫苗熱銷的時候,研發國產的意義何在呢?

一是市場空間,2019年,默沙東九價HPV疫苗銷售額高達37.4億美元,國產疫苗憑藉價格優勢可以獲得不錯的成長空間;二是國產化自主可控的需要,疫苗產業作為國民健康的關鍵行業,技術的自主化非常關鍵,因此,沃森生物的HPV國產化項目也收到了政府補助。

年報顯示,在已有疫苗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公司持續推進在玉溪產業化基地實施的HPV疫苗的產業化項目、疫苗國際製劑中心建設項目。公司HPV疫苗產業化項目按WHO預認證標準和其他通行的國際標準設計建設,目前,產業化生產車間已建成,為公司HPV疫苗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隨著HPV疫苗越來越接近市場,公司的未來盈利也就越來越具有確定性。雖說疫苗是否成功有一定的風險,但公司的研發實力還比較強,HPV疫苗項目甚至得到了蓋茨基金會的贊助。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沃森生物 研發資本化率超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