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何人編輯整理至今仍未確定

眾所周知,《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詩經》的知識。

《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何人編輯整理至今仍未確定

《詩經》產生的時期,大約從周朝初期到春秋中葉,也就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有五百多年時間。當時人們只稱它為《詩》,或者從詩篇的大概數字上稱呼它叫《詩》三百。

它產生的地域是相當廣闊的,東到山東,西至陝西、甘肅之間,南到江漢流域,北到河北、山西一帶,包括現在的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和湖北北部。

《詩經》裡所收的詩,共有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就是《周南》、《召南》、《邯風》、《翩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和《幽風》,共有一百六十篇。《雅》分為《小雅》、《大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在目錄上有八十篇,實際上只有七十四篇,因為其中有六篇只有目錄沒有詩。(頌》分《周頌》、《魯頌》和《商頌》,共四十篇。

《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何人編輯整理至今仍未確定

《風》、《雅》、《頌》的分類,是根據音樂的不同區分的。在古代,詩與歌的關係密切,詩配上樂便能演唱,相當於現在的歌詞。(風》指的是地方音樂,當時分封在各地的諸侯,割據一方,自成國家,把地方音樂叫做《國風);《雅》是秦國的音樂,秦國是現在陝西省一帶,是周王室的發祥地,所以把這裡的樂歌,稱為“正樂”,有“正統音樂”的意恩,這是王權觀念的表現;《頌》是統治者祭祀所演奏的音樂,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詩經》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的方面多,範圈廣,但在思想內容上,也存在著截然對立的兩種作品:有人民性的、有現實主義精神的樂歌;也有表現奴隸主思想的、為奴隸主服務的樂歌。《國風》里民間的抒情詩較多,它和《小雅》裡的一部分詩篇,反映了奴隸和平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貪婪和殘暴,當中也有不少詩篇歌唱了純真的愛情,傾訴了婦女在戀愛和婚姻中的不幸。

《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何人編輯整理至今仍未確定

《小雅》和《大雅》裡有很大一部分是貴族的諷喻詩,以及貴族的祝頌和頹廢詩;《大雅》裡還有周民族的史詩,《小雅》裡有一些詩反映了士兵征戍的痛苦生活;《頌》多數是祭祀儀式上的祈禱頌歌。從文學的觀點來看,最有價值的詩歌,是在《風》和《雅》這兩部分裡。相形之下,《頌》詩最差,但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詩經》中所收的詩篇,一部分是由公卿列士獻的,一部分是收集民間的歌謠。民間歌謠的作者,主要是平民和奴隸,也就是當時的人民群眾。(詩》三百篇,就是從公卿列士的詩和人民群眾的民歌中選出來的,其中絕大部分是人民群眾中無名詩人的作品,只有幾篇留下了作者的姓名,或者可以考證出作者的姓名。

《詩經》的形式,主要是四言,音韻幾乎一律,呈現著嚴密的統一性。它在歷史上是經過一番編輯整理的,編輯整理的人,過去說是孔子,根據現代的研究,說是當時的樂師。以上所講的是《詩經》的大概情況。

《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何人編輯整理至今仍未確定

以上就是今天要給大家的跟《詩經》有關的知識了,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其在詩歌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對於《詩經》,你有什麼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