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轉過頭問我:

你是誰?

9月21日,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

(原世界老年痴呆日)

幾年前,央視一則公益廣告

讓人們第一次深刻地瞭解了這種疾病

然而現實

卻遠沒有廣告裡那麼溫情脈脈

得了這種病的人

記憶就像被撕掉的紙

會漸漸地忘掉往事、忘掉家人

有一天,甚至會忘掉自己

“爸,爸,我回來啦,給我開門!”

“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

直到有一天

他用格外漠然的眼神看著你

問你“你是誰?”

你才猛然發現

這個曾經全世界最愛你的人

已經在不知不覺中

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記憶喪失,是阿爾茲海默病的典型症狀

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

得了這個病的人

理解力和判斷力也會下降

還記得《夏洛特煩惱》裡的馬大爺嗎?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這真的不是故意搞笑

阿爾茲海默病會讓人理解力退化

哪怕最簡單的意思

對他們而言

也像宇宙大爆炸一樣難以理解

他們的性情日漸“古怪”:

自私、固執、疑神疑鬼……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

要求兒子給他買房買傢俱辦簽證

只管自己虛榮

完全不管子女的感受

等到自殺未遂被帶到警局

更是睜眼說瞎話

大告子女們的黑狀: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直到劇末發現他得了老年痴呆

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病了!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得了阿爾茲海默病的蘇大強

他們會漸漸失去方向感

出門忘了家在哪裡

也會愛上撿破爛

什麼髒的爛的都往家裡拿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如果你不瞭解這些都是疾病的徵兆

你會痛苦、不解、委屈、憤怒

然而,一旦你理解了

生老病死,人生必然

今天的他們就可能是未來的我們

你是否會對他們多一些溫情和包容呢?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這個世界上,每3秒鐘

就會有一位老年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病

據目前科學研究數據統計

在我國

身患這種病的人群約有700萬

65歲以上老人患病率為5.9%

80歲以上老人患病率超過30%

更嚇人的是

每年平均還有30萬中國老年人加入這個行列

所以如果有一天

你發現父母有以下症狀

一定要足夠警惕: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1、記憶力變差:幾分鐘前發生的事兒轉身就忘了,很遠的事卻記得清清楚楚。

2、理解力變差:智商好像回到童年,很簡單的事也無法理解,或者很熟悉的工作無法完成;

3、性格改變:比如情緒反覆無常,自私固執、疑神疑鬼,然而隨著病情加重,他們表情會變得呆板,情感也越來越遲鈍。

4、搖頭抖手:因為共濟失調,患者往往會出現不由自主地搖頭、手指震顫的現象,甚至因為手抖而無法正常書寫。

5、語言吞吐:詞不達意,半天說不出清楚一句話,經常自然自語。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這些都是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症狀

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

二是可以在父母仍然清醒的時候

給他們更多的陪伴

只有真正陪伴過

當他們忘記我們的那一天到來

我們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黃勃發現父親忘記自己後追悔莫及

在這裡

互助君要特別要提醒我們的會員朋友:

老年痴呆可不只是老年的事!

它的潛伏期長達34年(來源:澎湃新聞)

也就是說,在我們青壯年的時候

疾病就可能已經發生!

如果你的父母目前身康體健

恭喜你,你有千金不換的好福氣

但同時,互助君也建議

一定要提醒父母勤練腦

預防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

包括會員朋友們自己

也不要因為年輕就大意

文章最後

互助君特別送上一套“十指健腦操”

簡單的步驟鍛鍊大腦

從現在起遠離“痴呆”

第一節

雙手五個手指依次對應敲擊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第二節

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依次敲擊該手的大拇指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第三節

雙手五個手指交叉抱拳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第四節

雙手五個手指依次伸出再依次收回

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性情大變,也許不是任性,而是他們生了病……

最後的最後

互助君想送給大家一段話

來自中國臺灣散文作家張曼娟

在母親失智、父親突發精神障礙之後

張曼娟照顧兩個失能老人

經歷了從崩潰到拒絕到接受的全過程

最終她從痛苦中走了出來

她說:

“照顧老去的父母,才是真正理解人生。

什麼是真正的人生?我認為是經歷。

人生只有一種結果,就是死

在死來臨之前所遭遇的一切

都是一種經歷

沒有真正的獲得,也沒有真正的失去。”

互助君還想說的是

趁著父母健康安好的時候

請多陪伴他們

別把他們的噓寒問暖當做嘮叨

待父母漸漸老去

請試著包容與理解他們

別把他們的需求遺忘至腦後

我們都應該在人生的路程中

學會身份和責任的互換

學會照顧他們保護他們

以上

與所有朋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