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徒精神

夜讀 | 學徒精神

文章來源 | 摘自《高手: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

朗讀 |陳凱

本期編排 |張櫓

夜读 | 学徒精神
夜读 | 学徒精神

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新英格蘭愛國者隊主教練比爾·貝利奇克,曾經拿過四次“超級碗”,也給人當過不計功勞的學徒。

貝利奇克高中時就是橄欖球隊隊員,他對橄欖球懂的比教練還多,他在場上就相當於半個教練。但父親給貝利奇克最重要的一條忠告,不是關於技戰術的,而是關於球隊政治的:“如果你要給教練提反饋意見,一定要找個私下的場合,用最謙遜的方式告訴他,這樣才不會冒犯他。”

貝利奇克做到了。他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況下成了一個明星。可是最值得說的,還是貝利奇克退役以後轉型當教練的故事。他在職業球隊的第一份工作是錄像分析師,純實習,沒有工資。

這是一份費時費力的工作,是教練沒有時間親自做的工作。貝利奇克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分析對手的比賽錄像,得到結果和數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戰術建議,交給助理教練。等到助理教練和主教練討論戰術的時候,助理教練會把想法都說成是自己的,連貝利奇克的名字都不會提。那貝利奇克對此是怎麼反應的呢?

一個教練是這麼評價貝利奇克的:“你給他一個任務,他消失幾個小時,等你再次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做完了,然後向你要更多的任務。”

媒體策略師萊恩·霍利得說,貝利奇克掌握了“畫布策略”。所謂“畫布策略”,就是發現別人要畫油畫,你給他找塊畫布讓他畫。

畫裡也許有你的功勞,但你就是給人提供畫布的。這就是學徒要做的事情。

夜读 | 学徒精神

古羅馬有一種職業叫“清道夫”。政客或者有錢人,會僱用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給自己做事,但不是當工作助理,而有點像現在影視明星的“助理”。清道夫的一項任務,就是在這些大亨出行之前,把路上的事情安排好——所以叫清道夫。他們也做些送信之類跑腿的事情。

古羅馬有個叫馬提亞爾的文學家,早年生活貧寒,就給人當清道夫,而且他同時服務於兩位大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這兩位大亨家之間跑來跑去,很辛苦。

馬提亞爾非常不喜歡清道夫這份工作。他在後來的作品中對自己早年的這個職業有很多怨言:“我一個文學青年,才華蓋世,你們居然讓我做這個!”

霍利得對此的評論是:“馬提亞爾怎麼不想想,如果沒有這份工作,以他當時的條件,怎麼可能有機會接觸到羅馬上層社會的生活,他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視角、這麼好的素材,去寫出那些作品來呢?”

清道夫這個職業有點像中國過去的學徒,為了學點手藝,什麼雜活都得幹。其實西方的學徒也是這樣的。

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都是從學徒起步的。

霍利得說,學徒這份工作的邏輯是什麼呢?

第一,你根本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也沒有那麼重要;第二,你這種不謙虛的態度就不對,你的性格需要磨鍊;第三,你從學校和書本上學到的那些知識,要麼過時了,要麼根本就是錯的,你需要第一線高手的真知灼見。

給人當學徒,就給你提供了這個機會。你現在把自己和一個高手連接在一起,便可以從內部瞭解第一手的經驗。這就是學徒工作的協議:用禮敬和服務換取機會——不是立功露臉的機會,而是學習實踐的機會。

本傑明·富蘭克林做過類似的事情。他哥哥辦了份報紙,富蘭克林匿名寫稿,把稿子放進信封,從哥哥辦公室的門縫塞進去。他哥哥一看,文章不錯,就發表出來。一來二去,富蘭克林的匿名文章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每期都上報紙頭版。富蘭克林從來沒有從中拿到過一分錢稿費,而且很久都沒人知道那些文章是他寫的。

富蘭克林收穫的是寫作的經驗和真實的讀者反饋。那麼富蘭克林為什麼不直接把文章交給哥哥發表?原因讓人難以置信——因為他哥哥嫉妒他。事實上,等到哥哥知道是富蘭克林寫了那些文章之後,不但沒有感謝他,還把他打了一頓。

注意,霍利得一再強調,學徒的服務,可不是阿諛奉承。這不是讓你給老闆送禮,不是讓你去走什麼夫人路線,也不是讓你卑躬屈膝。“畫布策略”的關鍵是在工作上給別人幫助,給別人鋪路,讓別人把事做得更漂亮。

然後你把功勞也給對方。我說你“不妨把所有功勞都給導師”,“不妨”這個詞分量還不夠——你應該高高興興地把功勞讓給別人。從功利角度講,你可以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投資,與其你欠大人物一個人情,不如讓他欠你一個人情。

用一句話總結“畫布策略”的心法,就是: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為別人做更多的事。

有什麼好想法,趕緊告訴老闆。多跟不同的人認識,介紹不同的人互相認識。別人都不願意做的事,你去做。發現團隊有什麼缺點和漏洞,你去補救。更進一步,不但對前輩要這樣,最好對所有人都這樣。有什麼好想法能幫助別人,免費把想法告訴他。

這就是學徒精神。

夜读 | 学徒精神夜读 | 学徒精神
夜读 | 学徒精神夜读 | 学徒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