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末日

10月30日午間,一則“上海及全國網貸平臺將陸續停止相關業務”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流轉。10分鐘後,發佈消息的平臺刪除文章。


當天下午,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經協會向上海市互金專項整治有關部門求證,各公眾平臺傳遞的“關停P2P業務”為不實信息。

記烏龍,折射的是行業的焦慮和搖擺。

P2P末日 | 前世

從2017年起,中國的P2P業務就進入到至暗時刻。一度被捧為“重大金融創新”的互聯網金融跌下神壇,一蹶不振。

兩年多年,整個市場都被一種不安的情緒籠罩。而來自監管層的風聲又一次次加速本已脆弱的神經滑向崩潰的邊緣。
權威媒體報道: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加快網絡借貸機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明確指出,下一階段,要堅定持續推進行業風險出清,將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多措並舉支持和推動機構良性退出或平穩轉型作為重點,切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維護各地經濟金融和社會政治穩定。

下一步的專項整治工作,也將以退出為主要方向,壓實股東、平臺的責任,推動大多數機構良性退出,有計劃、分步驟限期停止業務增量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427家,同比減少59%;借貸餘額較2018年末下降49%,出借人次較2018年末下降55%。無論是行業機構數量、借貸規模,還是參與人數,均連續16個月呈現下降趨勢。

自2006年被一名華爾街投行精英派頭的中國年輕人帶入中國,P2P用短短13年的時間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跌宕起伏,生長、異化、高光直至沒落、消亡。

年輕的中國P2P,將卒於2019年。

P2P末日 | 前世

01 出世

上個世紀70年代,一位孟加拉國的老人正在走訪一個貧困的鄉村,貧窮的村民們向他訴苦,製作竹凳時如何如何缺錢,而高利貸又是如何如何盤剝他們。

這位老人很受觸動,將隨身攜帶的僅有的27美元借給了村子裡42位貧困的村民,並告訴他們,不要去借高利貸了,這些錢可以用來支付製作竹凳的微薄成本。

這位老人名叫穆罕默德·尤努斯,27美元開啟了他日後的小額借款之路。

P2P末日 | 前世

穆罕默德·尤努斯

孟加拉國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家,位於孟加拉灣的北面,東南與緬甸接壤,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接壤,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人口密度非常高,貧窮的人口占到一半以上。

鄉村調查歸來之後,尤努斯開始四處聯繫銀行,他試圖說服這些銀行將錢借給窮人們。但結果可想而知,沒人聽取尤努斯的建議,沒人願意將錢借給什麼都沒有的窮人。

於是,從1976年開始,尤努斯開始了他的小額借貸實驗,他想用事實去證明小額信貸的可行性。

尤努斯以孟加拉吉大港大學附近的村莊為試點,倡導實施“吉大港大學鄉村開發計劃”,主要面向無力提供貸款抵押的貧民。貸款者可利用尤納斯提供的貸款購買工具、設備來開辦自己的實業,不僅可以避免中間商的盤剝,而且可以通過自我創業的方式改變生活狀況。

實驗,寫報告,繼續實驗,繼續寫報告。終於,幾百份實驗報告之後,1979年,孟加拉央行終於答應尤努斯開展一個名為“格萊珉”的項目,開始為貧困的孟加拉婦女提供小額借款業務。

這就是後來頻見於報端的格萊珉分行(Grameen Bank)。在孟加拉語中,格萊珉就是鄉村的意思。

格萊珉銀行對傳統銀行的規則進行了徹底顛覆,它主要解決窮人的借貸需求。當時,在這家銀行裡,看不到電話、打字機或地毯,員工們都主動下到村裡地頭去拜訪借款者。銀行與借款的農民並不簽署借款合同,因為大多借款人都目不識丁。但這些大字不識的窮人們,將每一筆借款都按期歸還了。

1983年,尤努斯的格萊珉銀行成為了獨立的法人機構,定位是“窮人的銀行”。其後的22年,他一直接受來自國際社會的慈善資金扶助,並通過無限擴充股東來補充資金。

後來,格萊珉銀行獲得了銀行牌照,終於可以通過吸收儲蓄存款的辦法來徹底解決流動性的難題。同時,儲蓄帶來了相對安全的信貸利差,從而保證了格萊珉的可靠業務收入。1995年時,格萊珉銀行終於實現了盈虧平衡。

P2P末日 | 前世

2006年,尤努斯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他說,“人們說我瘋了,但一個人沒有夢想的話就必然不能有所成就。當你在建造一棟房子的時候,你不可能就是把磚塊和石灰堆砌在一起,你首先得有一個想法,要怎樣才能把房子給搭建起來。如果一個人要去征服貧窮,那你就不能按常規出牌。你必須要具備革命精神,並且要敢於去想別人所不敢想象的東西。”

尤努斯所言的革命精神,也成為了日後中國尤努斯信徒們的信條。只是,信徒們的商業動機各異,革命精神自然走了樣。

P2P末日 | 前世

02 成型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縮寫,指的是個人對個人或者夥伴對夥伴,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

按照這個定義,格萊珉銀行更像是一家傳統的銀行。因其擁有銀行牌照,他有能力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而不再需要個人對個人。

與中國各大商業銀行不同的是,格萊珉銀行並沒有嫌貧愛富,而是願意並致力於為窮人提供貸款。

P2P末日 | 前世

真正意義上的P2P則肇始於英國,是時2005年。
那個時候的英國銀行業十分集中,5家大型銀行就幾乎壟斷了整個行業。壟斷增加了個人與企業的貸款難度,與中國類似,英國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同樣遭遇到貸款速度慢、貸款種類少、貸款難、貸款手續冗長,店大欺客等一系列我們稱之為的“體制內問題”。

從牛津大學畢業的吉爾斯·安德魯(Giles·Andrews)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弊端,他和六位英國Egg網絡銀行的高管們開始考慮,如何通過網絡尋找到一條新型的借貸之路。

這時,BondMarket(債券市場)和EBay鑽進了他們的思維縫隙。前者為公司提供融資渠道,後者則是是當時最大的交易市場,注重個人與個人間的溝通和交易。

安德魯們意識到,在個人消費市場和個人貸款市場之間,缺少了一種連接需求資金的個人與投資者的中介。於是,結合BM和EBay的優點,這七位年輕人於2005年3月創立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意為一個人的最低限與另一個人最高限的重疊區域。吉爾斯·安德魯任CEO。

最低限指的是借款者獲得的最低貸款利率,最高限則指投資者獲得的最高回報率。

Zopa創立之時,這幾個年輕人肯定沒有想到,它會成為P2P業務的鼻祖,並會在未來僅10餘年的時間裡,在另一個國度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Zopa將自己定位為一種連接貸款者(投資者)與借款者的網絡平臺。具體的操作流程與後來的中國P2P網貸平臺並無二異:借款者登錄Zopa網站上傳借款申請,爾後經過Zopa的匹配,借款者從投資者處獲得借款,投資者由此獲得一筆不小的貸款利率作為回報。

期間,Zopa會分別收取投資者和借款者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與在壟斷銀行所受到的冷遇不同,借款者在Zopa往往幾天時間就能夠獲得貸款,這一雪中送炭般的業務立即引發了口碑傳播。短短兩年時間裡,Zopa的會員數量就從最開始的300人一下子飆升到了14萬。

吉爾斯·安德魯說,“我們很自豪地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允許人們通過網絡借貸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獲得可觀的借貸收益。我把Zopa看作是EBay一樣的標杆性變革。”

P2P末日 | 前世

當然,這場變革並非一帆風順。

2007年,Zopa在美國成立分公司,後因金融危機於2008年10月關閉。同月,Zopa在意大利成立子公司,僅短短1年後就被吊銷證件,平臺暫停接受新的業務。2008年3月,Zopa又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

2011年,Zopa與英國其他兩家大型P2P借貸公司Funding Circle和Ratesetter共同成立並加入英國P2P金融協會。

2012年,英國老牌銀行家族Jacob Rothschild對Zopa進行了投資。至此,Zopa完成了包括風險投資在內的6輪融資,融資總額共計1.12億美元。

同年,英國政府向Zopa發放了9萬英鎊,以助力其運營和發放貸款。

Zopa向貸款者提供的貸款種類主要包括車輛貸款、裝修貸款和債務重組。其中,車輛貸款所佔比例最大。官網稱,2016年英國每370輛車中,就會有一輛是通過Zopa貸款購買的。

Zopa一直被譽為風險管理的自控典範。只要超過4個月未還款的貸款,Zopa就認定其為違約貸款,因此其違約率基本一直維持在1.5%以下。放到中國的P2P市場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業務操作中,Zopa並沒有將借款者與投資者的需求進行一對一的匹配,而是在收到投資者的投資申請後,將投資者資金分成N份借給不同的借款者,待到借款者被分到足夠借款金額,Zopa再將錢匯給借款者。

顯然,這一模式被國內幾乎所有的P2P公司效仿並改版,並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資金池業務。雖然它與中國的監管要求背道而馳。

P2P末日 | 前世

2013年3月,Zopa啟用了安全保障基金(Safeguard),並專門成立了一家非盈利性機構P2PS Limited對基金進行單獨管理。超過4個月借款未清償,安全保障基金就會介入,賠付貸款人的本金和利息。
同時,Zopa將借貸資金與自身的運營資金分開,存於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單獨的賬戶裡。即使Zopa倒閉,投資者也可以安全收回本金。

這些風控措施後來也顯見於中國的P2P監管政策中,但出臺的時間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如脫韁野馬般狂奔的中國P2P業務積重難返,類似措施的出臺反而成為壓垮國內P2P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2016年,Zopa曾放出豪言,“我們今後將無違約率”。也是在這一年,運營了11年的Zopa終於敢對外公佈,比計劃提前一年實現盈虧平衡。

P2P末日 | 前世

03 發展

英國人的保守在P2P行業的發展進程中顯露無疑。

雖然2005年就誕生了P2P公司鼻祖Zopa,但直到2009年才出現了全英第2家P2P公司,且在2年後就迅速關閉了。

P2P末日 | 前世

勇於創新的美國人將P2P業務煮至沸騰。
Zopa成立的第2年,2006年,美國第一家P2P公司Prosper成立。Prosper業務模式既包含P2P也包括P2C業務,它僅提供平臺,不參與交易,屬於非常純粹的中介形式的P2P。這在中國的P2P市場絕無僅有。

為了以最低的利率實現借款,Prosper最初採用了拍賣模式開展業務。它不會對每筆貸款申請進行定價,而是撮合借貸雙方完成意向交易。但這種模式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可促成交易,且這個方式的信用評級標準過於單薄,導致很高的貸款違約率。

200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為Prosper的銷售屬於證券,停止了其所有營業。次年,Prosper給投資者兩種選擇,拍賣方式或者接受平臺根據信用評級計算差價的差別定價。

有趣的是,平臺上超過50%的人選擇了後者,即由借款人自己公開信用情況,將相關信息提供到網站上,Prosper進行相應評估和審核後進行定價。期間,平臺抽取1%-3%不等的手續費用。

緊隨Prosper成立的,是2007年創立的Lending Club,初始以Facebook上一個應用的形式運營。後來它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P2P公司,並於2014年12月登陸紐交所,成為了中國業內人士最為津津樂道的平臺。

Lending Club的發展軌跡激發了國內無數投資機構和創業群體的雄心壯志,大家不僅在醞釀下一個Lending Club,更想培育出幾十個Lending Club。而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夢一場。

Lending Club的運行模式並沒有出色的創新,同樣是通過網絡平臺接受借款客戶的借款請求,後根據信用等級自動算定利率,發放給客戶相應的Lending Club憑證,投資者購買憑證後,第三方銀行可以進行轉移資金,發放給借款人。Lending Club從每一筆交易中向借貸雙方抽取相應的手續費。

根據貸款目的,Lending Club平臺上的貸款可分為四類,分別是償還信用卡貸款、償還債務貸款、家裝或者購房貸款、小企業貸款。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2年,其小企業貸款平均增長速度為92.85%,其他類型的貸款平均增長速度為181.32%。

P2P末日 | 前世

Lending Club的真正創新之處在於其商業模式的演進。成立之初,Lending Club僅是信息中介模式,收入主要來自於收取服務費,並不承擔貸款風險。
2008年,Lending Club演變成類銀行模式,選擇了猶他州特許銀行Web Bank進行合作,後者是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提供擔保的。這一模式既繞開了各州借貸牌照限制,又避開了各州利率上限限制。通過將借貸方的角色轉嫁至Web Bank,實現了貸款業務的“全國化”和“市場化”,降低了業務成本。

2008年10月,Lending Club成功在SEC註冊,開始進入資產證券化模式。這也是其日後成功的關鍵一步。

這一模式下,投資人購買的是Lending Club發行的“會員償付支持債券”,投資人是Lending Club的無擔保債權人,與借款人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債權債務關係,其收益完全取決於所投資貸款的表現。

而Lending Club的利潤,則主要來源於收取資產管理費,這一部分費用是由購買“會員償付支持債券”的投資者來承擔的。

2014年12月,彼時已是全球最大P2P平臺的Lending Club成功登陸了紐交所,IPO價格幾經調高,最終定格在15美元/股。

P2P末日 | 前世

上市首日,Lending Club的行情火爆,漲幅高達56%,收於23.43美元。成交量近4500萬股,當日的市值高達85億美元。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僅僅過了2年,Lending Club就將其首席執行官雷諾·拉普蘭赫(Renaud Laplanche)逐出了公司。原因是,Lending Club此前向一名投資者發放了2200萬美元規模的優先級貸款,這違反了公司一直奉行的行業原則以及監管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