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學地理(普及版)41


黑土學地理(普及版)41

世界地圖

黑土學地理(普及版):世界地理(四十一)

繼續介紹國際組織。

一、政治類組織:

14. 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15.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簡稱南盟,成立於1985年12月7日,南亞國家共同建立的互助合作組織。截至2019年1月,有8成員國:孟加拉國、不丹、印度、馬爾代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富汗。秘書處設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16.海灣合作委員會

17.大赦國際

18.國際刑事警察組織:

簡稱國際刑警組織,成立於1923年,最初名為國際刑警委員會,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二戰期間,該組織遷到德國首都柏林,一度受納粹組織控制。二戰後,英國、法國、比利時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成立新的組織,沿用舊名。1956年更名為國際刑事警察組織,1989年,總部遷到法國里昂。“紅色通緝令”是該組織打擊國際犯罪中使用的一種緊急快速通緝令。截至2019年3月,成員成員有194國家和地區。非成員:朝鮮、密克羅西亞聯邦、帕勞、圖瓦盧、庫克群島、紐埃。

19.伊斯蘭會議組織

20.英聯邦

21.國際刑事法庭

22.加勒比國家聯盟:

簡稱加國聯,1994年7月24日成立,由加勒比地區25個國家和11個未獨立的地區組成,總部設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成員(國家)25個,準成員(地區)11個,觀察員(國家)28個。

23.南美國家共同體

24.葡語國家共同體

25.中歐倡議國組織:

成立於1989年5月20日,由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意大利5國倡議成立。現有成員國18個,其中一半的成員國已加入歐盟。

26.不結盟運動:

鬆散的國際組織,成立於冷戰時期的1961年9月,現有120個成員國、17個觀察員國和10個觀察員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