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那些兒事-馬寧遠的愚忠

《大明王朝1566》有這麼一個人物,出場的時候讓人感覺到厭惡,一度將他劃為"壞人"的行列,認為他是貪官汙吏;不過看了四集之後,才發現這個人原來不是個貪官汙吏,卻是因為"愚忠"的原因,辦了許多件讓人費解的事,這個人就是杭州知府馬寧遠。今天剛剛君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小人物。

《大明王朝1566》那些兒事-馬寧遠的愚忠

馬寧遠劇照

馬寧遠的亮相是從"改稻為桑"說起的,我們前邊的文章提到過這個國策的實行。這件事是交給了胡宗憲來辦的,讓他在浙江實行。杭州知府馬寧遠作為馬前卒,肯定是要替胡宗憲分憂解難的。農民不樂意改稻為桑,馬寧遠就帶著官兵去田裡踏苗;齊大柱帶頭反抗卻被他扣一個倭寇的帽子;後來嚴黨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實現土地兼併,趁著端午的午訊準備把九個縣的大堤給炸了,淹掉九個縣,這件事馬寧遠也是主要參與者。這麼多事發生在一個讀數人身上,發生在一個杭州知府身上,讓人感覺到有辱斯文,愧對百姓。

《大明王朝1566》那些兒事-馬寧遠的愚忠

改稻為桑

這麼一個人,按理說死不足惜;但是細細分析,不難得知,馬寧遠只是被嚴黨之人給忽悠了。從馬寧遠為數不多的劇情來看,馬寧遠是個讀書人,應該是個舉人,家裡有妻兒老小。因為得到胡宗憲的賞識,被提拔成了杭州知府(PS:胡宗憲的親信是沒跑的)。如果不是胡宗憲的提拔他可能一輩子都是個小小縣丞。也可以從炸堤成功後,嚴黨之人在一起慶祝時,馬寧遠說到:"部堂大人已經去了提上,而我還要是在這喝酒,那便是沒了心,也沒了肝肺。"看出馬寧遠並不是一個和嚴黨的人同流合汙之人。

《大明王朝1566》那些兒事-馬寧遠的愚忠

愚忠的馬寧遠

這麼說的話,馬寧遠將自己定義為胡宗堂的馬前卒,以他對胡宗堂的忠誠,對胡宗憲的事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正如他所說的:"他是皇上的人,更是胡部堂的人",足見他的忠誠,不過這個忠誠也僅僅是"愚忠"罷了。他簡單的以為胡宗憲的任務就是改稻為桑,而且他簡單的以為他是胡宗憲的人,胡宗憲是嚴嵩的人,那麼嚴嵩兒子嚴世蕃的指示,胡宗憲不方便做,就讓自己來做。結果被人利用,也使胡宗憲陷入了困境。最後,胡宗憲不得不殺了馬寧遠來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剛剛君認為,馬寧遠是個清流的讀書人,也是個忠誠的下屬,更是一個堅持自己的人;可能到死他都覺得改稻為桑是個好政策,為什麼就那麼難實行呢?自己替部堂大人可以去死,部堂大人為何還要罵自己糊塗呢。剛剛君覺得大家應該理解馬寧遠,因為這是一個肚子裡沒有花花腸子的人,是個"純潔"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