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牛仔生产经验!海陵一企业1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

17年牛仔生产经验!海陵一企业1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

天利服绣有限公司坐落在海陵工业园区,是海陵区服装出口规模最大的外贸企业,为Levi's、Blue Spice、Stylo&Co、Charter Club等品牌代工生产牛仔服,去年产值约1.5亿元。

“做防护服是一个偶然。”董事长周小平介绍,当初疫情严重,原本打算托美国的客商买一两百套捐给武汉,却怎么也买不到。

“‘你就是做服装的,不会自己生产吗?’客商的一句玩笑话,说者无意,却让我心里一动。是呀,牛仔服我们能做起来,做这个也一定很简单!”

17年牛仔生产经验!海陵一企业1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

然而真正做起来,周小平发现他想错了

转产路上“关隘”重重

第 1 关:生产资质

“首先,防护服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拿到生产资质才行。”2月13日,在海陵区工信局和市市场监管局帮助下,周小平首先拿到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开始生产隔离服。

隔离服只能用于一般防护,未来市场也很有限,周小平决定再上一个台阶,做真正的防护服。添置中央空调、净化器等设备,保持车间干净整洁,达到基本要求后,在省药监局泰州检查分局支持下,3月2日,天利服绣终于取得了第二类医疗器械应急备案,具备了生产防护服的资质。

第 2 关:生产设备

“生产资质只是‘通行证’,要从牛仔装‘跨’到防护服,还有各种困难。”周小平说。

刚开始买不到生产防护服的专用设备,周小平果断以高价购买二手设备,然后和技术人员一起通宵达旦地调试,确保最佳的技术性能。

第 3 关:防护面料

面料从哪里来?他的“朋友圈”发挥了作用,托了不少人,最终从苏州一家企业买到了符合防护要求的非织造布材料,由于原料紧张,当时的价格已涨到平时的三四倍。

第 4 关:制作工艺

牛仔面料厚,而防护服面料薄,怎样利用现有的缝纫机生产?技术人员反复测量,最后将所有缝纫机全部换上了适用的压脚和针板

防护服上的胶条也是生产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但起初,温度低了粘度不强,温度高了会损坏防护服面料。经过仔细研究攻关,终于找到了胶条粘贴和面料保护中的最佳温度。

……

17年牛仔生产经验!海陵一企业1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

防护服的转产突破,为天利服绣打开了一片广阔新天地。公司现在平均每20秒就有1套防护服下线,目前南京海关、禄口国际机场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在用天利服绣产品。

“我们已经形成了牛仔服、防护服‘两条腿’走路的格局。”眼下,周小平已迅速尝到了转型甜头。一季度天利服绣销售额仍达到了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一成。

今年,在建设无菌车间的同时,还将提升生产线智能化,届时产能将可提高20%。

“国家最新规定,4月1日起,医用防护服出口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我们正在加紧办理。未来,公司还准备向口罩、手术服等产品线延伸。”周小平对未来充满信心。

17年牛仔生产经验!海陵一企业1季度销售同比增长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