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宣教——小洞不補,大洞更辛苦

孩子即使要換乳牙也應及早治療,小洞不補等到大洞時更辛苦。目前很多人對於補牙有很多誤區,這個是特別需要糾正的。

問題一:孩子乳牙壞了,到底要不要補?

從一生來看,乳牙所佔比重十分短暫,但它要是發生齲壞,對兒童卻會產生重要影響。作為孩子的咀嚼器官,一旦牙齒不好了,勢必影響進食,這對於正在發育的兒童,危害顯而易見;與此同時,乳牙還肩負著引導恆牙生長、促進頜骨發育的重要作用。

如果孩子年齡已接近替牙期,乳牙又產生了病變,此時它可以提前“謝幕”,一拔了事,但更多的時候,醫生不會首先考慮拔牙。

原來,齲齒如果過早拔除,會在牙床上留下空間,造成咬合紊亂,甚至影響孩子面部發育和美觀。

乳牙的作用在於行使咀嚼功能,同時促保日後恆牙能正常地萌出,所以對它的治療一定不能過度。從兒童口腔科臨床統計來看,大約近三成的乳牙齲壞患兒必須接受拔牙處理,而其餘的則視情況進行簡單充填,有的還須採取根管治療。

很多有齲齒的患者開始並不以為然,直到牙痛的時候在到醫院進行就診,這個時候大多數病人已經不是單純補牙就能解決問題,需做根管治療或是全冠修復了,如果患了齲齒應儘早修補,因為齲洞經過修復後可以陰止齲病病變的發展,及早恢復牙齒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

若不進行及時治療,病變就會越來越大,從淺發展到深齲,對冷熱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當損傷到達牙髓,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膿腫,甚至頜骨骨髓炎、牙齒脫落缺失。牙齒的齲壞甚至缺失,會影響咀嚼,加生胃腸負擔,進而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齲齒內有大量的細菌有膿液,為一潛在病灶,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可以引起敗血症或菌血症。而補牙能免終止這些病的發生和發展,所以患了齲齒病應當及早補牙。

口腔健康宣教——小洞不補,大洞更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