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1、

離開家鄉上大學之前,有一次陪媽媽午睡。媽媽突然哭了,把頭埋在我胳膊裡很委屈地說:想到你以後要出遠門就好難過。
我說:那我不去了。」
她突然抬起頭來,帶著眼淚對我皺眉頭,嚴肅地說:不可以。一定要去!

高一的時候讀《目送》,對題設裡這句話記憶猶新。後來經歷了這件事,忽然有所共鳴。
父母之於子女,子女之於父母,大約就是這樣矛盾的態度。

最終我們還是要脫離家庭。父母親緣的淡薄,無論你內心有多麼不捨,你必須承認,這樣的不捨是偶發性的。它並不佔據生活的全部。更多的時候,你還是清醒地知道:不可以,一定要去。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2、

預初的時候,媽媽是我的班主任。
有一次自習課,媽媽坐在講臺前,接到一個電話,突然捂著臉衝了出去。走廊上只有她很剋制的一個背影,然而全班都知道,她在哭。
同學們都看向我,一個個對我說:“老師好像在哭啊,你不去看看你媽媽嗎?”
我很尷尬。

因為我知道,外婆心臟病住院很多天了,很嚴重。
這個電話意味著,外婆沒有了。
媽媽的傷心難過,來源於她成為我母親前的身份。她首先是外公外婆的女兒,不是誰的母親,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女孩子。
她失去了她的媽媽。

我只能愣在座位上做數學題,我媽媽這麼難過,而這件事竟然沒有我插手的餘地。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3、
那之後沒多久,外公也去世了。
媽媽在葬禮上,平靜地抱著我,把頭靠在我胳膊上,說:“囡囡你知道嗎?媽媽沒有爸爸媽媽了。”

我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

我想告訴她,可是你還有我呀。
但是我沒有說出口。
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沒有“可是”。

父母子女,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媽媽丟了一百塊錢,我可以賺一千塊一萬塊給她。
但是我的媽媽失去了她的父母。
我再怎麼努力,也永遠沒有辦法填補。

還有比這讓人覺得更受挫更無力的事嗎?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4、

最中二的年紀裡,我也和媽媽吵過架。
最兇的一次,我萬分失望地對她喊:“你根本就不瞭解我。”
我媽媽沉默了幾秒,靜靜地問我:“那你瞭解過我嗎?”

大約是第一次,對一直覺得理所應當的血緣牽繫,有了思考和懷疑。
原來我們理所應當地覺得這世上最親近的人,父母子女,其實也不理解彼此。
而且,坦白地說,他們其實也沒有理解你的義務。

連世界上和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可以參與他們人生的部分,也很少。

承認這件事之後才發覺,我們原來比想象中,還要孤獨這麼多。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5、

翻人人狀態的時候,偶然翻到這一條。
這是在我離家上大學一年之後了: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想起那個她午睡醒來,哭著讓我一定要走的下午。
覺得彷彿過了很多很多年。

很多人覺得,這很殘酷,很寡情。
然而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寡情。
我們最溫情的時候,就是目送著他人,明知不必追,卻放任目光一直望到望不見的地方。
我們甚至希望自己,寡情、再寡情一點,
才不會在他們偶爾回頭的時候,笑得好像不知道有離別這回事。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06、

他們不再牽著你走了。
你覺得很寂寞,因為手裡很空。
但其實你背向世界一個人出發的時候,有人沉默地目送。

這樣一想,人生的許多寂寥,都變成了孤勇。
突然覺得自己肩頭沉重,覺得自己野心勃勃,力可屠龍。

知乎高贊: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臺這句話

希望我的文字能成為你的財富。

歡迎分享與關注,我們一起譚情感,譚人生,譚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