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漂者眼中的“南國書香節”

一個南漂者眼中的“南國書香節”

一個南漂者眼中的“南國書香節”

一個南漂者眼中的“南國書香節”

書香節落下帷幕了,幾乎每年有空都會去走走看看,每次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來廣州有好幾年了,沒有來之前認為廣州這個沿海城市是個金錢味道,商業氣息隆重的地方,缺少人文歷史的厚重感,或者像有人說的那樣,廣州是個文化貧瘠的城市。不過經過這幾年的自身體會這些感覺在慢慢改變中,就拿最近的圖書盛會“南國書香節”來看,就很有不一樣的感覺。

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呢?在很多地方,這樣的圖書盛會,一般都會叫做“XX購書節”突出的是購書,讓人第一印象就是一種買賣的大市場,說白了就是賣書的大會,這種大會命名也沒有什麼錯,只是相對於人類的思想傳播載體書籍來說,顯現的有點粗俗,有點人們常說的那些話,理是這個理是對的,就是聽起來有一點點的異常不舒服的感覺;然而廣州每年的這個盛會,被命名為“南國書香節”這個叫法就大有不同,“南國”直指一個地理區域,讓人會想起一箇中國南方的細膩,委婉的人文特色;“書香節”更是讓人一種特別的親切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只有顏如玉,一下子拉近了書籍與人的距離,捧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仔細研讀著,書中的智慧思想如香氣一般環繞著讀者,給人了一種意境的美,一種漫步人生,一種豁然的心態,讓讀書的人在這個有點浮躁的時代,淡定再淡定下來,就像品一杯香茶一樣,一口一口,一頁一頁的汲取智慧,汲取思想的養分。

“南國書香節”從盛會的命名上看,一定是有文化思想的人策劃,他展現了廣州與其他地區的不同,把傳播思想,傳播智慧作為了盛會的內在目的,而其他的一切都是輔助功能,讓人們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不過多的導向到一種買賣的關係中,讓人們去讀書,而不是買書,讀書是盛會的目的,在會展的現場可以看到很多書籍前都有人在翻閱著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讀是目的,讀到的是書中的香味,買書只是一種認可方式,讀了不一定買,買了也不一定讀,從現在多數身邊人來看,很多人都是把書當做一種炫耀自己的方式,書房中有不少名著,不過只是一個書皮,裡面是空的,只是用來擺設一下顯示自己。

不可否認廣州的歷史文化看起來好像沒有內地一些地區悠久,然從內心的深處我有逐漸的發現,在廣州有很多不同內地的地方,廣州沒有過多的久遠歷史文化遺蹟,卻又比較完整的近代文化傳承,在內地很多地區恐怕已經很難見到一些家族的祠堂,可是在廣州幾乎每個村莊都會有,祠堂是一個家族的紐帶,是一個家族存在的精神標誌之一,其他地區我想以前也有,只是在破四舊,掃除封建文化的時候,都掃掉了吧,當然這也把一個人的祖先,一種家族的精神及傳承,紐帶都統統的掃到垃圾筒裡了。對於一些人來說,舊的東西都是腐朽的,新的東西都是正確的,而不然近多年你會發現“老的都是經典的,經典的都是傳承的”以前你打破了老的東西,卻沒有建立起來新的東西,要破就要立,立沒有立起來,破的已經不可還原了,致使人們一下子沒有了信仰,沒有了精神的寄託。

廣州當地人應該大多數是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的華夏漢人的後裔,地處嶺南遠離中原朝代更迭的中心,就更多的保留了漢族人的一些更原始的民族特性,比如文化性,嶺南的文化讓人很多時候感覺相比北方的文化多了點細膩雋秀,更加的務實,而不是侃侃而談,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這或許就是中國現代地域文化的一個特色之處。

對於一個外地人在廣州,用一種外來人的眼光看廣州,我想應該更多的是用心去體會這個城市,用心體會這個城市的文化,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待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就會發現這個城市文化不是貧瘠落寞的,而是蠻有特色的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