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耀,爆倉了。


陸正耀,爆倉了。


前言


4月2日晚,瑞幸咖啡稱調查顯示公司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劉劍與下屬存在偽造交易等不當行為,在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儘管從財務上講則這是一樁徹底的醜聞,但消費者似乎並不關心,反而排隊搶購瑞幸咖啡,場面十分火熱。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朋友圈稱要“元氣滿滿”。


4月5日,瑞幸最終頂不住輿論的壓力正式道歉。


陸正耀在朋友圈再次發聲表示,“出事以來,我非常羞愧、痛心。瑞幸創業初衷是想做一杯好咖啡,服務千萬用戶。但是造假事件出來後,讓太多人失望、受傷!包括一直信任我們的投資人、合作伙伴,喜愛我們的消費者,還有兢兢業業的瑞幸員工和他們背後的家人。”


與此同時,瑞幸通過官方微博發佈《道歉聲明》稱,對於此次涉嫌財務造假事件,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但是公司將保持正常營業。


高盛:瑞幸咖啡股東發生違約

瑞幸咖啡董事長被強平


北京時間週一,依據高盛向其客戶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由於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控制的實體未能履行5.18億美元的貸款保證金安排,其正在幫助貸款人強制出售該實體質押的7640萬股瑞幸咖啡ADS。


聲明稱,貸款發放方將根據市場條件,在一次或多次公開市場或私人交易中對抵押證券出售。媒體報道稱,貸款發放方包括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萊。


高盛在聲明中稱,此次出售不會改變陸正耀在公司的投票權,但此次出售將大幅降低瑞幸咖啡CEO錢治亞的投票權。數據顯示除了陸正耀外,錢治亞的家族基金也抵押了一些股份。


消息一出,處於風口浪尖的瑞幸咖啡,股價再次崩盤,一度暴跌20%


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4.39美元/股,跌幅高達18.4%,目前的市值僅為10.97億;盤中該公司股價一度報4.27美元/股,下跌超20%。


依據報告,強平計劃根據一項5.18億美元的保證金貸款安排。


這意味著剛在朋友圈說完要“元氣滿滿”的陸正耀,爆倉了。根據瑞幸咖啡週一的收盤價,高盛持有的這些股份的價值僅為3.5億美元,損失約1.68億美元。


陸正耀,爆倉了。


1月31日,渾水發佈的一份匿名沽空報告中披露,瑞幸的管理層已經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持有量(或已發行股票總數的24%),令投資者面臨追繳保證金導致股價暴跌的風險。


按照報告發布時期的價格計算,這些股票的價值約為25億美元,通過股票質押獲得融資,是管理層在不直接出售股權的情況下,獲得融資的常用方式。


但是這往往會被認為是一種負面信號:大量的股票質押極有可能形成一種負面循環,在公司出現問題時導致股價暴跌。


瑞幸的管理層總共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近一半的股份,根據渾水所提供的資料,瑞幸大股東、董事長陸正耀持有約6060.6萬股ADS,當中約1818萬股已被質押;首席執行官錢治亞持有3906萬股ADS,當中約1826萬股被質押;陸正耀的姐姐Wong Sunying則持有約2461萬股ADS,全數均已質押,亦即合共約6105萬股瑞幸ADS被質押。


依據其招股說明書,這些股份甚至超過了公司在2019年5月IPO和2020年1月配售的總股份(5100萬ADS),這意味著投資者則面臨股票崩盤的巨大風險。


律師:棄卒保帥不管用 高管都會被調查


美國聯邦法院註冊出庭律師、瑞幸咖啡集體訴訟案在美國代理律師劉龍珠表示,已經接到十幾個客戶就證券欺詐希望提起集體訴訟,我們正在選訴訟代表,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不大可能是個別高管行為,如果造假屬實,董事會及高層管理成員都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美國證監會一定會進入調查。


劉龍珠稱,棄卒保帥在美國不管用,劉劍把責任全部承擔,但高管坐牢的可能性也很大,高管都會面臨集體訴訟和刑事責任,瑞幸咖啡也可能面臨退市。

“根據之前與美國司法部和證監會打交道經驗,劉劍被檢控成功的概率很大,除此之外公司高管董事長、CEO和CFO以及包括所有獨董在內的董事會成員都不可能推卸責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清白,這句話我是可以負責任的。”


劉龍珠表示,在美國證券欺詐被司法部提起刑事檢控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國曆史上前納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麥道夫也曾因包含證券欺詐被判處150年監禁。美國安然也因證券欺詐相關聯事件被司法部刑事調查,最後CEO被判刑24年,以及罰款2380萬美元。


“在美國做集體證券欺詐的律師事務所並不多,大概也就20家,美國證監會對於證券欺詐的案件處理,我也比較熟悉,對美國司法比較瞭解,就算劉劍把責任全部承擔,但是董事長或高管坐牢的可能性也很大,就算不知情也是縱容其偽造交易金額,包括陸正耀、CEO錢治亞、劉劍在內高管都面臨最高500萬美元罰金。”


談及瑞幸涉嫌財務造假的影響,劉龍珠表示,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一事,對於中概股的影響是空前的,影響非常巨大,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由於金額巨大,會影響到中概股在美國形象,中概股在美國上市會更加艱難,日後審核也會變的更加嚴格。


中概股企業大佬們紛紛表態


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不僅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同樣也牽連了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同鄉”們。受此影響,在美股上市的多家中國企業近日均遭遇不同程度的股價下跌。


剛剛接任京東總經理的徐雷為此在朋友圈直言不諱地表示:“(瑞幸)這樣的中概股老鼠屎對中國企業的形象影響是破壞性的,對中國創業企業的負面影響是深遠的,經此事,全社會很多的經濟成本會提高,因為信任已經被破壞了,而信任是最昂貴的。”


陸正耀,爆倉了。

前魅族副總裁李楠也在微博上發表了類似的觀點:“瑞幸其實不是用美國投資人的錢在補貼用戶,實際上是用中概股在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信用在套現。這次瑞幸這次財務造假,賣空內幕交易,渾水業務問題三級炸彈,八成挽回不了。所以納斯達克的中概股信用,他也一口氣給割了。”


陸正耀,爆倉了。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對此事痛心疾首,他在直播中表示:“本來瑞幸咖啡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它作為一個像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的補充,而且符合中國的國情,為大家提供移動的咖啡。這件事情是為大家服務的一件好事。但是因為不誠懇,不誠實嘛,這樣的公司就不值得信任。而且把中國的中概股一下子拉下了很多,對中國的企業家或者創業公司在世界人民中間的形象其實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為何中概股企業的大佬們都對此事表現的如此深惡痛絕?因為在2011年,就曾出現因部分中概股財務造假,而引起的全體中概股信任危機,那時他們經歷了股價重挫、再融資困難、焦頭爛額找機構背書、千方百計後仍不得不退市……這次,他們大概率又要變成那被殃及的池魚。


2010年年末,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大連綠諾,被混水出具空頭報告,從此掀起一連串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的做空及獵殺中概股狂潮。2011年5月,上市公司東南融通財務欺詐醜聞亦將中概股的獵殺季推向高潮。一系列財務造假醜聞令中概股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不斷公佈的財報令美國投資者感到失望,大部分中概股的股價大幅下挫。2011年下半年,唯一登陸美股的土豆網開盤即遭遇破發,並連續下挫;在當時,迅雷、盛大文學、拉手網、凡客等多家企業取消了赴美IPO計劃。


部分公司的財務造假,讓美股的中國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也遭受歧視,中概股集體背上了黑鍋。2011年6月,美國券商盈透證券宣佈,由於擔心一些中國公司可能存在會計違規行為,已禁止客戶以保證金的方式買進部分中國公司股票。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達到132家,其中包括麥考林、新浪、噹噹網、搜狐等知名企業。


為應對危機,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紛紛展開自救,除回購、派發鉅額股利、管理層增持,和找權威機構做背書外,甚至出現了“退市熱”。但總體說來效果並不理想。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為14家,退市為41家。去年同期,上市為42家,退市僅3家。


被瑞幸咖啡殃及的中概股


分析人士稱,首先被“有色眼鏡”影響到的中概股,可能是和瑞幸一樣是進行“燒錢”商業模式的虧損企業,例如拼多多和蔚來汽車。


據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顯示,蔚來、拼多多的虧損分別高達86.39億元、52.16億元。其中,拼多多目前依然在繼續著百億補貼計劃,試圖通過鉅額補貼吸引消費者使用該平臺。“對於本就處於嚴峻大環境下持續燒錢虧損的中概股而言,無疑會導致國內外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這些虧損燒錢的企業,這意味著它們要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的難度將急劇加大,想在資本市場講好故事並活下去勢必會變得更艱難。一旦出現融資受阻,他們的商業模式可能也很難支撐企業走得更遠。”


徐光勳隨後又補充道:“我現在沒法量化瑞幸造假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但是我們接下來都會看到後果。過去美國投資和監管機構,對中概股信息披露的完整度、透明度、及時性有過偏見。最近幾年好了一些,2017年有27家中概股到美國上市,2018年是32家,數量在增加。瑞幸事件一出來,中概股公司在美國融資的難度會增加。中概股的發行價、股價、估值,都會受影響。”


在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前夕,納斯達克總裁Nelson Griggs曾對媒體表示,預計今年一、二季度的IPO市場將非常火爆,有來自不同領域約30家中國公司正在與SEC備案准備上市。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羅煒表示,當出現信任危機,新的企業再要上市,付出的代價很大。“這種代價體現在,第一,發行股票時沒有人要。第二,可能有人願意要,也不會按照企業預期的價值,而可能是極大的折價方式來認購。比如唯品會,在2012年上市的時候,就是所謂的‘流血上市’,估值極低。直到2014年,才逐漸恢復較為正常的估值水平。”


某大型券商多年從事中概股IPO業務的投行人士告訴e公司記者,原本在疫情影響下,許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的進程已經遭遇中斷。現在,瑞幸財務造假必然又引起美股投資者喪失對中概股的信心,不少公司都擔心2011年美國中概股信任危機重演,接下來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大概率會面臨更加複雜的環境。


後記


瑞幸咖啡曾是資本市場上的明星,備受國內外機構投資者青睞。在IPO之前,瑞幸咖啡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神速完成了三輪共計5.5億美元的融資。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市值47.4億美元。從創立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上市,創造了資本市場的記錄。


出於對瑞幸咖啡未來增長的看好,即使瑞幸拖著鉅額虧損和較差的現金流赴美上市,美國的投資者依然十分看好,短時間破發後股價一路上揚,在2020年年初達到了51美元的高位,峰值市值約為128億美元。但是,隨著財務造假醜聞的曝光,一切都化為泡沫。


瑞幸咖啡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從“元氣滿滿”到“被迫爆倉”,還有美股市場對中概股產生信任危機。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同鄉”們紛紛表態,不僅是對瑞幸造假事件痛心疾首,更擔心自己又要變成那被殃及的池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