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當歐洲文明的搖籃古希臘還是一個山多地碎、小邦林立的未開化之地時,四千多年前的中華,已是一個有文字記載、有遼闊疆域、有中央政府、統一多民族的大國。《尚書》記載,舜繼承堯,攝行天子職責,巡狩四方、祭名山大川、考查諸侯政務。

當古希臘泰勒士、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群星輩出時,我們的孔孟、墨翟、老聃、韓非、李悝、鬼谷子早已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當阿喀琉斯與布里塞伊絲在盲詩人荷馬的《伊利亞特》中極盡悱惻纏綿時,我們的《詩經》早已在訴說著“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當柏拉圖的《法律篇》、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還在糾結於對於法來源的自然理性論和經驗理性論時,我們儒家的煌煌大典《周禮》早已家弦戶誦、仁光普照。

當歐洲經過了黑暗的中世紀,一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的來臨才引起人民對神學愚昧的反思並引發文藝復興時,“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我們儒、釋、道三家早已在戰亂動盪中水乳交融至頂峰。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長因秩序動盪、世風日下而感束手無策?“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我們有儒家的仁德教化,可進行徹底的心理改造而使人心良善、知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長因感碌碌無為或者忙碌妄為而心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有誕生於本土,倡天道無為、道法自然,動合無形、瞻足萬物,使人平和、寬容、精神專一的道家。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我們自閉、自戀?“道家青牛騎出去,佛家白馬馱將來”,恰恰相反,我們歷來提倡兼收幷蓄、吐舊納新、博採眾長。誕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佛教,自漢明帝打開官方的迎請大門,隨後數百年間,鳩摩羅什、真諦、法顯、玄奘,天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此後的東土,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大乘佛教在中國的輝煌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慈悲濟世,利樂有情”,“普度眾生、勸惡向善、扶危濟困”,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日、韓、東南亞等地,佛教至此成為世界性宗教。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我們有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表意文字-漢字;我們有《詩經》、《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我們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牛郎織女、麻姑獻壽、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我們有棋、鼓、蕭、琴、笛子、二胡、古箏、琵琶;我們有《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我們有京劇、豫劇、川劇、崑曲、秦腔、黃梅戲、皮影戲、二人轉、河北梆子。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我們有國畫、剪紙、刺繡、風箏、泥人、春聯、古玩、玉佩;我們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古井、石獅、兵馬俑、秦磚漢瓦、亭臺樓閣。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我們有筷子、餃子、湯圓、團圓飯、年糕、月餅;我們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我們有《脈經》、《千金方》、《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八大菜系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本草綱目

它們是我們幾千年文化的瑰寶,是我們民族意識的寄託,是世界各地每個炎黃子孫的精神家園。

我們迷茫過,西方的堅船利炮,曾將我們的民族自尊心擊毀;我們自卑過,遍地的福特、豐田、大宇,曾將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擊碎。“外來和尚會念經”,“月亮是外國的圓”。直至現在,我們有時寧願在聖誕節裡與朋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一起徹夜狂歡、肆意揮舞鈔票,卻在“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日子裡,推說“車票不好買”、“工作忙”,不願與霜染雙鬢的父母一起“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的情侶們更願意在公曆的二月十四“生娃論丁”(Valentine's Day),而不願在農曆的七月初七“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該覺醒了。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誠然,西方的自然科學在我們閉關鎖國時曾走在我們的前面,但從兩彈的試爆成功,到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再到蛟龍下海、神舟上天、殲15飛鯊,表明我們已在大踏步迎頭趕上。這一切的成果依靠的不是耶和華、默罕默德,而是我們老祖宗口口相傳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歷經三十年的壯觀增長,我們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切導致民族自卑直至產生民族虛無主義的東西已統統不復存在。我們欣喜的看到,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正在越來越受國人包括青少年們的關注,我們遍佈世界134個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正持續激發著國外公眾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中華文化正在以博大的胸襟擁抱世界。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文化是我們民族的血脈,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我們應該倍加珍惜自己的傳統文化,在建設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旅途中,將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薪火相傳、攜手並進、共譜盛世華章。


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共譜盛世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