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alesforce、AWS,看雲時代的開放生態平臺

牛透社

阿朱說

阿朱對產業的洞察與感悟

從Salesforce、AWS,看雲時代的開放生態平臺

文章源自公號:阿朱說


從1600年,全球第一家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到公司發展為集團、聯盟,到今天企業的開放生態。整個商業組織經歷了個人-家庭作坊-工廠-公司-集團-開放生態平臺的過程。


雲時代,生態,更是商業組織發展的終極目標。要麼融入生態,要麼自建生態。生態,提供企業業務在線化恣意生長的環境,在數據驅動下,讓企業業務過程更加自動化智能化。


1

商業組織的終點:開放生態平臺


公司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偉大產物,往歷史看,有個體戶與家庭作坊、家族與合夥人制,後來才出現公司這一形式。人類歷史上第一家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是1600年成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具有以下

六大特徵:通過社會募集資本金、董事會與企業法人、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股份可轉讓、永續經營、有限責任。


往後看,公司逐步進化為集團甚至聯盟,按照形式來說有卡特爾、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尤其還有特別的如日本財閥、德國國家資本主義;按照產業來說有產業上下游整合集團、多元化投資集團;按照地區來說有本國多地區經營集團、全球跨國集團。


1995年是全球跨國經營新的革命時期。1995年,互聯網爆發,亞馬遜電子商務、雅虎資訊門戶均成立。


亞馬遜電子商務通過全球可訪問的網站、24小時x7天運行,供全球消費者購物、交易支付、客服問答,亞馬遜電子商務通過線下佈局倉儲物流配送把商品送到每個消費者手中。


而以資訊信息服務為主的雅虎,更是開啟了線上虛擬商品與服務消費的新紀元,後來出現的 Google、Facebook、LInkedIn、Twitter 均是如此。而在線提供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系統軟件、應用軟件,也是這一方向的演進,佼佼者如 AWS、Salesforce,它們都是新時代的全球跨國經營的典範。


再往未來走,會是怎樣呢?按照商業組織的發展,必然會從個人-家庭作坊-工廠-公司-集團-開放生態平臺


從Salesforce、AWS,看雲時代的開放生態平臺


2

IT 生態的關鍵:平臺支撐和技術服務


從1946年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 ENIAC 誕生,IT 這一行業已經走過了70多年。但是 IT 行業專業分工卻是從1969年 IBM 因為美國反壟斷風潮而思考硬件、軟件、服務分離開始。


在70年代之前,計算機的硬件製造、操作系統、開發語言、應用軟件都是一家公司製造,甚至同一家公司的不同系列的計算機型號之間都很難移植或兼容。這一鴻溝被1964年 IBM 研發的 System/360大型機打破,這一系列是世界上首個指令集可兼容計算機。


旋即,1972年,IBM 德國公司的三位高級僱員離職,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的企業軟件公司:SAP

。這是硬件與軟件的專業分離


1988年,SAP 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費城成立 SAP 北美分公司,並且與安達信管理諮詢公司合資成立“SAP 諮詢服務公司”,雙方各佔50%的股份,這也暗示著硬件、軟件、服務的專業分離


1976年,喬布斯成立 Apple 電腦公司,1977年推出的 AppleII 電腦是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拉開了世界 IT 行業 PC 時代。為了對抗蘋果公司的迅猛發展,1983年,IBM 聯合眾多硬件合作伙伴制定了 PC 硬件兼容標準,免費開放,只要符合此標準,不同硬件廠商生產的零部件組裝起來都可以正常工作,這就是 PC 兼容機的來歷。從而爆發了全球 IT 工業大發展


1990年,微軟發佈 Window3.0,這一跨時代的圖形窗口操作系統,向硬件層提供了對虛擬設備驅動(VxDs)的支持,向軟件層提供了統一的 Windows API 和 MFC 類庫,從此 Windows 操作系統獲得了眾多的硬件支持和軟件支持。


1991年,還發生了一件不起眼但是未來影響全球 IT 產業的大事,那就是:Linus 寫出了 Linux 操作系統並且免費開源,1994年正式發佈 V1.0 版本。1995年正好趕上世界互聯網創業熱潮,迎風而起。


2002年,亞馬遜電子商務為了支撐第三方商家的多樣需求,對外開放了 Amazon Web Service,這也無意中開創了 AWS,如今風靡全球的雲計算。


2008年,蘋果公司發佈了 iPhone 3G 手機,這款手機首次發佈了 Apple App Store,蘋果公司和應用開發公司三七分賬,開啟了蘋果公司繁榮的應用生態。但是,蘋果公司引領的移動互聯網卻制定了事實上的標準,那就是 App 之間很難跳轉、打通,這不同於大家早已熟悉的 Web 互聯網:URL、Link、HTTP。


所以,2017年,中國騰訊微信,推出微信 Open ID、微信小程序 UI,大力推廣,希望藉助微信超過十億的活躍用戶群體,讓應用程序之間統一登錄、統一 UI。中國阿里也在自己體系內大力推廣統一登錄技術和統一 UI 技術。


我們還發現一個共性,他們為了發展生態,都特別重視對開發人員的支持。


從Salesforce、AWS,看雲時代的開放生態平臺


常見的有三種方式:

技術大會,如微軟技術大會、Oracle 技術大會、AWS 技術大會、Salesforce 技術大會;

培訓認證

業界技術社區


縱覽歷史,我們發現 IT 生態成功打造的關鍵特徵:


平臺支撐來看,需要具備:免費開源、標準穩定的 Open API、統一 Open ID、統一UI技術、應用商店。


技術服務來看,需要具備:技術大會、培訓認證、業界社區。


但是,我們也不要喧賓奪主,我們仍然需要看到:亞馬遜電子商務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臺,蘋果手機的累計銷售量以及 App 客戶付費仍然全球領先。


3

雲時代成功的商業模式:

AWS+Salesforce+Amazon


本地安裝軟件時代,在企業 IT 界,最成功的商業模式是:IBM+SAP+埃森哲。在1999年麥肯錫出版的一本書:《軟件業的成功奧秘》中對這個商業模式有詳細的描述。


他們都是聚焦大型、巨型企業客戶,客戶數量少、但客戶規模龐大、組織和業務流程複雜、IT 需求複雜且要求高、需要一攬子解決方案、需要持續深度服務、客單價高、IT選型決策複雜、銷售跟單時間長。


IBM 的核心模式是:通用標準系統軟硬件產品+應用解決方案+業務諮詢。通用標準系統軟硬件產品如服務器、存儲設備、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企業中間件、企業安全。


IBM 在應用層面採取廣泛合作,為客戶提供一攬子應用解決方案、項目總包管理、整合 IT 架構設計諮詢,甚至 IBM 在2018年連通用的企業應用 Domino/Notes 都出售了。


在業務諮詢方面,IBM 於2001年收購普華永道 IT 諮詢,為企業客戶提供基於高新技術驅動的業務變革方案。


SAP 的核心模式是:提供通用標準企業應用軟件套件+平臺。通用標準企業應用軟件套件一般包含不管哪個企業都會使用到的財務、人力、項目管理、流程管理等。


對於產供銷研這個通用業務產業鏈也會提供:研發管理 PLM、採購供應鏈 SCM、生產製造管理MRP、銷售管理 CRM。


對於周邊應用、行業業務應用,SAP 的策略就是:提供平臺(開發平臺和集成平臺),便於開發新的周邊應用,便於已有的行業業務應用集成到 SAP 這個應用大套件上。


從核心本質上來講,SAP 是一個典型產品研發公司。SAP 雖然也擁有龐大的銷售顧問、售前顧問、實施顧問、技術支持顧問,但主要是為了配合合作伙伴一起工作,以便讓客戶應用成功。SAP 只有在一些新的戰略行業、新的戰略產品、新的戰略地區才會更多的主導,一旦打樣形成成熟方法論,就會仍然以合作伙伴為主導,SAP 主力做好合作夥伴的能力提升和支撐即好。


埃森哲的核心模式是:實施服務+持續運維服務。埃森哲雖然也提供業務諮詢、應用解決方案、整合 IT 架構設計諮詢、項目總包管理服務,但埃森哲既不研發通用企業應用套件產品,也不研發通用系統軟硬件產品。


從核心本質來講,埃森哲是一個典型的服務型公司。近些年來,埃森哲也從 IT 服務、業務諮詢服務逐步延伸到業務外包服務。


而在雲的時代,在我們的洞察中,最成功的商業模式變成了:

AWS+Salesforce+Amazon 模式


埃森哲服務從 IT 服務逐步延伸到企業業務外包,而 Amazon 是從一成立就直接提供企業最核心的:營銷服務、交易平臺服務、企業採購服務、倉儲物流配送服務、金融服務Amazon 從第三方商家平臺延伸出了成功的 AWS IT 服務。


IBM 有通用標準系統軟硬件產品,如服務器、存儲設備、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企業中間件、企業安全,而 AWS 也提供了雲服務器、雲存儲、雲數據庫、雲企業中間件、雲安全服務。


一開始,AWS 在硬件設備方面採取品牌硬件廠商設備方式,在軟件方面採取開源項目雲上部署開放雲服務方式,賺的實質上是系統軟硬件批零差價和運維服務的錢,這非常像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研發製造商的關係。但 AWS 逐步進化,開始研發自己的硬件甚至芯片,系統軟件也逐步用自己原創研發的產品進行了代替。


AWS 除了通用標準系統軟硬件雲服務以外沒有上層應用,所以 AWS 採取廣泛的應用合作組成解決方案,並且運營雲應用商店,方便客戶在線選擇應用軟件、在線購買支付、在線安裝部署、統一運維、統一安全保障。但是,AWS 目前仍然缺乏 IBM 對應的業務諮詢能力。


在中國,阿里雲通過資本手段,對領頭的應用提供商、系統解決方案集成商、實施服務商進行廣泛投資,形成了強大的阿里雲系。


阿里集團統一管理阿里釘釘和阿里雲,正如當年的 IBM 打造 Domino/Notes 協同套件一樣,集文檔生產、知識管理、項目管理、通信、協同、門戶、開發平臺於一體。


阿里雲也在大力吸引 IBM、Oracle、德勤、埃森哲的人才,希望能夠在應用解決方案、大客戶銷售、大客戶實施服務與項目總包管理、高科技驅動業務變革諮詢與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從Salesforce、AWS,看雲時代的開放生態平臺


而阿里集團和 Amazon 也非常類似,是業務服務+IT 服務一體化集團,構築了完整的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戰略。


經典本地安裝軟件時代,SAP 偏向於企業內部管理,而云時代的 Salesforce 偏向於企業外部業務運營。所以 Salesforce 如今構築成了:社區雲-營銷雲-電子商務雲-銷售雲-服務雲-協同雲這套應用雲服務。


但 Salesforce 並未採取 SAP 只聚焦進行產品研發生產的模式。藉助在線雲服務,Salesforce 把自己從一個軟件產品研發公司轉變成為一家服務公司。作為一家服務公司,核心就是持續抓住客戶。這一點在麥肯錫的《軟件業的成功奧秘》中被鮮明指出。


所以,Salesforce 為了持續抓住客戶,專門創新性的設立了

客戶成功組織。這不同於經典的本地安裝軟件時代,有比較明確的實施期和運維期。


在 Salesforce 看來,客戶需要持續不斷地護航、永不落幕地實施,讓客戶的應用水平越深越好,越廣泛越好,所以 Salesforce 持續不斷地在線提供社區技術支持、在線即時通信問答、在線視頻培訓、在線監控預警、在線應用優化。


SAP 為了高水平地服務大型巨型企業客戶、內部管理需求、本地安裝、個性化深度服務,不斷專業分工,形成龐大的合作伙伴體系。而 Salesforce 從一開始定位在中型中大型企業客戶、外部業務運營、在線雲運行、標準服務,就形成了內斂的 Salesforce 自閉環體系。


從核心本質上來講,Salesforce 非常像 Amazon 平臺。


Amazon 平臺作為營銷、交易平臺,不管是中小商家,還是大型品牌企業,都統一使用 Amazon平臺,只不過大型品牌企業會通過 Amazon 開放平臺、Amazon 業務服務市場、AWS 雲計算和應用商店進行擴展,這個模式和 Salesforce 的開放平臺、應用商店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Salesforce 並未形成類似Amazon業務服務市場,而是 Salesforce 與 Google 搜索、Facebook 社交網絡、Amazon 電子商務有深厚的合作。


我們洞察,在產品(生產設備)智能化、業務在線化的未來,企業的營銷、交易與採購、智能生產製造、服務過程中都會被留下全息數據,這些海量數據會驅動人工智能反向讓這些業務過程更自動化智能化。這個潮流,會讓全球化業務、24x7運轉更加的內閉環。這就如同極速高鐵和靈活掛接車廂的普通火車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