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相國遺言,最終身死國亂

齊國的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後,國家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富強,管仲也被齊桓公尊稱為“仲父”。

後來,管仲年事日高,重病纏身,連專程來探望他的齊桓公看到其病中的淒涼情狀,也不由得悲從心中來,在一旁暗自垂淚。

管仲見了齊桓公,管仲覺得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因此提醒君主需要及早擬定相國人選,否則到時無人輔佐,相國一職可謂重中之重,務必儘快抉擇。

其實齊桓公見到管仲病重的這些日子也一直在思考,但除了管仲之外, 齊桓公實在是不知道該把國政交給哪一位才放心!想來想去覺得只有鮑叔牙合適,畢竟他算得上是管仲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是管仲的恩人。

不聽相國遺言,最終身死國亂


聽見齊桓公這樣問,立刻遭到管仲的拒絕,鮑叔牙此人德才兼備,但可惜他不適合做相國。因他對別人的過錯和缺點深惡痛絕,一旦留下壞印象,就牢記在心,久久難忘。作為一個相國,如果像這樣沒有虛懷若谷的寬廣胸襟,又怎能協同上下,與其他大臣和睦相處呢?而如果連這點也不能做到,又怎能領袖群臣協助君王處理好國政呢?還有三個人,主公務必小心對待,此三人絕對不可委以重任。

第一個就是易牙,易牙曾經把自己的孩子殺了,蒸熟了讓齊桓公一飽口福。但是正所謂‘道是平常心’。他能有這樣超乎常情常理的舉動,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表面上看易牙對主公仁至義盡,但卻十分值得懷疑,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今天他能對自己的親生骨肉下毒手,那他明天對您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呢?

不聽相國遺言,最終身死國亂


第二個是豎刁,為了能侍候齊桓公, 豎刁閱割進宮,不惜自殘來向齊桓公盡忠,但是這樣的人確是最值得提防的。這樣的人連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都不愛惜,對自己都能如此狠心,到關鍵時刻難道不會摧殘君主嗎?


第三個便是開方,此人乃堂堂衛國公子,卻捨得拋棄尊貴的地位,甘願做主公的臣子;人情莫親於父母,而他父母去世時,他卻忙於輔佐主公竟然沒有回去奔喪。但是反過來想,他捨棄富貴必定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富貴。一個人對自己的生身父母尚且如此,又豈能指望他一心一意地回報他人的恩情呢?懇請君主您不要一味地因為那些人的特殊言行而感動。異於常情之舉,必定暗藏非常之企圖!”

不聽相國遺言,最終身死國亂


齊桓公覺得管仲所言入情入理,於是把他的囑咐銘記於心,漸漸地疏遠了那三個人。管仲在以平常心洞察出隱藏在齊桓公身邊的小人的險惡時,入情入理地力勸其切不可重用此等佞臣,可以說是為齊桓公預先除去了莫大的隱患。然而,遺憾的是,管仲死後,齊桓公雖然曾經一度遠離了那三個小人,但是在鮑叔牙死後,最終還是又啟用了他們,結果導致自己身死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