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運動員為何在比賽中頻頻漱口,而不是喝下去?這其中大有學問

​足球運動是一項體能消耗非常大的運動,我們普通人在踢球時經常會通過喝水等方式來補充體能以及給身體降溫。但為什麼職業球員經常會在比賽中喝水,然後又把水吐出來呢?這樣的漱口行為是否能夠提升狀態呢?對於這個疑問,外國媒體給出了答案,這其中大有學問。

足球運動員為何在比賽中頻頻漱口,而不是喝下去?這其中大有學問

根據專業測評媒體的數據分析可以得知足球運動作為消耗非常大的一項體育運動,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補充水分等來提升自己的狀態,但由於足球運動非常激烈,過度補充水分反而會適得其反,導致自己反胃等眾多不良反應,而且水喝得太多也會影響運動員在運動時的表現。所以許多的運動員會通過漱口的方式來緩解自身的體溫,散發身體熱量,給大腦一個已經補水的錯覺,讓大腦主導身體的恢復。對於這種行為還有一個專業化的名詞,叫做碳水化合物漱口。碳水化合物漱口是指通過漱口的方式對口腔進行降溫,並且保證一定的能量,使得大腦誤認為體溫將要下降,能量將會得到補充的錯誤信息,從而主導自身運動狀態的恢復。

足球運動員為何在比賽中頻頻漱口,而不是喝下去?這其中大有學問

所以說足球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漱口行為不僅為了防止自己補充能量及水分過多導致自己狀態的下降,還為了能夠讓自身補充一定的能量和水分,使自己的體溫下降,充分地發揮自己的運動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解決自身的疲勞感,還能夠解決補充水分過多所帶來的弊端,可謂是兩全其美。如果說這種做法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水中所包含的礦物質以及其他各種微量元素可能會對運動員的口腔牙齒造成一定的損害,但這並不影響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所以說這樣做還是利大於弊的。

足球運動員為何在比賽中頻頻漱口,而不是喝下去?這其中大有學問

其實足球運動員並不是在比賽中都這樣做的,在中場休息以及夏日比賽中的補水時間時,他們還是會通過喝水的方式來降低自身的體溫,防止自己中暑。因為這段時間相對較長,能夠使得體內的水分揮發,並不影響運動員在場上的狀態,所以他們才會選擇在這些時間內進行補水。而在比賽進行時則可能會因為過量補水會導致胃部瞬間聚集大量的水,影響自己的奔跑等其他動作。所以在比賽進行時運動員大多不會選擇補水,而是選擇通過漱口的方式欺騙大腦,使大腦降低疲勞感。

足球運動員為何在比賽中頻頻漱口,而不是喝下去?這其中大有學問

有專家表示:除了足球運動以外,其他消耗較大的運動的運動員也會通過類似的方式“欺騙大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拉松比賽。因為馬拉松比賽距離較長,對身體的消耗是非常大,所以需要補充水分和其他礦物質,但是過度的補水會導致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中狀態的下降,所以他們通常會在補給點,選擇喝一點點就扔掉,畢竟如果胃部水水量過多是會嚴重影響運動員在奔跑時的狀態。而這種行為既能很好地解決掉自己身體的疲勞感以及飢餓感,又不會因為胃部過賬等原因影響狀態,所以深得很多運動員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