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甲方乙方》由馮小剛導演指導並主演的喜劇片,影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

這部影片採用了小品串聯式的電影結構,作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片,影片上映後以3000萬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期的票房冠軍,並榮獲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甲方乙方》這部影片奠定了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也讓他成為中國內地的“賀歲片之父”。可以說這部影片表達了他創作電影的初衷,就像影片中的那句臺詞:“成全了別人,陶冶了自己。”

馮小剛作為中國商業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新聞網評價他:“在具有馮氏幽默印記的電影作品中,馮小剛以其平民視角的幽默與調侃實現了雅俗共賞的效果。他擅長用調侃戲謔的方式講述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其作品在抓住大眾主流娛樂心理的同時,還能反映出人性的善惡。”《甲方乙方》這部影片正是用幽默喜劇的方式折射出人們不懂得珍惜當下生活,人情冷漠的一面,荒誕中也有真實的生活和人情冷暖。

影片講述了四個年輕人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遊”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平民百姓想做一位將軍,富貴的老闆想體驗窮苦生活,耀眼的明星想過普通人的生活等等。四個年輕人在幫助顧客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從開心、好玩,到最後投入自己的真情,從為了盈利到最後決心做成慈善。雖說搞笑荒誕,卻也貼近生活。

今天,我想從影片獨具特色的小品串聯”式的結構、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荒誕美學、影片中的隱喻和諷刺這四個方面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和這部影片的魅力。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01、小品串聯”式的結構:將六個小品式的段子串聯起整部電影,四個年輕人從開始為人們造夢,到最後為人們圓夢,開頭與結尾相呼應

《甲方乙方》這部影片並非單線和雙線敘述,而是採用小品串聯”式的結構。通過實現不同階層的不同夢想,將六個小品式的段子串聯起整部電影。賣書的想過過當將軍的癮、廚子想嚐嚐寧死不屈,當英雄的滋味、幾次遭遇愛情失敗的人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在家裡大男子主義,把老婆當受氣包、富人想體驗苦日子,明星想做回普通人、身患癌症的無房夫婦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屋。

影片將荒誕與真實相結合,將幽默與喜劇相結合,為觀眾呈現出生活中的人情冷暖。

六個不同的段子,代表了六種階層人不同的夢想,人物選取得非常有代表意義。

賣書的生活安逸,生在和平年代,卻有一個將軍夢。這個選取代表了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內心卻動盪不安,將人物內心與所處時代進行對比。

川菜廚子整天與味道打交道,心直口快,藏不住秘密,卻有一個守口如瓶的英雄夢。這個人物代表了小人物也有大夢想。

愛情失敗的人,喪失了生活的信心,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人物代表了那些將愛情當成人生全部的人。

在家裡大男子主義,不會尊重和疼愛老婆,拿老婆當受氣包的人。這個人物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大男子主義的人。

有錢人想體驗吃苦的日子、明星想做一回普通人。這個人物代表了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身患癌症的無房夫婦,多年來兩地分居。這個人物代表了那些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的人。

這六個場景在自己的價值層面上進行了轉折。場景一:從書店老闆到戰場將軍。場景二:從心直口快到膽小如鼠。場景三:從喪失信心到恢復了自信。場景四:從大男子主義到學會尊重和疼愛老婆。場景五:從老闆到農民、從明星到普通人。場景六:從無房到有了短暫的家。

六個不同的場景和人物,反映了不同階層的不同夢想,這是這部影片的電影弧光。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影片中的四個年輕人身份置換,原本是“好夢一日遊”的創辦者,同時又是實現夢想的參與者。他們忙的團團轉,剛脫下美軍傷兵的衣服又換上清兵的軍服;一會兒是參加作戰會議的將領,一會兒又成了溜鬚拍馬的衛兵;一會兒扮演地主,一會兒又扮演公主。

四個年輕人從造夢者,最後成為圓夢者,最初以盈利為目的,最後以慈善為信念。他們那一代人的青春與魯莽,善良與衝動,成就了這部回憶和懷舊夾雜的影片。

《甲方乙方》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期的票房冠軍,離不開它獨特的“小品串聯”式的結構。中國人過年的一個習慣是看春晚,而春晚裡不可或缺的就是小品,深受人們的喜愛。這部影片單就這一個因素就俘獲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心。

02、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具有馮氏幽默印記,常在幽默和調侃中表現小人物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

熟悉馮小剛電影的觀眾都瞭解,他的影片具有馮氏幽默印記。

像《甲方乙方》中的經典臺詞:“打死我也不說,地主家的餘糧沒了。”讓人記憶深刻,啼笑皆非。

六個場景中,有五個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馮小剛對小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需求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常在幽默和調侃中表現小人物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影片中的第一個場景,一個賣書的,心懷將軍夢,和平年代中,人們過著安逸的生活,然而內心的動盪和不安讓他們有著與現實脫離的夢想。整日與書本打交道的人,在戰場上、會議中也頗具將軍的氣質與威嚴。

影片中的第二個場景,一個廚子整天與廚房相伴,卻心懷英雄夢。心直口快,自以為是條硬漢,沒想到不僅嘴快,膽子還小,沒做成守口如瓶的大英雄,卻對英雄肅然起敬。

影片中最後一個場景,常年兩地分居的夫妻,妻子查出患了癌症,夫妻兩個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丈夫在醫院走廊痛哭。姚遠將自己的婚房借給了這對夫妻,妻子為數不多的日子是在家的溫暖和丈夫的陪伴中度過的。

小人物也有夢想,儘管這些夢想離現實相距甚遠,但每一份夢想都值得捍衛。影片中六個人物是飽滿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他們有夢想,有冷暖,也有善惡和是非。

正如約翰·卡彭特所說:“電影就是將精神的東西物化。”

四個年輕人和六個人物,在各種場景內和場景間切換,觀眾看的是電影,悟的卻是人生。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03、影片的荒誕美學:將“大荒誕、小真實”的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

《甲方乙方》雖是一部喜劇片,實際上是導演用“大荒誕、小真實”的風格講述小人物的夢想和人情冷暖。賣書的、川菜廚子、遭遇愛情失敗的小青年、婚姻家庭中的大男子主義、身患癌症的無房夫婦,每一個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在實現夢想的時候,其實也是價值發生轉變的時刻,從負面轉化為正面,從悲痛轉化為欣喜。

姚遠和周北雁在公交車上誇讚一位西裝革履的乘客,誇著誇著卻瞧見了他將手伸向別人錢包盜竊的事實,於是上演了公交車上抓小偷的一幕。

川菜廚子心直口快,想體驗一回守口如瓶,姚遠卻告訴他一句:“打死我也不說。”結果,面對各種刑具時,他被逼真的場景嚇住了,一直重複這句“打死我也不說”,反倒讓樑子和錢康認為他一直都沒說。最後他雖然沒有守口如瓶,但他終於明白做英雄有多不容易。

一位有錢的大老闆,姚遠的朋友。他當富人當膩了,山珍海味也吃膩了,想通過“好夢一日遊”體驗一下受苦的日子。結果姚遠給他送到鄉下的二舅家,不但沒收了他的手機與錢財,還讓二舅戒了他葷腥。過了兩個月,姚遠才想起去接他,結果他餓的把全村子裡的雞都給吃了,連耗子都不放過。

影片中的這幾處都體現出該片的荒誕性,同時又有喜劇色彩,讓人看的時候捧腹大笑,笑完後就是真實的人性。普通人羨慕富人,而明星又想過回普通人,每個人都在仰望別人,殊不知自己亦是別人眼中仰望的風景。

康德曾說:“在一切引起活潑的撼人的大笑裡必須有某種荒謬悖理的東西存在著。”

荒誕不是導演創作的目的,荒誕背後引起觀眾對人性的思考才是導演最終的目的。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04、導演用隱喻諷刺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富人體驗普通人的生活,引發觀眾的思考

《甲方乙方》通過大老闆和大明星這兩個人實現夢想時身份的轉換,諷刺富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隱喻提醒觀眾,活在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影片中的大老闆,發了財,每天山珍海味吃著,富人的生活過膩了,想體驗下苦日子。然而,最後真的過上了苦日子,又懷念富人的時候。這裡諷刺了富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

影片中的唐麗君是個大明星,走到哪都有保鏢護著,粉絲圍追堵截,想要個簽名,她不屑。通過“好夢一日遊”實現了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沒多久便過氣了,不紅了,也沒人找她了,就連經紀人也走了。這裡同樣諷刺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既想擁有明星光環,又想過不被人打擾的普通人生活。

通過身份轉換,導演是想告訴觀眾,富人和普通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開心,富人有富人的追求。

沒有批判任何一方,懂得珍惜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不去羨慕別人有的,知足才能常樂。

影片中的荒誕呈現,不光是為了讓觀影者捧腹大笑,也是一種隱喻和諷刺,提醒觀眾對貧富的思考,對人性矛盾的思考。

以《甲方乙方》為例,解讀導演馮小剛的個人風格以及影片的魅力

寫在最後:

《甲方乙方》是一部令人回味的影片,採用小品串聯”式的結構,將六個小品式的段子串聯起整部電影。四個年輕人從開始為人們造夢,到最後為人們圓夢,前後呼應,價值和意義得到提升。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造夢者和圓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