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在“三農”題材的視頻中,除了特別喜歡《農民王小》,我還經常關注《泥土大同》,我覺得《泥土大同》在“三農”領域也是質量比較高的作品,有其獨特的風格。

我沒有和《泥土大同》的作者交流過,從內容來看,視頻的拍攝者是個有文化的年輕人,他以自己的家鄉為背景,以自己的父母為主人公,展示了北方農村的廣闊天地和當地農民的生活狀態。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泥土大同》的主人公是大黑夫婦。這是一對生活在晉北地區的普通農民。夫妻二人勤勞能幹,種玉米,種穀子,種葵花,養羊……,每日不輟勞作。大黑看起來很精壯,黝黑的臉膛,能吃能幹,是個典型的莊稼把式,農忙時種地,農閒時候放羊。大黑的老伴除了和丈夫一起種地放羊,還要負責家務勞動,洗衣做飯收拾房間,家裡家外打理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一看就是個會過日子的人。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泥土大同》最大的看點是在飯桌上,一家人只要圍在飯桌旁,就段子頻出,趣味無窮。老伴經常做一種糕,是用黃米磨成面蒸的,這似乎是大黑愛吃的美食。每當看大黑一大口一大口吃著那金黃軟糯的糕,我都覺得饞涎欲滴。大黑家最與眾不同的是,男的話特別多,女的卻有點沉默寡言。飯桌旁,大黑嘮嘮叨叨嘴巴從不閒著,總是邊吃邊說,有時誇老伴做的飯菜好吃,有時嘮點過去的現在的事,七百年的穀子八百年的糠,說起來就沒個完,老伴面無表情的聽著,偶爾回應兩句。最好玩的是,大黑經常會遭到老伴的訓斥,但大黑從不生氣,這麼好脾氣的莊稼漢,還真少見。別看老伴動不動就呲兒大黑幾句,其實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可關心大黑了,農忙時候雞鴨魚肉都少不了,大黑勞動累了總給做點硬菜,讓大黑多吃點,老兩口生活充滿了情趣,感情好著呢!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大黑夫婦是比較典型的農民,大黑的家庭也是廣大中國農民家庭的縮影。勤勞,節儉,熱情,樸實,善良,尊老愛幼,重親情,這些優良的品質在他們身上一樣都不少。老兩口養育大了幾個子女,如今兒女都已成人,每當女兒回來,農家小院裡總是熱熱鬧鬧歡聲笑語。大黑有個侄子叫文科,有時農活忙了,文科會來幫忙,大黑老伴就會準備幾個好菜,席間,大黑總是讓文科多吃菜多吃點肉,叔侄之情讓人心中倍感溫暖。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大黑一家善良淳樸,重情重義。我看到有幾期視頻,粉絲給他們寄來了一些禮物,收到禮物後,大黑就和老伴兒子說:“粉絲寄來了禮物,咱得給回個禮,等家裡的小米收了,也給人家寄點去。”家裡殺了羊,用口袋裝了半隻羊說給親戚送去,家裡收了土豆,說要把均勻的給舅舅送一袋子,這樣憨厚質樸的莊稼人挺讓人尊重的。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作為“三農”題材的作品,我覺得《泥土大同》的拍攝質量比較高,對人物的表現很到位,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由於大黑夫妻說的不是普通話,外地人聽不懂,作者為視頻配了字幕,我就是通過字幕才懂了他們說的話。同時為了更好的表現“三農”主題,烘托人物形象,視頻中拍了很多的鄉村景物,蔚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廣闊的原野,茂盛的莊稼,野外吃草的羊群,牆邊打盹的毛驢,屋簷歡蹦亂跳的麻雀,枝頭嘰嘰喳喳的喜鵲,院裡曬太陽的小狗,地上玩耍的花貓,欄子裡的大公雞,籬笆上的牽牛花等,這些景物無不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構成了優美的田園風光,看起來有田園詩般的美感。我個人在看視頻的時候,很多場面就會想起一些古詩,真是美的享受,具有比較強的觀賞性,可見作者有較高的審美情趣,視頻做的很具匠心,可以說是良心之作。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通過《泥土大同》,領略到了晉北農村與東北農村不一樣的風光景物,飲食習慣,語言特點,也感受到了晉北農民與東北農民同樣豪爽熱誠純樸善良的性格,這是我看《泥土大同》最大的收穫。

謝謝閱讀,請多關注。

良心之作《泥土大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