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來學習的,我們是來贏球的

當中場哨音響起,中國男籃自1984年重新加入奧運大家庭後,基本喪失了連續參加奧運的傳統,透過鏡頭,我們看到了姚明的失望,看見了易建聯的無奈與失望。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失敗呢?回頭想想,還是自身的問題,如果我們第一場可以可以贏特科迪瓦更多的分數,如果我們對陣波蘭最後時刻我們沒有那三個發球失誤,如果我們可以戰勝委內瑞拉,如果我們可以大勝韓國,如果我們在最後一場比賽不是一個易建聯,而是兩個,三個,四個.....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多如果,要是有如果的話,或許我們就已經進入奧運會了。那麼為什麼沒有那麼多如果呢?依我看來國家隊的教練組,隊員,乃至更高層的領導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姚主席說,如果有真的有一個人負責的話,那個是人是他,但這一切僅僅就是說說就完了嗎,比賽結束了,時間會沖淡一切,大家漸漸會忘記,但我們是不是在球迷忘記的同時,高層領導作出改革,讓我們在想起這一段經歷時,同時也能想到我們為此做了哪些改變,不是輸了就輸了,我們中國籃球還能不能讓我們看到未來。

我們可能是32支球隊集訓時間最早的,準備時間最多的,熱身賽打的最多的,分組最好的東道主,為什麼我們沒有出現,我們這一個夏天真的有好好研究過小組賽這3個對手嗎?科特迪瓦和委內瑞拉差點因為經費問題,不能來參賽。波蘭的頭號球星,戈塔特和效力於我們cba的蘭佩都沒有來,實力都大打折扣。為什麼我們連這樣的對手都沒有戰勝呢?當抽籤之後我們彷彿每一個球迷都已經認為我們肯定出線。然而事實呢?我們大家都看到了。那麼我們這一個夏天準備呢?我們的熱身賽對手呢都是些什麼樣的呢?澳洲聯隊,克羅地亞青年隊,nba夏季聯賽球隊,以及沒有參加世界盃任務的派來的偽國家隊,我們真正能練兵的比賽是不是就是夏季聯賽的球隊,人家為了爭取合同會真的和你幹,其他的呢,為了些出場費陪你玩玩,是否有真的鍛鍊意義。另外,打完前面熱身賽,基本上都是離開國家隊的球員打大部分時間,難道你們說的學習,是給這些人學的,其實我們在沒有公佈12人大名單時我們都應該有數誰會進入大名單,有多少進入12人大名單的人員沒有機會得到真正比賽的機會,我們難道是為了給裁掉的人練習的,還是給打的少練習的呢?

在我們cba聯賽中,到了關鍵時刻我們球權就掌握在各個俱樂部的小外援手裡,我們的後衛根本不能有參與最後幾分鐘決定勝負球的機會。那麼每次的集訓。參加熱身賽,我們得讓我們的主力後們多多的嘗試在最後幾分鐘決定比賽的能力,而不是給那些基本淘汰人那麼多時間,我們主力陣容磨合時間到底有多久,為什麼我們默契會這樣?

每一個隊裡都應該有一個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說說的隊員,最後一場尼日利亞被打出高潮後,他們聚在一起商量對策,而我們呢?5場比賽沒有一次,沒有一人作出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團結呢?都說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你們誰扛了?或許只有易建聯在默默扛著,其他人呢?優柔寡斷,完全沒有為了國家榮譽拼搏的精神。你們每個人年薪百萬,千萬,在面對真的榮譽的時候,對的起你掙的這份普通人這輩子都不能掙得薪水嗎?

作為教練,知道最後還在說,我們是來學習的,對不起,我們不是學生,我們是來打仗的,為了國家榮譽感拼搏的,我們是有機會的,你這學習的,讓我們留了多少級,人家的同年級的亞洲對手都畢業了,我們好在留級,可笑不?您帶來的球員上場7秒,有何意思,您帶來的5個後衛真的讓您滿意嗎?您的隊員3分命中率、罰球命中率都是第您不看嗎?您平時不抓這些嗎?我們有很好的投手啊?為什麼不帶呢?我們的內線累了,罰下了,沒有人了,你為什麼不帶多一個呢?

這麼多為什麼,放到一起就是我們為什麼輸了,為什麼沒有出線,或許我是不專業的,但我看得出來,中國男籃水很深,什麼時候能走出來交給時間吧!

我們不是來學習的,我們是來贏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