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面向大眾的書常常散發著惡臭。 ——尼采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近日,某機構一段號稱"量子波動速讀"的讀書培訓視頻刷爆網絡,引發熱議,據說經過這種方法訓練後,可以一分鐘閱讀十萬字的讀物。稍有基本科學常識和教育素養的人都能識出這荒誕可笑的騙局,可竟有那麼多家長趨之若鶩,不吝重金,實在令人咋舌。這不禁使我想起近些年曾經層出不窮的教你一年讀數百本書的各種速成之法,一時也是風靡盛行。說到底,從孩童到成人,當下社會對於為什麼讀書、如何讀書的問題已經出現了一些本末倒置的非理性主張,好像讀書的速度和數量才是我們的閱讀需要,是我們贏得他人的優勢。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讀書呢?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讀書的本質

讀書是人類綿延數千年的文化行為,不同於古代學而優則仕的讀書目的,對於當下人來說,讀書算是一件比較自我的事了,大家各有所需各有目的。一般來說,讀書可以分為三個需求:基礎層面、認知層面、精神層面。

  • 基礎層面:多以消遣娛樂,自我愉悅,打發時間為主。
  • 認知層面:這類讀書一般有較強的目的性,以獲取信息、增長知識、學習經驗、練習技能、 自我提升為目的。
  • 精神層面:深化思想、昇華精神,完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自我認知體系。

不同的讀書目的決定了你不同的讀書領域和方向,也影響著你讀書方式的不同。不可否認,通過練習,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閱讀的更有效率和重點,讓我們在相同時間內可以閱讀更多的書,但這,並不是我們讀書的終極目的,也與我們讀書的初衷和本質背道而馳。

太貪容易,太膚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這是當下很多人讀書的通病。

過分追求讀書的速度和數量,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其一,使自己越讀越焦慮,越讀越迷茫,因為你讀書的速度和數量遠遠趕不上新書出版的速度和數量;其二,在社會上樹立了讀的快讀的多就是讀的好的錯誤觀念,遇見了稍微晦澀難懂的書籍就選擇放棄,對於讀書也變的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難以深入閱讀。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這種閱讀需求,書也變得越來越淺顯易懂、通俗直白,對於讀者心理抗拒或稍有難度的內容也會被事先清除掉,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青春傷痛文學、雞湯勵志文和成功學充斥市場大行其道的原因。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一味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韋編三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成語,這是關於聖人孔子讀書的一則典故。據傳,孔子為了弄懂《易》中的要義,花費了很大精力,一遍又一遍,反覆翻閱,如此來回往復,把串聯竹簡的繩子弄斷了好多次,即使到這樣的地步,孔子仍謙虛的說:"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古人對於讀書的勤奮和鑽研精神可見一斑。

在"一年讀100本書"被追捧的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曾經羨慕一年讀100本書的人,現在羨慕把一本書讀一百遍的人。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就像朱光潛先生說的: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都沒有一讀的價值。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

今下讀書雖不用百遍,且很多書也不值得百遍參閱,但對於許多經典著作,仍然少不了要勤奮虛心,潛心透徹的鑽研。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思想家,是儒學的集大成者。他曾專門著書,講述讀書之法,告誡人們讀書不要貪多,要熟讀靜思,狠下功夫。

書須熟讀。所謂書,只是一般。然讀十遍時,與讀一遍時終別;讀百遍時,與讀十遍又自不同也。

所以,讀書不是要關注讀這個過程本身,也不是要過分計較速度和數量,重要的是讀過後給自己的留白時間,對知識的分類歸納整理再造,對書中思想觀點的思考判斷心得感悟,讀過後的身體力行自我檢視。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有疑有思,變為己用

我們常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教導我們讀書不要僵化的把書中所有觀點都奉為圭臬指導生活,可很多人讀書恰恰犯了這樣的錯誤。

我的一個朋友,為了克服讀書讀完就忘的苦惱,費盡心思研究了一些列讀書方法和技巧的相關書籍,什麼《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深閱讀》等等,讀完每本書都覺得說的有道理,都想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嘗試一番,結果並沒有改觀自己的閱讀現狀,以前的問題依舊。

正如尼爾·布朗教授在《學會提問》一書中所說:不管讀到什麼都一股腦的接受,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你會把別人的觀點當成是自己的觀點,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

中國人讀書也歷來講究: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

毛澤東酷愛讀書是出了名的,不同於別人讀書,他總是會聯繫實際去讀,總有自己的價值思考和判斷。一本《共產黨宣言》,他反覆研究,沒有完全照搬馬克思理論,而是將它與當時的中國革命鬥爭的實際和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從而能在戰火紛爭的亂世中領導中國共產黨建立起偉大的人民民主新生政權。

這其實都說明一個道理,讀書是要深入思考的,要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否則你讀再多的書學會再多的知識都會流失,也不能在你的思想中紮根。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不為讀,是為行

很多人讀書,尤其是致用實務類書籍,也會反覆鑽研,狠下功夫,做好讀書筆記,雖然已經最大程度的掌握吸收了書中精華要義。可是,讀得越多越迷茫,最後還是陷入了讀了那麼多書知道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惡性循環裡。

讀了《刻意練習》,瞭解了一萬小時原理,掌握了通過練習成為高手和大師的技巧,也告訴自己要走出舒適區,要對練習過程和結果及時反饋,可就是缺少了踏實的一步一步堅持下去的執著,結果你還是那個你;讀了《欲罷不能:刷頻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對於自己是怎樣一步步被手機奴役成為低頭族背後的行為原理恍然大悟,於是雄心勃勃的立下flag,打算按照書中的方法戒掉偷走你時間令你苦惱不已的手機上癮行為,可是過不了幾天抖音、微博、王者榮耀等一系列App便又將你打回原形。

這是很多人讀書的通病,讀書讀過便是,止步於此。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對於讀書早已告訴了我們不二真理:讀為法,行為本。

讀書不是用眼,而是用心;不光是用大腦或意識去理解認知,思考過後更重要的要用行動去踐行檢驗

為什麼建議你別讀太多書?

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讀書本來是一項讓人受益終身的行為,只有講究了適當的讀書方式,秉持著適當的讀書態度,多思考,多踐行,才會讓所讀的知識對自己發揮最大的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