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賣廣告的前世今生。割豆腐,這一嗓子,你有多少年沒聽到過了?

當下,無論是否節假日,走到大街小巷,最多聽到的就是錄製出的叫賣廣告。但在二十多年,它的雛形,人聲叫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割豆腐的叫賣聲?

(這段還是有點感覺的,但已是喇叭播放了,共鳴音也稍顯遜色。不過還是值得回味的。)

記得小時候,一大早,公雞叫完後就會迴響在村莊上空的聲音——割豆腐、賣豆芽的喊聲,響徹整個安靜的村莊。至今仍能回想起那種場景,睡的迷迷糊糊,一聲帶有胸腔共鳴的賣豆腐老頭路過自家門口,母親的聲音便也清晰起來,一番熱鬧交談後,聲音逐漸走遠。這時也是該起床,吃熱騰騰紅薯麵疙瘩的時刻了。母親割的豆腐,多都是備的午餐,和白菜一起炒,如果能在早上吃一頓熟菜,不知有多幸福呢。現在,只是懷念母親醃製的鹹菜的味道了,而小時候卻是不喜歡的。

叫賣廣告的前世今生。割豆腐,這一嗓子,你有多少年沒聽到過了?


關於孩童時,對於聲音的記憶,算是最原始形態的廣告形態了,和關於母親的記憶一樣,曾經那麼自然的擁有,也是那麼自然的失去,不能挽留的是,逝去的一切歲月和相伴的人與事。

現在再也聽不到村莊裡割豆腐老頭的聲音,就像聽不到母親的聲音一樣。被歷史掩埋。

在商業氛圍並沒有那麼濃厚的以前,電子設備也沒有那麼先進,家裡有個收音機,已是身份財富的象徵之一了。關於錄音,是在我初高中時,才有了步步高復讀機,才可以錄下自己的聲音。但廣告的錄音,那時是肯定聽不到的。

從人聲叫賣到喇叭播放,似乎是跳躍式的發展,並沒有中間環節。因為能錄製的人員,多數就是廣播站的播音員,那時候的這個職業是相當榮耀的,就像今天的網紅般的氣勢吧。那會兒普通話也沒普及,大家的生活並未非常富足,當然廣告錄製,這個行業也都還沒誕生。雖有磁帶錄音,但將其放在門店播放,似乎也不大現實。

慢慢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街道商業的繁榮,開始有了喇叭,說實話,真記不大清楚,在這個過程中,叫賣廣告是如何發展的。記得應該是從人聲過度到用喇叭設備放,應該就是幾年的事情。並且是跳躍性的發展。

剛開始錄製,多數人還是用自己的聲音錄製完,就這麼放了。還有一些能找到關係的,就跑到廣播站,找播音員,給字正腔圓的錄上幾句。也算是稀罕事情了。

而後,專業的錄製機構就產生了,在廣播電臺及其它媒體飛速發展時,商業也開始繁榮,廣告錄製的事情似乎也理所當然的更加細化、專業。而且,電臺廣播主持人錄的廣告多數也只是在電臺播放,甚至有些要求高的廣告錄音,就需要第三方的專業錄音工作室來完成了。


於是,今天,你所聽到的形態各異的廣告,雖然早已被人習以為常。如果細想起叫賣廣告最原始的形態,應該是就是賣豆腐老頭的聲音了。

不過,在都市村莊或是鄉下,你還是會能聽到人喊的廣告,收破爛、賣紅薯、磨剪子,但那麼有穿透力的共鳴音,而且是鄉音,大概是再也聽不到了。


叫賣廣告的前世今生。割豆腐,這一嗓子,你有多少年沒聽到過了?

[星空配音網]

星空配音網,前身為星空傳播,創建於2009年,2013年入駐淘寶平臺,2019年更名為星空配音網,十年間先後為上千家企業進行音頻內容服務,包括宣傳片配音、有聲圖書、廣告促銷、企業彩鈴、明星模仿、課件錄製等等服務,目前平臺加盟有上百位國內外優秀配音員,經過平臺的篩選與培養,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公司有線下錄音體驗中心,不僅為企業錄製廣告音頻,也為企業做品牌傳播,進行音頻節目的製作與推廣,助力企業騰飛發展。

叫賣廣告的前世今生。割豆腐,這一嗓子,你有多少年沒聽到過了?

作者:小嬋,河南電視臺欄目執行製片,嬋娟傳媒CEO;兩個淘寶店:星空配音網、嬋娟傳媒;微信公眾號“在傾聽”。享受青春,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值得的事情上。代表作:五十集有聲圖書《苦樂人生》。

新浪微博:@小嬋在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