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單:帶你走出迷茫焦躁的人生谷底

1.

《相約星期二》

勵志書單:帶你走出迷茫焦躁的人生谷底

莫里教授寫了遺書,但他的遺書不僅僅是寫給自己愛家人朋友的,而是寫給全世界的人的。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每個星期二都給自己的學生米奇上課,講述死亡、愛、家庭、婚姻等等人生議題。

就像米奇在後記中寫的,“生活中沒有來不及”,莫里老師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仍在改變著自己。他沒有屈服,也沒有刻意頑強地去抵抗去抗爭什麼,而是平靜地接受,與生活握手言和。

在這本書中,莫里反覆提到了一句話:相愛或是死亡。

這是一句詩,也是莫里教授最想告訴自己的學生的一句話。人的肉身可以消亡,但愛不會。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吧,自己的親人已經去世幾年或者更久的時間,但你還是會經常想起他,那些他給你的關愛,會留存在每一個被愛惠顧過的人的心間。永遠,永遠。
也許這就是莫里教授總是對米奇說去愛的原因吧。現在對婚姻有困惑的同學可以去看看莫里教授是怎麼講述婚姻的,“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沒去嘗試,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還有這句,“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妥協,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地交流,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


2.

《你在天堂裡遇見的五個人》

勵志書單:帶你走出迷茫焦躁的人生谷底

《你在天堂裡遇到的五個人》,用5個人的視角,再現了一位耄耋老者一生的經歷。

小說的構思巧妙,作者先給了一個暗示:一個老人要死了,引發懸念,然後死後進入天堂遇到5個人來紛紛解答相關的問題,從主人公幼兒開始,回顧了他的一生,每次創傷,然後逐一解開,最後完全釋放,進入天堂,讓主題越來越清晰:我們一生會被許多人影響,哪怕你沒有意識到,所以要寬容,去愛世人。

這本書中有一個小角色,叫“藍皮人”,他也是主角愛迪在天堂遇到的第一個人。“藍皮人”是從歐洲到美國的窮人子弟,一生窮困潦倒,備受屈辱,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他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在生命最後的關頭,選擇讓自己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從未謀面的童年愛迪。而愛迪長大之後,憑藉精湛的維修技術和高度負責的態度,挽救了不少遊客的生命。這樣,“藍皮人”生命的價值,在另外一個陌生人身上得到了體現。

所以,我們評判一個生命的時候,不能把眼光侷限在他一個人身上,而要看他影響了周圍的哪些人。他們共同的創造,使得個體生命的價值得到了延續和提升。

這也正是本書想表達的主題思想:“世界自有某種平衡。一個凋謝了,另一個正在成長。出生和入死,皆是一個整體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影響到另一個人,另一個人又會影響到下一個人,世界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故事,但是,所有的故事都連成了一個故事。沒有一個故事是孤立的。它們有時在拐角相遇,有時它們一個壓著一個,重重疊疊,就像河底的卵石。”


3.

《一日重生》

勵志書單:帶你走出迷茫焦躁的人生谷底

這個故事裡的主人翁因為感覺不到活著的意義而去自殺。奇妙的是,在他瀕臨死亡的那一刻,看到了他的母親。或許是內疚,或許是太思念,總之他見到了她的母親。他的母親還是依然關愛他,照顧他,傾聽他的苦衷,呼喚他的暱稱。他也通過這一天重生的機會,瞭解了他母親之前為他而做的事情(而他不知道),並且說了很多沒有說的話。當一個人沒有遺憾的時候,無論做什麼樣的選擇,都是問心無愧的。他在最後聽從了母親的話,活了下去。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珍惜你的家人。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日子,有的時候,父母的關心可能會讓我們產生逆反心理。但是他們是唯一愛我們的人,而且他們做了很多的付出,有些我們可能不清楚。

主線是主人公“雞仔”與母親的關係。終其一生,主人公對母親無盡的關愛,回報的卻是不理解、叛逆和傷害,尤其是父母離婚以後。直到重生這天,他才明白所有快樂與悲傷、理解與不解背後的故事,也在作者的幫助下,完成遲到的懺悔與救贖。

人要感受到愛才會有勇氣,才可以義無反顧地面對一切。改變一個人也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是需要用心體會。一天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也不短,對於愛的人來說已經足夠說清楚想要說的話了。重生,只是我們的心靈的一次洗禮,用愛來讓自己重新找到方向。不管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什麼痛苦,我們的未來有什麼挫折,我們仍然擁有最寶貴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