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恆河是一條神聖的河流,聲譽不佳。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歷屆印度政府都撥出了鉅額資金,並做出了更大的諾言來清理它。抗議齋戒的成百上千的人死於飢餓中,數以萬計的人每天因河水攜帶的水傳播疾病而受苦,每天有超過4億人賴以生存。

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長達2400公里的恆河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從名為Gangotri的冰川開始,一路向南,然後向東流,經過了北部平原的很大一部分。當它蜿蜒穿過西孟加拉邦(與強大的雅魯藏布江交匯,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桑達班)。在瑞詩凱詩市(Rishikesh),這條河仍然相對清澈,山嶺清澈,但是到了坎普爾市(Kanpur)時,恆河面臨著汙染工業的猛烈衝擊。科學與環境中心的一份報告發現,有764個行業消耗了11.23億升水,並排放了大約一半的廢水進恆河。

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隨著恆河支流稀釋下游產業的影響,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瓦拉納西市(Varanasi),印度朝聖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不僅湧向河裡祈禱,還把火化的親人的骨灰浸入流水之中。信念是它將幫助靈魂憑藉其純潔獲得救贖。但是,屍體有時在浸入水中之前不會完全分解,而且想象屍體被半焚燬並漂浮在河中。

儘管已經啟動了清潔河流和整個印度的大規模計劃,例如" Swacch Bharath Abhiyan"和" Nemami Gange"計劃,但批評人士說,清潔工作只是膚淺的。恆河仍然攜帶著多種汙染物,它們不能像1980年代曾經嘗試過的那樣把食肉的烏龜消耗掉這些垃圾。最大的問題之一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似乎缺乏對水中實際存在的汙染物及其對汙染物的影響的清晰理解。

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Dipro Sarkar是一名博士學位。坎普爾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他一直與他的教授拉吉夫·辛哈(Rajiv Sinha)教授一起為首次調查和分析汙染物提供高科技解決方案,他們說,在採取任何大規模或長期的清潔方案之前,必須採取這一步驟做出改變。"瞭解每種汙染物的化學成分並追查其來源是合乎邏輯的起點,"迪普羅說。他從事了一個試點項目,將一架四座塞斯納飛機送上天空,該飛機配備了四臺使用單色傳感器的多光譜相機監測河流中的汙染物。他解釋說:"當汙染物排入河流時,它們會形成一條漫長的路徑,我們稱之為汙染羽流。" "這些就是我們從空中學習的內容。傳統的水質監測方法通常不可靠且不充分。

"水體中液體表面的光反射取決於其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的量。在較高的濃度下,肉眼可以看到這些變化,但是在較低的濃度下,我們使用專用的濾光片和算法來隔離被反射的光的波長。" Dipro解釋說。他們創建虛假的彩色合成圖像,從而為波長添加顏色以更好地表示它們,並幫助團隊區分河流中不同部分的懸浮汙染物和沉積物的濃度。Dipro說:"一旦我們可以將其準確地追溯到源頭,我們就有更多證據追究肇事者。"

印度人打算用無人機監視汙染中的恆河

在他們的飛行員獲得成功之後,外交部要求Dipro和Sinha博士進一步發展這一點,以便他們可以更好地與汙染者打交道。Dipro說:"現在市場上有廉價又實用的新型無人機,任何人都可以發送一架,並幫助我們添加到我們的信息庫中。現在的問題是執法,越來越多的人必須介入無人機並推動制定更好的法律和更清潔的環境。未來就在這裡,那就是利用現有的最佳技術和力量共同解決我們最大的社會和環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